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八虎”为伥

  朱厚照当上皇帝以后,从东宫带来的从小侍奉他的八位太监也很快得了势。当时人们惯称这八位太监为“八虎”。其中刘瑾最具胆识,也最富口才,人称“利嘴刘”,是“八虎”的魁首。另外七位太监是马永成、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高凤、罗祥等。“八虎”勾结,沆瀣一气,祸乱朝政。

  刘瑾先掌钟鼓监,再执内官监,后入司礼监,还总监团营,是正德初年气焰最盛的太监。

  马永成是掌管东厂的太监。何谓“东厂”?这得从永乐皇帝说起。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以后,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又鉴于宦官在“靖难之役”中的汗马功劳,于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掌管,直接受皇帝指挥,专门刺探臣民隐事。普天之下,除皇帝一人之外,任何人都在它的侦察之列。东厂为宦官的特务活动开了方便之门。明宪宗成化年间又设西厂,武宗朝再设内厂。再加上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历史上统称厂卫。

  明初锦衣卫的主要任务是侦察百官。因为朱元璋对他的臣下总是心怀疑忌,凭借锦衣卫对他们进行私访和密探。有一次大臣宋廉在家里写了一首诗对早朝发些牢骚。其诗云:“四鼓咚咚就起身,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太祖就知道了。早朝时,太祖问宋廉:昨天的诗做得不错,不过“午门朝见尚嫌迟”中的“嫌”字不妥,应该用“忧”字,因为我没有嫌你来的迟,是你担忧自己来迟了。至于你什么时候要享田园之乐,我马上就可以批准你。吓得宋廉连连讨饶。可见洪武年间锦衣卫已深入到百官的家中。

  到了宪宗成化朝,宦官头子汪直执掌西厂,派了大批特务出行侦探,事无巨细,连“民间斗骂、纵犬争鸡”之类芝麻小事也都列入侦破范围,弄得人心慌慌,不可终日。如果谁犯了这些所谓的罪过,就要被封门闭户,或夜间搜捕,连妻室儿女都要被剥光衣服,遭到严刑烤打。

  武宗朝在刘瑾主使下又设内行厂,简称内厂。“凡所逮捕,一家有犯,邻里皆坐。”甚至河这边的被说成犯法,河对岸的居民也要连坐。一时“屡起大狱,冤号相属”,人人自危。可见,马永成执掌东厂,正是“八虎”为伥横行无忌的原因之一。

  丘聚,东厂太监。正德元年掌东厂。御史王时中出按宣府大同,逮捕贪污武官100余人,结果遭到他的诬奏。

  魏彬,司礼监太监,正德元年还掌管三千营,手中握着一定的兵权。

  谷大用,是御马监太监。因奉武宗命令,在甘肃守臣访求藏族骟马、骒马,因此,被提升为提督西厂太监,分遣官校远近侦事,致使天下惶惧。

  张永,御用监太监。正德元年督十二团营兼总管神机营,后与边将江彬同掌四卫勇士。是“八虎”中地位仅次于刘瑾的二号角色。

  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倚仗武宗皇帝的宠爱,拒绝执行孝宗皇帝临终下达的撤销提督军营的监枪太监和各城门监局的命令。刘瑾告诉年轻皇帝说,镇守太监是个肥缺,历来司礼监从中捞取不少好处。他唆使皇帝把各地镇守内臣召回,另外再派一些太监去,条件是外派的这些人必须给皇帝孝敬一二万两银子。刘瑾还奏请皇帝在各地设立皇庄30余处,皇庄横征暴敛,供武宗挥霍并中饱私囊。这些皇庄占地3万7千余顷,管理皇庄的宦官、校尉在庄内横行霸道,就连京师一带的农民也深受其害。

  刘瑾等“八虎”的胡作非为。引起朝臣们的极大不满,他们纷纷上疏谏止皇帝无休止的玩乐,揭露和指责刘瑾等人的罪行。

  首先发难的是前朝弘治皇帝留下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岳。王岳是个耿直无私之人,与郑和、怀恩等人齐名,是《明史·宦官传》中记载的三位好宦官。他在武宗即位不久就已看不惯刘瑾等人的所做所为,便找顾命大臣商量对付办法。刘健、谢迁、李东阳受先皇知遇之恩,肩负托孤之重任,更不能容忍阉党乱政。于是,他们联名上了一道言辞恳切、洋洋万言的谏疏。谁知正德皇帝看后只批了“闻知”二字,就扔下不管了。顾命大臣无法,又带领六部大臣叩阙力谏,坚决要除掉刘瑾等“八虎”。五官监侯杨源也以天象有变告警来进谏,使皇帝稍有震动。但武宗还是感情割舍不下,但又碍于托孤老臣及文武官员的公愤,不得已决定把“八虎”调往南京。

  列位不知,明王朝开国之初,是在南京建都的。也就是说,南京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明成祖朱棣曾做藩镇守北京,自然知道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又考虑到防御蒙古族鞑靼和瓦刺的需要,就把都城迁到北京。但依然不忘南京祖宗基业,因此北京城里有什么衙门,南京照样有什么衙门。所以,武宗难违众臣之谏,也就有了调“八虎”去南京的权宜之举。

  可是,遣“八虎”去南京的圣旨虽已拟好还没有下达,就被“八虎”的亲信、吏部尚书焦芳飞马把消息传递给刘瑾。刘瑾害怕了,他连忙召集其他七位难兄难弟商量对策,面授机宜,最后决定先发制人。他们夜闯武宗寝殿,在皇帝面前痛哭流涕,叩头出血,求饶不已;并伺机挑拨,说王岳、范亨、徐智等人勾结内阁大臣,限制皇上的行动,欺负皇帝年幼无知,阴谋篡政,才要把他们几个除掉。还说,这班文臣敢如此大胆放肆,就是因为有司礼监太监给他们撑腰。又说,如果司礼监掌握在皇帝身边的得力人手中,这班文臣也就不敢那么放肆了。武宗听了这些话,果然大怒,立即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连夜逮捕王岳等人,并把他们发配到南京去。

  第二天早朝时,众朝臣才知道事态急剧逆转,个个惊得口瞪目呆。于是,刘健、谢迁、李东阳主动提出辞职,声言自己老迈昏愦,不堪重任,有负先帝托孤之恩,今愿辞归故里,告老还乡。武宗看都没看他们的辞呈一眼,任凭刘瑾处理:批准了刘健、谢迁的辞呈,单单留下李东阳,同时任命焦芳入阁。这样既堵住朝臣的嘴,又拔去了眼中钉,剩下的李东阳孤掌难鸣,欲哭无泪,成了朝中可有可无的点缀品。

  就这样,刘瑾在正德元年十月打入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权力最大的司礼监,不久又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从此,刘瑾的权势就愈加炙热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