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深忧国事

  唐玄宗当政的开元、天宝之际,是唐朝开国百年来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米价,长安和洛阳两地是一石(120斤)不到200钱。行人万里远途,不用带兵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社会安定,风俗淳厚。京城和各地州县的仓库中,都存满着粮米布帛。诗人杜甫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对当时社会的兴旺繁荣景象,他是目睹耳闻过的。在《忆昔》诗中,杜甫赞美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但是,在天下大治,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面前,唐玄宗并不是百尺竿头再进步,而是陶醉骄傲起来了,忧患意识松懈了。随着年岁增高,他进取求治的精神日渐衰退。开元后期,他倦于日理万机,将朝政事务交给宰相李林甫,自己“高居无为”,懒得上朝听政了。

  作为皇帝,玄宗可主宰天下。但作为人,他也难免生老病死。而在鬼神迷信风行的古代,乞求长生不老的心愿,却是每个皇帝都孜孜不忘的。即位之初,玄宗求治心切,虽然思慕长生,但还无暇顾及。史书记载玄宗精通医药,讲求养身之道。所以,对于江湖方士的养生术和仙药之类,他是热衷于心的。

  开元二十二年(734)时,玄宗行幸洛阳,将著名的方士张果召入宫中,礼遇很重。此后,玄宗对神仙一类荒诞事情颇为相信,带头搞起崇道的热潮。全国各地新修了许多道观,方士道人成为皇宫中的座上宾;道教的始祖老子(春秋时思想家李耳)被追尊为“玄元皇帝”,老子及玄宗本人的“真容”画像、玉雕像、铜铸像,供奉于全国各地的道观里,受人膜拜。

  笃信神仙,由明而昏,导致荒政误国,这是玄宗从开元后期所走的一条昏庸之途。他醉心于炼丹、礼拜,每天四更起床,对老子像焚香顶礼。兴庆宫中设有道坛,各地名山中有道士和宦官立灶炼丹。玄宗祈求苍天使他“圣寿延长”,意味着他已把享乐养生放到了国事之上。自从开元二十四年(736)10月玄宗从洛阳返回长安后,便不复东幸。十年后的一天,玄宗在大同殿思念神仙道术,只有高力士一人侍奉在侧。玄宗问道:“朕安居长安一晃十年了,百姓丰足安乐,朝廷内外无事。朕想居于金殿之上,修学道家吐故纳新的养生之术,军国事务,全凭李林甫作主处理,你认为如何?”

  高力士叩头答道:“这些年来,陛下多次赐酒给臣,因而纵饮过度,患了风疾,时常言语错乱,多有失礼之处,所以不敢谈论国家朝政。陛下不以臣微贱,向臣垂询,我心里想启奏,但恐对陛下没有什么补助。不过,就我所了解到的,不能不尽忠上言。臣以为,军国大权,不可轻易全委别人。如果有人威权太重,朝廷内外人人惧怕的话,那么,朝政的得失,还会有谁敢上言议论呢?望陛下深思。”

  玄宗面有不悦之色,说道:“你十年来对朝政没有多说话。今天说的这些,不合朕的心意。”

  高力士急忙又叩头道:“臣常想着如何尽心效忠,报答皇恩。方才的话是些胡言乱语,都因风疾困扰,所以言语颠三倒四。臣未能领会陛下的心意,罪该万死,顿首顿首。”

  玄宗见力士惶恐不安,抚慰道:“朕和你休戚与共,不必为这点小事忧心害怕。来人,立即摆设酒宴,演奏歌舞,不要让高将军心里忧虑。”高力士拜伏谢恩,连呼“万岁!”这以后,高力士再很少进谏,只是朝夕在宫内陪伴侍奉玄宗的起居生活。

  再说口蜜腹剑,人称“肉腰刀”的李林甫执掌朝政后,当权行事,斥逐异己。由于皇太子不是他支持拥立的,便屡次兴起狱案,企图动摇太子地位。朝臣中有御史中丞杨慎矜、户部郎中王珙、酷吏吉温、罗希等人,阿从李林甫,充当爪牙。先后被李林甫一伙借故贬官害死的人中,有皇太子妃之兄户部尚书韦坚、太子少保李适之、皇太子的儿时伙伴,身兼河西、陇右节度使的王忠嗣等。

  李林甫病死之后,杨国忠接任其职。他是玄宗宠爱的杨贵妃的本家堂兄,是靠裙带关系而暴发的权贵。杨国忠浅浮轻躁,不顾国家前途和身后名声,只图眼前快活。他一身兼任四十余职,权势熏天。天宝十载(751)和十三载(754),杨国忠主持官军讨击南诏的战事,损兵折将达20万众,但他却假造捷报上奏蒙骗玄宗,一面继续派兵南征。

  李林甫与杨国忠恃宠擅权,肆无忌惮,朝臣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深居内宫,求神学仙的玄宗被蒙在鼓里,不知外情,还在沾沾自得。他对高力士说道:“朕渐渐老了,心力有限。朝廷事务,交给宰相;边疆军情,由节度使处理。如此太平无事,朕感到优闲自在,你说怎么样?”

  高力士头脑并不发昏,心情也不乐观。他回奏道:“这些年来臣住在宫内,听不到外面的议论。但近日我在宫门外见到各地来京奏事的人,听他们说,云南的战事接连失利。陛下想到如何抵御南诏吗?北部边疆节度使权力太大,兵力强盛。陛下想过如何控制他们吗?当然,凭皇上无比的威势和浩荡的恩泽,足以消灭异族的入侵,平息可能发生的变乱。至于其余的小事,就更不值一提了。但是,我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对意外变故不做防备,最终会使祸患滋生蔓延,等到那时才去禁止,不就太困难了吗?”

  玄宗听罢点点头说:“看来你的病情近来好多了,你说的话,很合朕的心意。近来朕对这些事也有疑虑,所以才问你。你千万不要说出去,防止泄露。等到合适的机会,调整改变一下。”

  高力士伏地叩头回答道:“陛下英明神武,臣鲁钝无知,臣的话能合圣上的心意,就感到无比快慰。”

  天宝十三载(754)秋天,阴雨连续两月不止,长安的房屋大量倒塌;洛阳河水暴涨,淹没了十几个坊区。庄稼受灾,玄宗心中忧患不已。而杨国忠却派人选取一些受灾较轻的禾苗,送给玄宗观看,并上奏说:“雨水虽多,但没有危害庄稼,请陛下不必过分忧劳。”与此同时,他又压制地方官员不许报灾。扶凤太守房上奏报告辖区灾情,杨国忠立即派御史去整治,吓得其他州县长官都不敢如实言灾。

  但是,久雨不晴,杨国忠也没有遮天的本领,玄宗即使再昏头,也不会没有察觉。他在只有高力士一人陪伴的时候问道:“从天宝十载以来,朕有几次对朝政心生疑虑,现在果然出现了天灾,使百姓们遭殃。左相陈希烈已被免职,由韦见素接任。李林甫、杨国忠处理政务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始终不太合朕的心意。你总是不肯对我明言,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这一次,高力士感到可以畅所欲言了,他说出久蓄于心的话:“开元二十年以前,陛下授于宰相职权,但一直亲自处理朝政,不使宰相专权行事。边疆大将接受任命,都是尽职效力。自从陛下将威权都委托给宰相以后,便搞得法令不能很好施行,灾害异常每年都有发生,天时不顺。纵然陛下经常深为忧虑,但天下总是难免不安。臣一直不敢多说话,是早就大有原委的。”

  高力士的话,句句中肯,玄宗听后沉默了许久,也没有说什么。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