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一节 巫州咏荠

  大唐肃宗上元二年(761)10月。黔中道巫州。南国的秋色,草木苍郁葱茏,生机盎然。

  在州城外的一道山坡下,走着几位信步踏游之人。其中一位年迈的老者,步履沉缓,面含沉思。他就是太上皇(玄宗)在位时的宦官首领高力士。

  “高公,您看,对面像是来了几骑人马。”走在前面的一个随从叫道。

  高力士举目望去,确有几骑人马踏起尘土奔驰过来。说话之间,来人已到跟前,为首一人大声喊道:“请问高公可是在此?”

  来人勒马下鞍,原来是去年2月贬官流放夷州(属黔中道,今贵州凤冈)的第五琦(字禹)。他两年前官居宰相,因为得罪了当朝皇帝(肃宗)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被贬流到这荒凉边远之地的。

  “高公,这一年来身体可还康宁?”第五琦一边施礼,一边问安。

  高士力还礼答道:“垂垂老暮,一日不如一日啊。”

  两人相见,同是天涯沦落客,不由得引起心中万千感慨,遂与从者来到城边酒店,且饮且聊,消解愁肠。几杯水酒下肚,高力士对同座众人说道:“小人当道,贤良受谗。以第五公宰相之高位,尚且不能幸免此难,其余官职低下者,就更不必说了。”众人听着,个个凄然神伤,泪流满面。

  “高公,近来有京城方面传来的消息吗?”第五琦探问道。这是贬流之人最关切的。

  “唉!”高力士长叹道:“这巫州之地,蛮荒僻远,交通阻塞,京城消息传递到此,少说也得两月时日。老朽日夜翘首盼望,真是度日如年啊!”

  借酒浇愁,愁上加愁。高力士随口吟道:“烟熏眼落膜,瘴染面朱虞。老身已是来日苦短,看来真的是要客死于此了。”

  第五琦看天色不早,便说了许多宽解抚慰的话,这才与高力士相揖而别。

  秋去冬来,冬尽春至。山野田间,滋长出一片片嫩绿色彩。一天,高力士偶尔在园中看到长有许多荠菜。当地居民,尚不知晓这野生植物可以食用。他让随从采来做成粥汤。许久不吃荠菜,其味格外新鲜,高力士乘兴赋诗一首:

  两京秤斤卖,

  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

  气味终不改。

  诗中文字虽是吟咏荠菜,实则是他的心中慨叹。不论是在京城还是在巫州,他效忠李唐和太上皇(玄宗)的赤诚之心,都是不会“变味”的。

  此时的高力士,年近八旬,身衰力弱,老态龙钟。他以待罪之身,心怀忧愁,或者登山远望,或者临水闲步,消磨时日。远离了京城,就远离了权利争斗,他早已是无职无权之人,不必再为国事忧劳了。然而,身处静地心中却未安然。正像唐人诗歌中所吟“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那样,回首往事,便成为他贬流生活中的一项内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