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节 贿赂成风

  刘瑾爱财,贪得无厌。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他假传圣旨,令吏部、兵部凡进退文武官员,必须先到刘瑾处讨论通过,然后才准予上奉本。从此把文武百官升降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官员们为了升职或捞到肥差事,就千方百计地讨好、巴结、贿赂刘瑾。于是贿赂公行,世风日下。

  英宗朝大权阉王振在贿赂登记本上用隐语把“黄金”称为“黄米”,把“白银”称为“白米”。而刘瑾在贿赂登记本上把受贿的数目字用暗语称“万”为“方”,称“千”为“干”。刘瑾手下有个老乡,叫韩花,是西安人,他是专门帮助刘瑾收受贿赂,讨价还价的走狗。有些官员今日因行贿升了官,明日又因谢礼太薄,被革职或强令退休者大有人在。也有因送了贿赂而被起用或滥加提升者。如都督神英因重贿刘瑾,自己冒报边功,被提升为阳伯,并获得免死诰卷,俸禄也增加到800石。武状元安国应任指挥使,赴陕西三边立了大功,但因无钱行贿,刘瑾便将他编入行伍戌卒之中。平阳伯陈雄不送贿赂,被刘瑾诬为贪污,不仅夺去了前朝赐予的免死诰卷,而且削爵抄家,全家被押送到海南充军。但是,边境将官违法,只要给刘瑾送来厚礼,便不予追究,甚至会被提升。

  当时的官员凡进京朝见皇帝,或从外地出差回来,都要先见过刘瑾,送上厚礼,然后才被安排去见皇帝。刘瑾初索贿时,每次不过百金,刘宇破例一次送上一万金,刘瑾高兴极了,派他去做兵部尚书,后来还入了内阁。从此,刘瑾索贿的价码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三司官员(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求见,最初例纳贿千金,有的甚至送四、五千金;地方官吏求见,须送上万金,有的地方官送礼的数目高达二万。有些地方官吏进京后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银两,就先在京师借帐,回到地方后设法偿还。当时人们称这种方式为“京债”。

  刘瑾为了更多地索取贿赂,下令全国各地巡抚都必须到京师接受敕封,以便勒索。这些巡抚进京以后,人人纳贡过大关,个个献宝求平安。稍有怠慢,就可能要遭祸殃。宣府巡抚陆完迟到了,险些获罪,赶快给刘瑾送厚礼,才让他作为试用人员走马上任。延绥巡抚刘宇拒绝进京,被刘瑾下令逮捕入狱。那些刚直廉洁,不愿行贿或收入微薄,无力送礼的官吏,大都惨遭陷害。漕运总督、平江伯陈熊因拒绝向刘瑾行贿,被刘瑾削除封爵,谪戍边陲。南京都御史张泰,因清贫献不出厚礼,只能送一些土特产,刘瑾不满,将他罢官。给事中周钥出外回京,因向刘瑾求职时无金献送,被迫自杀。此类事件,不胜枚举。那些行了贿的官吏,回到地方上就心安理得地进行搜括,不仅可以孝敬权阉,还可以中饱私囊。从而造成了贪污歪风的上涨。

  刘瑾在勒索官吏的同时,还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同类——宦官。他向武宗皇帝进言:“各地的镇守太监是个肥缺,如果将他们不断更换,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谋取这个差事,谁去了每年也会给皇上孝敬几万两银子。”武宗同意了这种做法,刘瑾就频繁地更换镇守太监,他从中也捞到很多油水,每次每位镇守太监下去给他进贡的银两均以“方”计算。

  镇守太监既然是个肥缺,宦官们也就争先恐后地谋求此职。他们一方面要贿赂权阉刘瑾,另一方面还要孝敬正德皇帝,同时还要完成朝廷下达的上缴指标定额。这些镇守太监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去之地的富裕程度是成正比的。他们每年进奉一次,谁完不成就撤职。当时定额是:南京15万两,两广13万两,湖广11万两,四川9万两,河南8万两,陕西7万两,其他各地也有差异。这些镇守太监以行贿谋职务,以“进奉”为名在地方上大肆搜括,其贪婪卑劣、巧立名目,达到了敲骨吸髓、骇人听闻的程度!就拿陕西来说,贪婪成性的太监廖鸾、廖鹏、毕真、刘琅都先后在此担任镇守,向老百姓要钱的名目非常之多:“田有余粮钱,每亩银一钱;屋有地租钱,每间银一分;老人有拐杖钱;女儿有脂粉钱;寡妇有快活钱。”这里的余粮钱、地租钱虽不合情合理,还牵强说得过去,拐杖钱和脂粉钱就纯属敲榨勒索,而寡妇要交的“快活钱”真不知从何说起,实在是荒谬绝伦,贻笑大方!刘琅从陕西、河南镇守太监到南京守备太监,一路贪婪,变本加厉,搜刮来的钱财早已多得数不清了,还希望斗大的元宝滚滚而来,于是在自己家里造了一座玉皇阁,请术士为他炼银聚宝。术士就利用他的迷信心理,以奉为玉皇大帝之命办事为理由,骗取他不少钱财。后来,术士看到他腰间系了一条玉绦环,十分昂贵,便谎称需要献给玉帝,拿到此物后,便溜之大吉。这件事被当时人陈洪谟写成一首嘲讽诗:“堆金积银已成山,又向仙门学炼丹;空里得来空里去,玉皇元不系绦环。”刘瑾不管下边那一套,只要向他行了贿,各地方情况是从不过问的。

  武宗初年发生了鞑靼小王子部入侵宣府的事件,朝廷派保国公朱晖、监军太监苗逵、右都御史史琳率兵前去迎敌。小王子部又转掠大同,被参将陈雄在顺圣川击斩80余人,夺回被掠去的2700多人。朱晖等以此奏捷,列出立功将士20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虚报的。但因太监苗逵的关系,武宗全部给予奖赏。刘瑾掌权后,朱晖先贿赂刘瑾,然后再次以此事请赏,兵部开始不同意,刘瑾一句话,朱晖便被加封为太保,1000多名将校也都升了官。从此以后,边将请赏日益泛滥。正德四年(1509),陕西镇守太监廖堂,声称参随廖鹏斩敌134人,实际都是妄杀平民充数,为其请功,刘瑾收了贿赂,廖鹏不仅得到了赏赐,还谋得了陕西镇守太监的肥差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