s 阅读页

第六节 德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波兰在历史上饱受周边大国的侵略,曾被普鲁士、沙俄、奥地利三次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成为一个完整的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波兰取得独立后,获得了一条从维斯瓦河通向波罗的海的“走廊”地带,以连接港口城市但泽。这条走廊被称为“波兰走廊”,它将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统治阶级因此耿耿于怀,伺机要把这些地区并于德国。

慕尼黑会议后不久,纳粹德国即向波兰提出了归还“走廊”和但泽的要求。1938年10月24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对波兰驻德国大使利普斯基提出了三项要求:1.波兰把但泽市归还给德国;2.由德国修建通过“波兰走廊”、享有治外法权的一条公路和一条双轨铁路;3.波兰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德国的要求遭到了波兰政府的拒绝。波兰外长贝克表示,“但泽问题是决不能谈判的。”对于波兰政府这种不让步的态度,希特勒十分恼怒。1939年3月23日,德军占领了根据《凡尔赛和约》割让给立陶宛的梅梅尔,以进一步对波兰政府施加压力。波兰政府并没有屈服,它一方面宣布局部动员,另一方面向它的盟友英、法求援。

面对纳粹德国得寸进尺的要求,英国政府感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因为如果丧失波兰这个英、法在东欧的最后一个盟友,将使英、法失去牵制德国的最后一支力量,而在战略上陷于被动。于是,张伯伦在3月31日发表了一篇措辞严厉的演说,声称,“如果一旦发生显然威胁到波兰独立而且波兰政府认为必须尽全力予以抵抗的行动,英王政府将认为自己有责任立即给予波兰政府以全力支持。”接着,法国政府也表达了相同的立场。英、法的强硬态度,使希特勒认识到,要靠过去的恐吓手段无法达到目的。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入侵波兰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军在9月1日前做好一切进攻准备。4月27日,德国借口英国对波兰提供安全保证,宣布废除1934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和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6月,德国军队完成了从两翼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的准备。7月,德军分四路向德、波边境调集结,完成了对波兰的战略包围。与此同时,大批德国军官偷偷潜入但泽,支援那里的法西斯分子进行武装挑衅。波兰政府针锋相对,增派海关人员和边防部队,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理。1939年整个夏季,纳粹德国都在全力以赴地进行战备工作,军火工厂日夜开工,紧张地生产着各种坦克、飞机、大炮、军舰和枪炮。总参谋部反复研究、完善作战计划的细节,被征募的新兵,抓紧时间进行夏季训练,各军种按照拟定的作战计划,进入了进攻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在军事上进行准备的同时,纳粹德国还施展外交手腕,企图从外交上孤立波兰。为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争取波兰的东方邻国苏联保持中立。为此,纳粹德国一改过去对苏联的仇视态度,频频向苏联示好。一方面在各个公开场合降低了反共反苏的论调,一方面积极与苏联外交官展开接触,传递希望改善两国外交关系的信息。5月25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要求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告诉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德国并无侵略苏联的意图。8月2日,里宾特洛甫在会见苏联驻德国代办阿斯塔霍夫时,建议与苏联就划分东欧的势力范围达成一项协定,企图软化苏联。但是,由于苏联与英、法在莫斯科的谈判尚未破裂,苏联没有理会德国方面的建议。在与苏联进行接触的同时,德国继续同英国进行秘密谈判,力图牵制和破坏当时英、法、苏三国正在莫斯科进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的谈判。

随着计划中“白色方案”实施日期的临近,苏联的立场仍然不可捉摸,希特勒采取了更为迫不及待的步骤。8月14日,里宾特洛甫紧急电告舒伦堡,要他立即会见莫洛托夫,当面宣读一封德国就改善德、苏关系建议的信函。苏联方面还没有做出反应,8月16日,里宾特洛甫又电告舒伦堡,要求他再次会见莫洛托夫,表示德国准备同苏联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

就在德国极力拉拢苏联之时,由于英、法缺乏诚意,不愿意承担援助苏联的义务,英、法、苏三国在莫斯科的谈判开始出现破裂的迹象。在与英、法结盟无望,自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为了免于日本和德国东、西两线夹击的窘境,苏联不得不考虑德国要求改善两国关系的建议。

8月17日晚,莫洛托夫向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提交了一份对德国的书面答复,表示对德国外长的来访建议“非常满意”。8月20日,希特勒再次致电苏联政府,强调德、波关系非常紧张,每天都可能出现危机,希望能与苏联改善关系,尽快缔结互不侵犯条约,要求斯大林在8月22日最迟不超过23日接见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德国政府的不断要求下,苏联政府从长远战略考虑出发,决定同德国签订条约。8月21日,苏联政府复电柏林,同意里宾特洛甫8月23日访问莫斯科。

8月23日,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与莫洛托夫展开会谈,双方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该条约:缔约双方保证决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该第三国任何支持;缔约任何一方将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如果缔约双方发生分歧时,只通过和平的方法来解决争端。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实现了孤立波兰、使苏联保持中立的目的,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该条约虽然使苏联赢得了宝贵时间来加强国防,但也大大削弱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加快了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的步伐。

一切准备就绪后,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作战命令。当晚,在夜幕的掩护下,纳粹德国的党卫队员身穿波兰军装,伪装成波兰士兵,“袭击”了位于德国和波兰边境地区格莱维茨电台。希特勒诬称波兰侵犯了德国边界,以此制造了侵略波兰的借口。

9月1日凌晨,纳粹德国出动了2300架飞机对波兰军事设施、机场和城市进行猛烈轰炸。在地面,德军出动了57个师、2500辆坦克共150万人,从西南、西北和北面对波兰进行全面进攻。9月3日,英、法根据法波盟约和英波互助条约,对德国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波兰军方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以致从战争一开始就陷于被动。波兰空军虽然拥有500架飞机,但由于指挥系统落后,来不及起飞,便被德国空军消灭在地面上,德军很快就掌握了制空权。在空军的配合下,德国装甲部队迅速向前推进,直入波兰腹地,很快便占领了波兰的主要工业区,将波军分割包围。9月6日,波兰政府迁往卢布林。11日,德军抵达华沙近郊。15日,德军占领了卢布林。16日,德军南路和北路集团军群在弗洛瓦会师。至此,德军完成了对波兰军队的合围,波兰军队陷于崩溃的境地。

9月17日,波兰政府置国难于不顾,逃亡到罗马尼亚,并于24日宣布波兰的抵抗已经结束。但是,波兰人民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他们继续与德国侵略者进行浴血奋战。华沙军民直到弹尽粮绝,直至9月27日才停止战斗。华沙陷落后,波军被迫撤离,其主力部队在维斯杜拉河地区被德军消灭。

英法两国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并没有对波兰进行切实有效的援助。英国只是在宣战后一个月,才向法国派出微不足道的4个师,驻扎在法比边境。在德国进攻波兰期间,英、法未派一兵一卒进入波兰,100多个法国师躲在法德边境的马其诺防线后,按兵不动,坐看波兰的灭亡。从1939年9月3日至1940年秋,英、法同纳粹德国间未发生过实质性的战斗,这在战争史被称为“奇怪战争”。

德军在波兰的迅速推进让苏联感到不安,为了保护波兰东部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苏联红军于9月7日越过西部国境,进入波兰东部地区。9月29日,苏、德两国政府就分割波兰和波罗的海地区以及撤出居住在该地区的德意志人达成协议,划定了两国占领区的边界线,把立陶宛划归苏联,德国则获得卢布林和一直延伸到布格河的华沙省的一部分。

在进攻波兰得手后,希特勒开始把目光转向西欧。为了防止在进攻西欧时,其侧翼受到威胁,希特勒决定首先占领挪威和丹麦。1940年3月,他签署了旨在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威悉尔演习”的指令,要求部队做好进攻准备。4月9日凌晨,德国陆海空三军并进,越过丹麦边境,向其腹地推进。希特勒向丹麦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丹麦立即接受“德国的保护”。在德国兵临城下之际,丹麦政府接受最后通牒,放弃了抵抗。这样,德军便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丹麦。

在进攻丹麦的同时,希特勒也向挪威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挪威接受“德国的保护”,并以大约1万人的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对挪威的港口进行袭击。挪威政府没有屈服,而是组织军队进行积极抵抗。但是,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加上隐藏在挪威内部的吉斯林分子通敌,与德军里应外合,挪威军民损失惨重。4月9日,首都奥斯陆和其他主要城市、重要港口先后陷落,6月10日,德军占领了挪威全境。

在侧翼的安全得到确保后,纳粹德国立即开始实施入侵西欧的“黄色方案”。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军出动136个师、3000辆坦克、3800多架飞机,在从北海到瑞士边境一线展开进攻。荷兰、比利时在作了英勇的抵抗后,相继败降。6月5日到9日,德国3个集团军相互配合,向巴黎逼近,很快便突破法军防线。10日,法国政府匆忙撤出巴黎,迁往图尔。6月14日,投降派贝当取代雷诺担任总理,并于22日与德军签订了停战协定。协定规定:包括巴黎在内的整个法国北部由德军占领,南部由贝当为首的维希傀儡政府管辖。

法国沦亡后,纳粹德国利用英国孤立无援的境地,发起“和平攻势”,以迫使英国屈服。但继张伯伦后担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看穿了希特勒的阴谋诡计,拒绝进行和谈。希特勒于是决定进攻英国。为了确保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成功,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首先对英国发动空中打击,以夺取制空权,摧毁英国军民的抵抗意志。从1940年7月中旬到10月底,德国空军出动数千架飞机对英国的港口、机场、海军基地等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但是,英国军民众志成城,进行了顽强抵抗。在英国空军的打击下,纳粹空军损失了1733架飞机、6000名飞行员。对英空战的失败,是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来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进攻英国受挫后,希特勒搁置了入侵英国的计划,准备转向东面,侵略苏联。在进攻苏联之前,德国先是力图控制巴尔干半岛,以此作为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在德国的威胁利诱之下,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先后加入法西斯侵略集团,充当纳粹德国侵略的帮凶。4月6日,对于南斯拉夫和希腊这两个不肯轻易就范的国家,德国伙同意大利进行突然袭击,不到半个月,便迫使它们签署了投降书。至6月初,德国完全控制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希特勒决定实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对苏作战计划。

1941年6月22日凌晨,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德军出动了190个师550万人的兵力,配备有35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分北、中、南三路从芬兰到高加索全线出击,企图以“闪电战”在3个月内征服苏联。在战争初期,由于苏联军队准备不足,军事部署不当,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损失惨重,致使德军长驱直入,18天就深入苏联境内600公里。

就在德军以为很快就可以结束战争之际,他们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1941年10月2日开始的莫斯科战役,历时3个月,德军损失了50万人、1300辆坦克,被迫撤退。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从1939年9月1日进攻波兰开始,德国法西斯利用一连串的突然袭击,占领了东至伏尔加河、西到英吉利海峡、北起北冰洋、南至地中海的广大地区,几乎整个欧洲大陆都处于纳粹的铁蹄之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