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四节 倾心投靠

  李唐王朝建立后,定都长安。从高祖、太宗到高宗(李治)当政时期,是稳定政治、经济逐步恢复发展的阶段。从武则天称帝到玄宗当政之初,经历了一个政治上的多事之秋。玄宗在位的四十多年间,是唐朝的繁荣时期,史称“盛唐”。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继西汉武帝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强盛时期。

  话说神龙元年(705)11月,一代女皇武则天在洛阳的上阳宫寿终正寝,享年82岁。她的儿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性情庸懦,他的皇后韦氏却是一个权欲强烈的女人,一心想学婆母武则天的样子来行事。还有韦后所生的安乐公主,聪明漂亮,也想学祖母的样子。她纠缠父亲要废掉皇太子李重俊(中宗的庶长子),立自己为皇太女。中宗虽然没有答应,但对这种荒唐要求也没有怪罪发怒。

  皇太子李重俊遭受排挤,忍无可忍之下,率领一群禁军将士冲进皇宫,准备杀掉安乐公主及其党羽。但由于起事仓促,再加上禁军临阵反戈,政变未成反遭杀身之祸。

  李重俊兵败身死,并未使韦后和安乐公主有所收敛。但朝中大臣不断有人上奏,揭发韦后一伙的逆乱行径。韦后与安乐公主察觉中宗已生疑心,便合谋在食物中下毒,害死了早已患病的中宗。这是公元710年6月发生的事情。

  中宗死后,韦后秘不发丧,随即扶立中宗的第四子、16岁的温王李重茂为傀儡皇帝,自己以皇太后身份临朝摄政。韦后将自家的兄弟子侄安排在重要职位上,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再下来一步,就是让党羽们鼓吹“韦氏宜革唐命”,准备重演武则天称帝代唐的故戏。李唐社稷又一次面临易姓之危。

  但是,韦后及安乐公主一伙的对手,却也不可等闲视之。这就是中宗的胞弟相王李旦、胞妹太平公主等人。一场更大的政治较量,已是如同箭在弦上了。

  这时的李隆基(李旦第三子),年方26岁,封为临淄王,任职为潞州(今山西长治)别驾。中宗被毒杀时,李隆基已于先一年冬天回到京城。韦后临朝摄政的日子,也是李隆基暗中加紧准备政变的时刻。

  李隆基的力量,一是他早就暗中招募的私兵,二是在禁军中结交的豪杰人士。太平公主对侄儿的行动表示赞同和支持,还让儿子薛崇简(任卫尉卿)去协助他。李隆基的秘密活动,被兵部侍郎崔日用所察知,他原是韦后党羽,但他审时度势,决定投向李唐宗室一边。于是,他将韦后一伙准备杀害相王和太平公主的密谋,通报给李隆基,并建议先下手为强。

  李隆基得此密报,决定提前行动。6月20日深夜,他乔装潜入宫苑,亲自指挥政变。二鼓时刻,禁军将领葛福顺、内苑总监钟绍京等人,带领禁军和花木工匠,高呼“诛杀韦后,拥立相王”,攻击皇宫北门。守门禁军杀死他们的将领,开门接应李隆基。

  韦后在宫中惊闻事变,匆忙披衣奔往飞骑营避难。不料飞骑营兵士也已倒戈,一齐涌上将她杀死,砍下脑袋去向李隆基请功。安乐公主正在房里照镜画眉,被冲进来的军士砍倒在血泊之中。她的驸马武延秀没跑多远,也被杀死。

  政变大功告成。天亮之后,李隆基去向父亲禀报。相王拥抱儿子,流泪说:“宗庙社稷没有失坠,全靠你的力量啊!”两天之后,太平公主请少帝重茂让位给相王,少帝不肯。太平公主发怒道:“天下人心都拥护相王,这个位子那是你配坐的。”伸手将少帝拉了下来,然后拥护相王登位,受朝臣拜贺。

  在平定韦后一伙的政变中,高力士的表现如何呢?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没有多少文字,只是讲李隆基为临淄王时,高力士就已“倾心奉之,接以恩顾。”至于干了些什么有功之事,恐怕不外乎传递消息而已。因为这时高力士的地位尚不重要,他也没有参加6月20日的宫廷夜战。而对李隆基来说,多一个帮手总是好事。

  不过,从高力士受到李隆基信任,以及平定韦氏之后,被奏请隶属内坊局(也称太子内坊局),又升任内给事(宦官机构内侍省官员)来看,他对当时复杂险恶的局势,观察把握得清楚而及时。这时的高力士已经27岁,比他的主子李隆基还年长一岁。

  下面再说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的矛盾冲突。

  平难建功,李隆基因之被立为皇太子。而其父李旦(睿宗)却是个性情恬淡,不恋帝位的人,登基一年多后,便下诏传位,自己甘作逍遥太上皇。先天元年(712)8月,李隆基接班称帝。但此时他并未完全掌握政权,朝中的七个宰相里面,竟有四个是投靠在太平公主的门下。

  太平公主的性情,与哥哥李旦截然不同。他遇事沉敏,胸怀谋略,富有政治野心,与母亲武则天极为相似。她仗着身为太上皇之妹,参与政变有功,多方干预朝政。先天二年(713)6月,太平公主与她的党羽宰相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禁军将领常元楷、李慈、李钦等人密议,准备于7月4日举兵,废掉李隆基。

  宰相之一的魏知古将太平公主一伙的密谋,立即报告给李隆基。这样,李隆基与嫡亲的伯母韦皇后刀兵相向的血腥未散,又不得不与嫡亲的姑母再起火并。

  李隆基召集自己的兄弟岐王隆范、薛王隆业、宰相郭元振、龙武将军王毛仲和亲信大臣姜皎、李令问、王守一、宦官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商议铲除太平公主的具体方案,决定于太平公主发难的前一天,采取行动。

  7月3日,王毛仲奉命调集300人马,率领李令问、王守一、高力士等人,以突然袭击方式,先杀掉了宫卫禁军中的太平公主亲信常元楷和李慈,稳住禁军人心。接着又在朝堂上捉拿住宰相萧至忠、岑羲等人,当场斩首。另一宰相窦怀贞外逃后自知难免于死,遂自缢而亡。太平公主闻变逃入山中寺院,三天后回到自己府宅,被赐死于家。她的儿子以及党羽受牵连而死的有数十人。宰相崔先被贬官,后赐死于荆州(今湖北江陵)。

  太平公主的势力被消灭后,朝政大权完全集于李隆基手中。这年12月,改年号为“开元”。李唐王朝动荡了七年之久的政治局势,至此才告安定下来。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