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崇拜权阉

  刘瑾从市井小儿逐渐成为权倾朝野的大宦官,这里除了他个人灵魂深处的野心膨胀之外,更多的原因是明王朝存在着产生阉患毒瘤的温床。

  朱明王朝开国初年,太祖朱元璋就对宦官做了种种不得干预朝政的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穿戴外臣衣帽,官阶不得超过四品,不得与政府各部门有公文往来,等等。但是,就中国历史长河而言,宦官就是封建专制主义集权这块温床上的产物,任何一位英明君主,只要他坚持高度集权,就离不开宦官。这似乎是一条封建社会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

  就拿明太祖朱元璋本人而言,限制宦官干政的是他,放手宦官参政的还是他。这一点并不是以朱元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而是历史规律决定的。就在他皇帝宝座坐稳以后,特别是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以后,就开始对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宿将、甚至子侄、外甥产生猜忌,必欲一网打尽,斩尽杀绝而后快。此时,与他朝夕相处的宦官就自然成为心腹,原来对宦官的种种防范措施也就自然松懈了。尤其是洪武后期,宦官又重新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各种干预国政的角色。太祖派宦官参预税务,参预边关马茶贸易,甚至派宦官为特使参预国内、国外的重大政治活动。就连明朝一代的宦官机构二十四衙门,也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基础。

  燕王朱棣起兵,就是利用建文皇帝身边的宦官为耳目,窃取机密情报,发动“靖难之役”的,个别宦官还在战场上为他出生入死,立过大功。因此,明成祖在对待宦官的态度上,比其老子洪武皇帝更加暧昧。首先表现为宦官名称的更换。秦时称宦官职务为中车府令,汉唐称为中谒者、中常侍、中尉等,以中字称宦官沿袭不变。洪武年间称监正、监副、监承,永乐年间统统改称太监,使宦官从“中”字辈一跃而为“太”字辈,从此宦官就抖了起来。太监称谓,终明一代,又为清代所沿袭。后来,又设东厂,专派宦官刺探臣民隐情,为宦官的特务活动开了方便之门。其次,明成祖还派宦官插手经济领域,监督地方织造局,掌握市舶大权,把持各地采办事宜。到了明中期正统年间,宦官王振开始把持国政,专权误国,达到了横行无忌的程度。

  明英宗朱祈镇登上皇位时,年仅九岁。开始,内阁大学士杨荣、杨溥、杨士奇被太皇太后张氏委托为顾命大臣,主持朝纲,宦官还不敢张牙舞爪。后来,太皇太后、杨荣相继去世,杨溥年老,杨士奇孤掌难鸣,司礼监太监王振就逐渐把持了朝政。从此,揭开了明代历史上宦官专权的黑暗一页。王振专权,飞扬跋扈,他兴麓川之师,致使西南骚乱,诱持皇帝盲目北伐,终致土木溃败,英宗被俘,王振本人也死在乱军,落了个可耻的下场。

  然而,王振毕竟是一代权阉,他亲手毁掉了太祖朱元璋竖在宫中的“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独揽大权,迫害群臣,专横无忌,将小皇帝玩于肱股之下,为明代宦官专权首开恶例,特别为后来者刘瑾所推崇。

  刘瑾入宫时,王振死去才不几年,但王振阴魂未散,王振影响的余波还在宫中回荡。太监们朝夕谈论都是王振之事,王振如何讨好太后,如何巴结辅臣,王振权势如何显赫,百官如何顺从等等,这一切都在刘瑾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刘瑾自入宫后识字开始,就把王振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王振那样有显赫权势和地位的大宦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刘瑾使出了浑身解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

  刘瑾入宫数十年,初为景泰(1450—1456)皇帝乾清宫“答应”,是一个极普通的厮役太监。弘治朝(1488—1505)因犯朝规,差一点被砍了脑袋,侥得以活命。后来,由权宦李广引荐入东宫侍奉太子朱厚照。

  刘瑾本来是个聪明之人,二次入宫以后,吸取过去的教训,处处小心从事,察颜观色,百般讨好主子。他初掌钟鼓司,负责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内宫杂戏。还时常向皇帝进献飞鹰、猎犬、歌舞、摔跤等游戏,让少年天子纵情玩乐,不理朝政。并偷偷地带着皇帝微服外出游玩,进酒肆,逛妓院,寻求刺激,把个平时就不安分的皇帝侍奉得心花怒放,神不守舍。刘瑾很快也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负责营造宫室、陵墓、冰窖、制造铜锡器妆奁等事宜,成为宫中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太监王岳的二号人物。同时,他还总督团营——就是守卫京师的警卫部队总监,手握兵权。从此时开始,刘瑾已掌握明王朝的实际大权。

  刘瑾在宫中职权一再升迁,就是利用正德皇帝年轻无知,忠奸不辨以及贪玩的毛病,挖空心思地取悦天子。他还经常精心安排一些游戏,待皇帝玩兴正浓时就拿来重要奏章请示裁决,皇帝正玩得上瘾,自然不耐烦骂道:“这些事还用得上烦朕吗?养着你们这些奴才干什么?”于是,刘瑾就乘机自做主张,不再奏报,事无大小,任意剖断,完全把持了朝政。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