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阴魂不散

  英宗被俘之后,让一同被俘的锦衣校尉袁彬起草了一道诏书,向京城的弟弟王要金帛财物,换取自己的活命。经再三恳求才得也先允许。8月17日,土木堡惨败和英宗被俘的消息,这才传到京城的留守大臣耳中。

  凶耗传来,京城一片慌恐,百官聚于皇宫抱头痛哭。皇太后命王监国,总理朝政。王摄政,大臣们恸哭请求尽诛王振家族及其死党。王振的走狗马顺竟还仗势叱喝群臣,给事中王冲上去抓住马顺咬下一块肉来,痛骂道:“你助王振作恶,如今还敢这般猖狂!”群臣一拥而上,立时将马顺活活打死。群臣犹不解恨,又把王振死党毛贵、王长、金英抓来,一齐打死,然后拖到东安门陈尸示众。于谦又面奏王道:“殿下,此次祸变,王振是罪魁,不杀其党羽及家族,不足以平息民愤众怒,群臣的义愤之为,完全是一心为了国家社稷。”王下令将王振的侄王山押赴刑场,凌迟处死。王振全家被诛灭,家财被抄没。京城百姓奔走相告,拍手称快。

  此时的京城,只有不足10万的军队,而且老弱疲累。土木惨败,英宗被俘,军心摇动,兵无斗志。王召集大臣商量战守之策。翰林侍讲徐提出南迁避难,遭到尚书胡等人的驳斥。于谦更是厉声斥责:“敢言南迁者应当立即斩首!京城是国家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大家难道不知道宋朝南渡的结局吗?请速发诏书召各地勤王之兵,誓死守卫京城。”王以太后之命,提升于谦为兵部尚书,总督京城各营兵马,负责保卫京城的军事部署。于谦奉命调集河南、山东、南京以及京城诸府的兵马入卫,亲自部署京城九门守备和城外防务事宜,严阵以待,使京城人心得以安定下来。

  是年9月,王朱祁钰在朝臣请求下,即皇帝位(史称景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以次年为景泰元年。景帝倚重于谦,于谦忠君报国,以天下安危为己任。10月初,瓦刺兵临城下,于谦披甲出德胜门亲自督军抗击。也先拥挟英宗到城下,本想逼明朝议和,多捞金银财物。但于谦率领京城军民,奋勇抗击,五日内重创瓦刺军,也先之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中炮身死。也先恐明朝各路勤王之军断其后路,只得挟持英宗北撤,退出紫荆关。随后,也先遣使求和,愿意送还英宗。

  景泰元年(1450)8月,英宗获释回到京城。景帝将其安置于南宫,命靖远伯王骥守护,实际上是软禁。丧师辱国的英宗,不知何为痛苦后悔,回到北京对失去皇位也不甘心,暗中等待时机以求复辟。

  再说景帝朱祁钰,也是个营私保位的人,京城解除戒严后,他大封有功将士和大臣,以固自己的皇位,搞得名爵大滥。同时,他又重用王振的党羽曹吉祥等人。对保卫京城的首位功臣于谦虽加以封赏,但并不完全信任。

  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帝病危。太监曹吉祥和石亨、徐有贞等人,于16日深夜撞开软禁英宗的南宫门墙,将英宗拥至奉天殿升座。徐有贞对百官大呼:“上皇复辟了!”百官不明底细,只好对英宗列班朝贺。宫延政变成功,英宗复位,史称“南宫复辟”,又称“夺门之变”。

  英宗复辟之后,废景帝仍为王,改元天顺。病中的王几天后便死了。策划英宗复辟的徐有贞,就是当初主张迁都南京而遭到于谦等人斥责的徐。他和石亨、曹吉祥一伙忌恨于谦功著位高又忠直无私,便捏造罪名诬告于谦等人谋逆。昏庸不改的英宗听信谗言,竟下令处死于谦。

  于谦被害,家人被发配边地充军。他的家被抄时,无有余资,只有满房的书籍。宋朝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于谦被徐有贞一伙奸贼以“意欲”的罪名杀害。可见英宗皇帝昏庸到何等地步!于谦被害,路人扼腕嗟叹,天下无不称冤。

  英宗对帮助他复辟的“功臣”一一封赏。徐有贞入阁,晋升兵部尚书。曹吉祥提升为司礼监太监,总督京城三大营,步了主子王振的后尘。石亨封为忠国公。其余因夺门之功而受封升迁的多达数千人。

  依然故我的英宗,复辟之后竟怀念起他的“王先生”来。有人议论王振与瓦刺勾通一事,英宗知道后竟勃然动怒,将议论的官员贬逐。王振死时脑袋开花,葬身荒野。英宗下令恢复王振生前官职,又采纳太监刘恒的建议,让工匠用檀香木刻了王振像,招魂安葬。还在智化寺中供上了王振的牌位,享受香火祭祀。对王振家族被诛灭一事,英宗叹惋不已,就专门为王振修了精忠祠,让学士钱溥为王振撰写墓志铭,颂扬其所谓的“忠烈”事迹。有位官员罗绮,被人告发传言皇上仍宠用太监,为王振刻木像表示怀念。英宗下令将罗绮处死,抄没其家,男子戍边充军,妇女入浣衣局服苦役。

  英宗宠奸斥良,是非不辨,以致兵败被俘,仍不知国耻身辱为何物,实在是昏庸至极!由此可见得王振这个奸佞狡黠之徒,打英宗幼时起,煞费了多少“苦心”!天顺五年(1461)7月间,英宗宠信的太监曹吉祥阴谋反叛,被其走卒告发。怀宁伯孙镗带军士尽诛曹吉祥亲属党羽,英宗下令将曹吉祥凌迟处死。王振与曹吉祥,相继受宠,都给英宗带来了祸乱。天顺八年(1464)正月,英宗朱祁镇驾崩,享年只有38岁。

  一代权阉王振暴尸荒野,罪该万死!但他专权乱政的劣恶先例,犹如不散的阴魂,又在明武宗时的太监刘瑾、明熹宗时的太监魏忠贤身上再现。刘瑾专权,气焰比王振更盛,被称为“立地皇帝”。魏忠贤比刘瑾更为过之,被称为“九千岁”。从王振到魏忠贤,明朝宦官专权日甚一日,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魏忠贤乱政,更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第八章 刘瑾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