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勾结蔡京

  童贯的真正发迹,实在得缘于他偶然认识了蔡京!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年仅25岁的宋哲宗病死。由于哲宗没有儿子,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朝廷中便分成了两派。保守的向太后想立哲宗的异母弟弟端王赵佶,宰相章却主张立哲宗的异母长弟申王赵,或者是立哲宗的同母弟弟简王赵似。章为此还说了一句让他后来吃尽了苦头的话,他说:端王为人“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大臣们分成两派,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知枢密院事曾布全力支持向太后,事情总算有了个眉目。这样,端王赵佶便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宋徽宗。

  北宋后期,自从王安石变法以来,朝廷中党派纷争异常激烈。宋徽宗登基后,表示要调和新旧两党,以显示自己的公正无私,就把年号改为“建中靖国”。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正月,向太后去世,旧党失去了后台。这时,曾布窥伺宋徽宗的意向有了变化,就向皇帝慢慢提出了“绍述”之说,也就是要宋徽宗继承宋神宗的改革遗志,打起变法派的旗帜。紧接着,宋徽宗就把年号改为崇宁,表示自己要继承宋神宗熙宁时期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事业。这样,旧党宰相名臣韩琦的儿子韩忠彦首当其冲,很快被排挤出朝。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七月,蔡京担任右相,宋王朝从此跌进了宋徽宗、蔡京集团腐朽统治的黑暗深渊。

  蔡京的飞黄腾达,说起来还和童贯大有关连呢!

  蔡京(1047—1126),字元长,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县)人,他是一个政治上反复无常而又卑鄙无耻的典型小人。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他考中进士,任钱塘县尉,后逐步升迁至中书舍人。蔡京刚刚踏上仕途的那几年,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因而,他也曾经追随过变法派。宋哲宗元初,司马光主政,旧党得势,他又马上转身投靠了司马光。司马光上台后,尽罢王安石新法,限令各地在五天内,都要把募役法改回为原来的差役法,各地官员纷纷表示时间太紧,恐怕难以完成。这个时候,蔡京正担任开封知府,独独只有他十分卖力,按期把京畿各县的役法恢复了过来。然后,他兴冲冲地到政事堂去向司马光报喜,司马光听完汇报后,高兴地对他说:“要是人人都象你这样奉行法令,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哲宗亲政后,改年号为绍圣,表示要恢复宋神宗的新政,一时间,新党上台,旧党又遭打击。蔡京这棵政治上的墙头草,马上见风转舵,摇身一变又成了改革派。章执政后,又想改革差役法,可讨论再三,见头绪太多,也不敢立刻下决心。蔡京便乘机凑上去讨好说:“这有什么难的!按熙宁时的作法去办就行了,又何必讨论过来讨论过去呢?”在役法问题上,司马光和章代表的旧党与新党,主张截然不同。十年之内,蔡京亲临其事,他竟然能翻云覆雨,两面讨好,由此就可见其奸诈反复之一斑。

  宋徽宗刚即位时,旧党御史陈上书,弹劾蔡京反复诡诈,又交通近侍。向太后原本就讨厌蔡京,见了奏章,马上将他赶出京城,贬为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知府。蔡京心里对此非常不满,一路上竟然慢腾腾,磨蹭着不愿去上任。御史陈次升、龚、陈师锡等人又想打落水狗,便连续上奏,罗列了蔡京种种无耻罪状。宋徽宗只好把蔡京干脆撤职,让他提举洞霄宫,打发他到杭州去居住。

  蔡京渡过长江后,沿运河坐船到了苏州,不知是什么心理在作怪,他想在苏州建一座佛寺。召集了当地僧人后,大家一计议,都认为要花费大笔钱财,有人就说:“如果一定要完成此缘,非求助于朱冲不可!”蔡京就向苏州地方官打听这朱冲到底是什么人?原来,朱冲就是苏州本地人,为人狡猾奸诈,富有智术。他本来出身贫贱,曾在别人家当佃客,凶顽不驯,被主人抽了一顿鞭子。他一气之下,跑到外地去讨饭,路上据说遇到一个异人,送给他许多金子和奇书。他回到老家后,开了一家药铺,病人买了他的药后,一吃就见效。很快,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上门求医求药的人越来越多,因此便很快成为一方首富。蔡京听完介绍后,就让郡守请来朱冲。蔡、朱二人一见,谈了一番,便觉十分投缘,朱冲就表示,不管花多少钱,都由他一人独自承担。又过了几天,朱冲就来请蔡京去度量基址,蔡京一到那儿,就看见空地上已经堆了一大堆巨木。蔡京十分吃惊,暗暗赞赏起朱冲办事迅捷,能力过人。从此,二人结为知己,后来朱冲的儿子朱就因此得到蔡京的大力提拔,最终成为“六贼”之一。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单说蔡京携带家眷到达杭州后,整日百无聊赖,只是以书画酒色自娱,但暗地里却在窥伺着政治风向,时刻准备东山再起。

  守徽宗既是一代昏君,也是位历史上出了名的风流天子。他会吟诗作赋,又能书善画,宋代人说他的文采风流胜过南唐后主李煜百倍。这位天子,对玩乐特别有瘾,声色狗马,琴棋书画,奇花异石,飞禽走兽,甚至蹴(踢球)、谐谑,都能引起他无限的兴趣。凡是能投其所好的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村夫野汉,都会得到他的宠信和重用。高俅本来是个听差的,因为在徽宗面前卖弄过他的高超踢球技艺,从而得到赏识,不几年就升任为殿前都指挥使,统领中央禁军,并获得了“使相”的头衔。跟高俅一起在端王府邸当随从的人看到高俅一再升官,就要求徽宗对他们一视同仁,宋徽宗竟然说:“你们凭什么呢?你们有他的好手脚吗?”就这样,宋徽宗无心于政事,却把全副精力都用在玩物丧志上。自古江南人杰地灵,美女才子如云,书画名家辈出。徽宗当上皇帝后,便在杭州设立了一个明金局,专门负责为他搜罗书画珍品和奇巧玩物。派谁去主管呢?赵佶马上就想到了他身边最得力的奴才。于是,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乘船南下了。

  到江南后,童贯日夜奔波于三吴大地,忠心耿耿地为他的主子搜访书画奇巧之物。杭州自然是他的大本营,童贯在此“居流累月”,这期间,他得以结识了蔡京。他们二人臭味相投,当然就一见如故了。于是,你来我往,欢宴游玩,以至通宵达旦,不舍昼夜。蔡京其人,也善长书画,在他的帮助下,童贯弄到了许多名家精品,每天都派人专程送往开封。为了引起宋徽宗的注意,童贯还经常把蔡京的书画作品夹在其中。精于书画的宋徽宗看到童贯十分尽心尽力,便非常高兴,见到送回的贡品更是兴致盎然。童贯每一次往京城送书画时,都要附带奏上一本,吹捧蔡京多才多艺,又对皇帝忠心不二。由此,徽宗开始留意蔡京,逐渐有了重用他的念头。

  在这同时,宋徽宗也很喜欢道教,对神仙方士以及幻术十分迷信。这时,东京开封城里有一位叫徐知常的方士,经常出入皇宫禁地,用拜神论仙、符水道一类玩艺儿来骗取皇帝的欢心。太学博士范致虚和这位徐真人私交不错,他们二人互相结纳,互相利用。闲了的时候,范博士就对徐真人大谈自己的理想抱负,声称空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能施展手脚,常常叹息英雄无用武之地。徐知常就问:“这是何故?”范博士答:“只恨无合适的宰相。”“那谁是合适的宰相?”博士颇有深意地说:“兴化仙游人蔡元长(蔡京字元长)。只有此人为相,我辈方能大展鸿图。”徐知常只要一进宫,有空便把范致虚的这番牛皮大话广为传播。一时间,后宫妃嫔和内侍宦官们众口一词,纷纷称赞蔡京,似乎只要他一任相,就会使天下太平,万民乐业。在这些舆论的影响下,徽宗很快把范致虚升任为右正言,任命蔡京为大名府知府。

  这时,朝廷里左相韩忠彦和右相曾布正在闹别扭。这一则是因为两人分属旧党与新党,意气相争,政见不合;二则因权力冲突,使得两人关系急剧恶化。曾布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以打击守旧派,便极力鼓动宋徽宗,把蔡京重新召入京城,任命为翰林学士承旨。蔡京进京不久,起居郎邓洵武又煽动徽宗说:“陛下是神宗的儿子,现任宰相韩忠彦是韩琦的儿子。当年神宗推行新法,利国利民,韩琦却一再反对。现在,韩忠彦更改神宗之法,这可以说是韩忠彦作为人臣,尚能继承其父遗志;而陛下贵为天子,难道反而不能绍述先帝吗?如果陛下要继志述事,那就非用蔡京不可!”邓洵武还画了一张《爱莫能助之图》,献给宋徽宗。图中显示出,满朝辅相、公卿,都是想害政不愿绍述的人,能绍述先帝之志者,只有蔡京、温益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邓询武指着图对徽宗说:“陛下现在想要绍述先志,只可惜满朝大臣,却无一人能鼎力相助!”在曾布、邓洵武等人的怂恿下,宋徽宗改变了调和两派的态度,在崇宁元年五月罢免了韩忠彦。因为宋徽宗已经十分赏识蔡京,决意要让他当宰相,便在闰六月,也将曾布罢相,紧接着,在七月,蔡京正式拜相。

  蔡京从一个贬逐之臣能够迅速爬上宰相的高位,童贯的援引举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此,蔡京内心颇为感激,自然不能忘怀。投之以桃,极之以李,原本是官场的流行惯例,更何况童贯虽说只是一名内侍,却身份特殊,能直达天阙,大有利用价值。因此,童贯飞黄腾达的日子终于到了。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