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受阉入宫

  冯盎的孙儿之一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他就是高力士的父亲。冯氏家族遭受严重打击的“家难”,就发生在冯君衡这一代。史书记载他本人于武则天称帝初年身亡时,“子幼家难,丧礼盖阙。”这场“家难”的详情,已无法确知,仅知道冯君衡因犯罪被籍没抄家,女儿冯媛被俘没入宫,后来为尼姑;幼子被送往京城,入宫当了宦官。

  高力士的生母麦氏,是隋朝将领麦铁杖的曾孙女。麦铁杖在隋文帝时为骠骑将军,后来战死于“渡辽之役”。他的儿子麦孟才,死于隋末的“江都之乱”。

  冯氏遭遇“家难”时,高力士年约10岁。母子被强行分离,麦氏抚儿痛哭道:“这次相别,不知何时能再见面。你胸前生有七个黑痣,别人说你日后必定显贵。你爱为娘手上这双金环,我会留着它,等到相见时让你辨认。儿啊,娘若不死,再能与你相见,你千万不要忘了娘的话!”从力士母子骨肉离散不能相顾的情状,可以想见这场“家难”的悲惨程度。

  高力士被籍没入官府后,即受阉割,后由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到洛阳,贡入皇宫。女皇武则天见他生得面貌端正,性情机敏,便留他在身边听候使唤。后来,力士因犯下过失被责打一顿赶出皇宫。宦官高延福将力士收为养子,他从此便改姓为高。

  高延福出自则天女皇的侄子武三思之家。武三思受封为梁王,受到姑母的重用。高延福与武三思家有什么往来之事,都让高力士传递话语,他得以经常进出武三思的府第。过了一年多时间,高力士就又被召回宫中听差。

  就这样,高力士在宫中逐渐长大,成人后身高六尺五寸(合1.73米)。长期在宫中供奉听差,高力士养成了谨慎细致,稳重忠诚的奴仆性格。他生性机灵,反应敏捷,勤于学习,能担当传达诏令敕书之职,被授予宫闱丞。

  古代的宦官(太监),其身份地位从实质上讲,就是皇帝的“家奴”。宦官制度,是专制皇权的附属物。宦官身为“刑余之人”,要想爬上高位,作威作福,必须紧紧依附于皇权。而封建时代的皇宫中,围绕着最高统治权——皇位,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斗争,经常发展到你死我活的血腥程度。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宦官是必定要被卷进去的人物。他们是皇帝的近臣,身不由己。如此一来,要想在宫廷斗争中避祸就福,宦官们就要善于观察风向势头,及时把握机会,以身投靠。若是选择得当,就会显贵加身,福荣尽至;如果晕头转向,不辨事态,轻则斥逐,重则丧生。所以,宦官除了忠诚、谨慎之外,还须有一副精明的头脑。而高力士,恰巧就是这样一位三者兼备的人物。

  让我们循着高力士的主子——唐玄宗(李隆基)取得皇权的历史陈迹,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个身份低贱的小人物,逐渐爬上宦官首脑、皇帝宠臣的高位。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