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北伐残辽

  正当童贯领兵在南方肆虐的时候,北国原野也正在进行着两军的大拚杀!

  女真族自从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正式建国以来,对辽作战节节取胜。在金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契丹政权已是气息奄奄,朝不保夕了。宋徽宗君臣基于火中取栗侥幸心理的驱使,企图不费大力气便夺回燕云十六州失地,完成祖宗未竟之大业、为他们的腐朽统治涂彩抹红。自从马植上奏建议联金灭辽以来,北宋朝廷内部经过多次讨论,才决定慎重进行。当时地方上的一些官员,如河东经略使薛嗣昌、知雄州和诜、侯益、中山守张果、高阳关安抚使吴等都赞成联金的建议。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七月初四日,有两艘渔船被海风吹到登州的驼基岛(今庙岛群岛的砣矶岛),后又停靠在文登县的海岸边。登州知州王师中派人调查,才弄清是契丹蓟州的汉人高药师、曹孝才及僧人郎荣等率其亲属老幼二百多人乘船想去高丽避难,误被海风吹到宋境。王师中将此事上奏后,徽宗派宦官为使,将一干人带到京城。同时,又令将高药师带到蔡京家里,让蔡京与童贯共同询问,商议此事。蔡京、童贯后来上奏,要求朝廷召募人以买马为名,到女真境内商议联兵攻辽之事。经过一个月的准备后,八月初三,王师中派将吏七人随同高药师渡海使金。二十二日,高药师到渤海对岸金境时,见巡逻金兵守卫极严,他们竟胆怯地不敢上岸,又坐船回到了登州。宋徽宗听说后,大为震怒,处分了有关人员后,令童贯、王师中重选智勇兼备者准备再次渡海。

  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四月,童贯他们选中了武义大夫马政,平海军卒呼延庆因懂女真话也被入选。二十七日,马政、呼延庆、高药师及随从八十多人坐船浮海抵金国的苏州。马政见到金主后,对他说:“我的主上听说贵朝攻破了契丹五十余城,欲与贵国通好,共行吊伐。如果贵国同意,以后会再派使臣来详细商议。”金方在次年正月派李善庆等人带着国书、礼物,随同马政一行使宋,双方开始了秘密接触。直到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金最后商定:双方同时出兵,分别攻取辽的燕京析津府和中京大定府;灭辽后,宋把过去每年给辽的50万两匹岁币转给金国,而长城以南州县则归北宋管辖;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金“海上之盟”。

  订盟后,北宋便从陕西六路抽调了蕃汉精兵15万人,准备伐辽。这时,南方发生了方腊起义,宋徽宗也就顾不上攻辽了,便让童贯带这部分军队去镇压起义。再则,徽宗也听说辽已知道了宋金结盟的活动,生怕辽王朝报复,便有悔盟罢约的念头。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金又派使臣来催促北宋按约出兵。北宋方面则有意拖延,直到八月,才潦草地写了一封“国书”让金使带回,也不派使臣前去协商,以致金方大臣都认为宋已悔约。年底,金军又大举攻辽。次年正月,辽中京大定府被攻破,辽天祚帝狼狈逃窜至西京大同府。三月,天祚帝手下的残兵又被追击的金军打得大败,天祚帝再西逃到夹山(今内蒙萨拉齐西北)。这时,奉命留守南京析津府的辽燕王耶律淳自立为帝,历史上称为“北辽”政权。显然,辽已到了分崩败亡的前夜。宋朝君臣认为,如果再不出兵,燕京势必要被金兵占领,那可就麻烦了,这才仓促地决定起兵伐辽。

  正好这年三月,金方又派使前来,请北宋按约攻辽。宋徽宗与王商议后,任命童贯为陕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以蔡攸为副使,以种师道为都统制,起15万大军攻辽。为了这次战役,王黼专门在三省设经抚房,不通过枢密院就遥控边事。同时在全国括丁夫,计口出算,征敛了6200万缗钱充作军费。到了这个时候,仍有大批官员上书,坚决反对联金伐辽。宋徽宗本人似乎也害怕真打起来,他给童贯指出了上中下三策,即燕人悦而取之,顺利收复旧疆土为上;耶律淳纳款称藩为次;辽人真要抵抗,那就按兵巡边为下策。

  五月,童贯、蔡攸正式出兵。蔡攸根本就不懂军事,误以为大功唾手可得。所以,在向徽宗告辞时,便指着皇上身边两位如花似玉的美嫔说:“臣大功告成归来的时候,恳请陛下将她们赏赐给臣。”徽宗一笑了之,也不加以追究。童贯出兵后,一路洋洋得意,自以为此番“吊民伐罪”,辽的灭亡已指日可待,只要宋军一到,燕京就会拱手投降,因而根本就不作任何战斗准备。大军到高阳关后,童贯接受了知雄州和诜的建议,张黄榜公布说:此番奉圣旨出兵,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吊民伐罪,实出不得已而为之。接下来他下了一道荒唐的命令,如果敢杀辽兵一人一骑,都要以军法从事!榜文最后颁布了赏格,如果有英雄豪杰能夺取燕京来献者,即刻授予节度使!这时,契丹汉儿张宪、赵忠等人到童贯帐前投降,童贯便写了一封信,让张、赵二人带信返回燕京,劝说耶律淳归降,结果,二人全被斩首。接着,童贯又派马扩入燕京劝降。马扩胆气超人,又辞锋犀利,说得耶律淳也有些畏惧,便派秘书郎王介儒和都官员外郎王仲孙带着回信,随马扩前来雄州。辽使明确表示,燕京绝不投降,并对童贯说:“女真背叛本朝,这也是南朝所厌恶的。现在贵国贪一时小利,抛弃两国百年之好,与豺狼作邻居,种下了将来的祸胎,却以为得计,这样做好吗?救灾睦邻,是古今的通谊,还请贵国慎重对待啊!”一番话,说得童贯无言以对。

  至此,童贯明白口头劝说并不能解决问题。既然辽方不愿投降,那就只有武力进攻了。于是,他把大军分成两路,令种师道指挥东路军向白沟进发,辛兴宗率西路军直逼范村。耶律淳听说宋军来攻,就命令耶律大石和萧斡统军抵抗。种师道军到白沟后,辽军发动突袭,在兰沟甸击败了前军统制杨可世部,宋军死伤甚多。西路军抵范村后,也很快被击败。六月,种师道统军退回雄州,辽军一直追击到城下才退去。宋徽宗一听说兵败,就连忙下诏班师,第一次攻辽战争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宋军退回境内后,童贯重施故伎,把战败的责任一古脑都推给了种师道。他向朝廷上密奏,说种师道心存不忠,有意助贼。王黼见奏,马上把种师道降职为右卫将军,令其退休还乡。

  耶律淳的“北辽”政权,虽然打败了腐朽的宋军,却不能挽救辽朝的灭亡命运,何况这时,这个政权内部并不稳定,蕃汉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当年六月,称帝仅三个月的耶律淳重病身亡。消息传开后,王黼等人以为有机可乘,便决定出兵20万再次攻辽。七月,北宋朝廷仍令童贯和蔡攸统兵,改任刘延庆为都统制。九月,辽的易州(今河北易县)和涿州(今河北涿县)投降了宋朝。这一方面为宋军打开了进军燕京的通道,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宋军的战斗力。原来,辽天祚帝在天庆七年(公元1117年),为了抵抗金军的西进,召募辽东饥民两万多人组建了一支军队,其目的是让他们抱怨于女真,就称做“怨军”,以渤海铁州人郭药师为统帅。耶律淳称帝后,将“怨军”改名为“常胜军”,驻防在涿州一带。耶律淳死后,由其妻德妃萧氏称制,改元德兴,奚王萧掌权。原来竭力辅佐耶律淳称帝的汉人宰相李处温与从弟处能及其子李反而失势,李氏父子挟怨报复,便派人秘密与童贯联络,打算劫持萧太后归降北宋。不料,事机不密,萧太后杀了李氏父子。原来依附李氏的郭药师内心不安,便鼓动“常胜军”将士说:“天祚帝失国,女主临朝,王纲不振。现在,宋朝天子派大军压境,这是男儿立功名取富贵的好时机啊!”于是,他联合易州知州高凤一块降了北宋。郭药师手下的“常胜军”约有8000多人,战斗力甚强。因此,这次攻辽,形势对宋方极为有利。

  郭药师投降后,朝廷任命他为恩州观察使,“常胜军”也就隶属于刘延庆部。郭药师知道辽军主力不过万人,如果全军出战,燕京势必十分空虚,便提出了绕道袭击的计策。但是,刘延庆根本就没有打胜仗的决心,军队稀稀拉拉,纪律松弛。十日,郭药师领“常胜军”作先锋向导,引宋军渡过了白沟河。到达良乡(今北京房山东北)后,辽将萧率军阻击。双方隔着卢沟河对峙,宋军却不敢进攻。郭药师便主动提出,由他率兵奇袭燕京。刘延庆同意后,派高世宣、杨可世与郭药师率六千精兵,在半夜偷渡过卢沟河,兼程前进。拂晓时分,这支奇兵到达燕京城下。郭药师部将甄五臣指挥五千“常胜军”骑兵,迅速夺占了迎春门,攻入城内。萧得到城内密报后,领军回援,一番巷战,奇袭的宋军死伤大半,高世宣战死,郭药师和杨可世缒城而出,而原定的援军刘光世部却按兵不动,致使功败垂成。天明后,刘延庆看见河对岸一片火光冲天,以为是辽军来攻,就慌忙放火烧了营帐辎重,带头逃跑。辽军乘势追击,宋军士卒争先恐后,纷纷逃命,互相践踏,百余里内,死尸遍野,辽军一直追到涿水边才收兵回营。熙宁变法以来长期积存的大量军器物资,也被丢得精光。辽人见宋军如此胆怯无能,就纷纷吟诗作赋,大加嘲讽。

  两次攻燕都遭到了失败,童贯为了逃避兵败的罪责,就秘密派人到金营求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邀请金方出兵攻燕。年底,金军分成三路,越过长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燕京。后来,到公元1125年春,天祚帝被金军抓了俘虏,辽王朝也就灭亡了。

  由于宋军未能按约攻取燕京,金朝君臣便不想把燕京归还宋朝,又要求把燕京每年的赋税归金方收取。双方几经交涉,讨价还价。最后,金方总算答应把燕京及其所属六州二十四县交给北宋,但要求北宋除每年转交岁币外,还须将这些地区的赋税如数缴给金方,另交100万缗的燕京“代税钱”,金方才撤军。宋方一再退让,虽然获得了这些地盘,但金方在撤军时,却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席卷而去,北宋得到的只是几座“城市邱墟,狐狸穴处”的空城而已。

  金兵撤走后,童贯把败仗吹嘘成大捷,宋徽宗也飘飘然地沉醉在“复燕云”的祝贺声中,给童贯、王黼等人加官晋爵。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五月,童贯进封为徐豫国公。但是,另一方面,徽宗对童贯、蔡攸在领兵伐辽及交割燕京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也颇有些不满,因而到了七月份,徽宗便让童贯致仕了。

  在童贯二次伐辽时,宋徽宗已预先把燕京改名为燕山府,涿、易等八州也都御赐了新名。宣和五年正月,燕京还在金军手上,北宋已任命王安中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以郭药师与詹度同知燕山府。郭药师在进入燕京后,专制一路,招募士兵,手下号称有三十万大军,且甲械精良,朝廷对此颇为忧虑,便急急拜他为太尉,召他进京,他却再三推辞,就是不肯上路。这时,北宋还想收回营、平、滦三州之地,便接受了平州守将张觉的投诚。为此事,宋金双方争吵不休,最后北宋杀了张觉及他的两个儿子,函首送给金方。但这却让郭药师不免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想法,便渐渐心存观望。童贯致仕后,王黼、梁师成推荐谭稹担任两河燕山路宣抚使,负责与金方商谈交割西京大同府及山后诸州事宜。谭稹到太原后,金太祖已经在夏天病死,其弟吴乞买(金太宗)即位。金将粘罕劝说金太宗,不能把山后八州全给北宋,只答应交割武、朔二州,却把云中两千里之地划给了西夏。这些事件加在一起,人们就纷纷指责谭稹无能,措置无方。为了平息舆论,宋徽宗在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八月罢免了谭稹,令他致仕;同时,重新启用童贯领枢密院事,担任两河燕山路宣抚使。

  童贯重管军政后,徽宗就让他领兵巡边,暗地去考察郭药师是否忠诚。如果郭药师真的怀有二心,就要把他带回京城。童贯到燕京后,郭药师亲自带队到易州迎接,一见面,就给童贯跪下行大礼。童贯忙避开说:“你现在已经是太尉了,这就等同于朝廷执政大臣,地位跟我不相上下,又何必行此大礼?”郭药师说:“太师就是父亲,我只知道拜父,那管它别的什么?”童贯心中非常舒坦,也就打消了疑心。接风酒宴过后,郭药师就邀请童贯一行检阅他的军队。大伙儿骑马一同到了野外的开阔地带,四周静悄悄的,毫无人迹。童贯他们正觉得奇怪,只见郭药师跳下马,站在童贯身前,拿出一面小旗子,随手一挥。霎时,只见四周山谷里尘土飞扬,铁骑耀日,铠甲明亮,人马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童贯的随从们个个大惊失色,心胆俱寒。原来,这就是郭药师要他们检阅的军队。由此,童贯、蔡攸等人都在皇上面前夸奖郭药师治军有方,兵精粮足,一定能努力替国家保卫边疆。这样,北宋朝廷便放松了对郭药师的戒备,而郭药师后来却果然投降了金朝。

  之后,童贯便转向西北,以交割山后诸州为名,来到了太原。其实,此番童贯西巡,肩负着一个重大的秘密使命。这时,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在夹山一带,宋徽宗竟企图招诱他到北宋来。此前,徽宗亲笔在丝绢上写了一封信,劝天祚归宋,让一名番僧带着信,千里跋涉,去找辽主。天祚帝见信后,答应归顺宋廷。宋徽宗就改书信为诏书,允诺以皇弟之礼相待天祚,而且地位还要高于燕、越两位亲王;同时在京城将为辽主修1000间屋子,赐他女乐300人。天祚帝见诏书大喜,同意赴宋。童贯西巡,主要目的就是来迎接天祚帝。但到后来,天祚帝又认为北宋外强中干,并不足恃,因而拒绝入境,童贯此行也是无功而返。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六月,宋徽宗援引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地者,胙土赐王爵,遂正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宦官封王,这在宋朝历史上可说是空前罕见的现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