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平原君列传

  “原文”

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封于东武城。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躄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是时齐有孟尝,魏有信陵,楚有春申,故争相倾以待士。

“译文”

平原君赵胜,是赵国的一位公子。众公子之中赵胜最为贤能,他又喜欢延揽宾客,投奔他的宾客大概有几千人。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宰相,一生当中,三次离开相位,又三次恢复相位,他被封在东武城。

平原君家有高楼,能俯视到周围的平民。附近的住户之中有位跛子。有一天,这跛子一瘸一拐地去井边打水。平原君家楼上住着个美女,从高处看到这景象就大声讥笑跛子。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家门口,要求说:“我听说您很爱才,才士不远千里依附您,是因为您能够尊崇他们,而不以妻妾为重。我不幸脚有残疾,而您后宫有位美人在楼上看见我这副模样就大声地笑我,我希望得到那笑我的人的头。”平原君听完后,笑着答应:“好的。”等跛子走了,平原君又笑着说:“看这小子,因为一笑,竟想杀掉我的美人,真是太过分了!”结果,平原君没有杀死那位美人。过了一年多,平原君门下的宾客和食客,有一半以上的人陆续离他而去。平原君感到奇怪,就说:“我赵胜对待门下宾客,自认从未有过失礼的地方,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要离开我呢?”他的一个门客向他进言说:“这是因为您没杀掉那位讥笑跛子的美人,大家认为您只爱美人,而轻视士人。所以,门下士人就渐渐离开您了。”于是平原君立刻砍下那讥笑跛子的美人的头,亲自登门送给跛子,并且再三请求跛子原谅。从此以后,他门下宾客又陆续地回来。当时,齐国有孟尝君,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他们都争相竞赛,看谁最能礼贤下士。

“原文”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胜,则善矣。文不能取胜,则歃血于华屋之下,必得定从而还。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无以满二十人。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译文”

赵惠文王九年,秦兵包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就派遣平原君为使者到楚国请求救兵,希望与楚国联兵抗秦。平原君决定邀集二十个有勇有谋的门客一同前往。平原君对宾客说:“如果能通过和谈完成任务,那最好不过。要是不能用和平的方式完成任务,就要在华丽宏大的议事厅里歃血盟誓,完成合纵盟约之后才回来。我不想对外招揽贤士,在我的门客中挑二十个人就可以了。”挑来挑去,找到了十九个人,还少一人。就在这时,门下有个食客,叫毛遂,走到平原君面前,自我推荐说:“我毛遂听说您将去和楚国订立合纵盟约,准备召集您门下宾客二十人前往,不从外找,现在还缺一个人,希望您允许我补这个缺,以便促成此行。”平原君问:“您待在我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说:“已有三年了!”平原君听了,很激动地说:“一个贤能的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铁锥放在袋子里面,尖锐的地方立即会显露出来。现在您待在我门下已经三年了,食客之中,没有一个称赞您,我也从没听过您的贤名,可见您没什么才能,您不能补这个缺,还是留下来算了。”毛遂回答说:“今天,我是来求您试着把我放进袋子里面的呀。要是我早就被放在袋子里面,早就能脱颖而出了,不只是铁锥尖能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答应了他,让他同行。其他十九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暗笑毛遂。

“原文”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悬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槃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译文”

等毛遂到了楚国,和其他十九个门客商讨劝楚合纵的事,那十九人没有不佩服毛遂的。平原君和楚一商量联合抗秦的事,一再说明合纵与否对楚和其他各诸侯国的影响,可是,从早上谈到中午仍然没有结果,十九个人都怂恿毛遂说:“您上去说说看。”于是毛遂左手提剑,右手握住剑把,急速地拾阶而上,对平原君说道:“有关合纵的利害关系,三两句话就能说清,今天,从早上谈到中午还没结果,到底是怎么回事?”楚王问平原君,说:“那位客人是来做什么的?”平原君回答说:“他是我的门客。”楚王立刻呵叱道:“还不快给我下去!我在同你主人说话,你算什么东西!”毛遂按着剑一个箭步走到楚王前面,说:“大王您之所以呵叱我毛遂,是仗恃楚国强大的威势。现在,我与大王相距不过十步,十步之内,您再也没法仗恃楚国强大的威势了,您的生命就操在我毛遂的手中。我的主人在您的前面,您怎么可以这样呵叱我?

我听说:商汤凭着方圆七十里的封地,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的土地,号令诸侯。难道是他们兵力雄厚吗?

实在是他们能够依据已有的情势,振作他们的威武罢了。目前,楚国拥有五千里的土地,加上百万雄师,这是称霸天下的资本啊!

以楚国这么雄厚的实力,天下的诸侯是没法抵挡得了的。白起,只是个无名小卒,然而,他率领几万人的部队,出兵来跟楚国作战,一战就攻下鄢、郢都两地,再战,焚毁了楚国的夷陵;三战,污辱了大王的祖先。楚国受到这样的耻辱,真是百世不解的深仇大怨,连赵国都替楚国感到羞耻,您身为楚国嗣君,怎么连点羞耻之心都没有呢?

合纵这件事,完全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在我主人面前,您怎么可以这样呵叱我?”楚王听完,脸色乍变,和悦地说:“是!是!正如先生所说的,我愿以整个楚国跟赵国订立合纵盟约联合抗秦!”毛遂连忙说:“合纵的事,决定了吗?”楚王说:“对,就这样定了!”于是毛遂吩咐楚王的侍臣说:“快把盟誓用的血拿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您应先歃血来表示合纵的诚意,其次,是我的主人,我最后。”于是在楚国殿堂上完成了合纵的事。毛遂左手拿着一盘血,右手招呼十九人,说:“你们也互相歃血在这堂下。你们这帮碌碌无为的平庸之士都是坐享其成。”

“原文”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译文”

平原君与楚国订立了合纵盟约,就火速回国,到了赵国,感慨地说:“我再也不敢以貌取人了!打我以相貌取才以来,多则千人,少则几百人,一直以为不曾漏过天下一个人才,今天,对于毛先生却看走了眼。毛先生一到楚国,使赵国的威望,比九鼎、大吕还要贵重。毛先生凭着三寸不烂金舌,真胜过百万大军。我再也不敢以貌取人了!”于是,拜毛遂为上客。

“原文”

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围邯郸,邯郸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郸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君不忧赵亡邪?”平原君曰:“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李同曰:“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民困兵尽,或剡木为矛矢,而君器物钟磬自若。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使赵得全,君何患无有?今君诚能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士方其危苦之时,易德耳。”于是平原君从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与三千人赴秦军,秦军为之却三十里。亦会楚、魏救至,秦兵遂罢,邯郸复存。李同战死,封其父为李侯。

“译文”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楚王派春申君为将去解邯郸之围,魏国信陵君也假托魏安釐王的命令,取得晋鄙的兵权,前来救赵国,救兵未至,秦兵把邯郸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邯郸城情势危急,将要投降,平原君非常焦虑。这时邯郸传舍职员的儿子李同来游说平原君,说:“秦攻取赵您不担心吗?”平原君说:“赵国灭亡了,我就成为俘虏,谁说我不担心呢?”李同说:“目前,邯郸城里老百姓薪断粮绝,已到拆下死人枯骨头当柴烧,互相交换儿女烹食的地步,情况万分的危急。但是,您后宫里成百的美人、婢妾却都穿着华丽的服饰,享用吃不完的美味。而老百姓穿的是补丁摞补丁的粗服,每餐连糟糠都吃不饱。百姓穷困,兵器也用完了,有的便削尖木头当矛矢,但是,您家的器物、钟磬依然完整。假使秦国把赵国给消灭了,您还能拥有这些东西吗?要是赵国能够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呢?现在只要您能命令您夫人以下的人,编在军队里面,分担一些工作,倾尽您的家产犒赏兵士,兵士处在这样危急困苦的时候,一定会对您感激涕零奋勇杀敌。”于是平原君就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得到敢死的兵士三千人,李同便跟这三千人奔赴前线,和秦国的部队拼命,秦国军队因此被逼退了三十里。恰好,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的救兵都赶来了,秦兵溃散而去,保住了邯郸城。李同殉难了,赵王就封李同的父亲为李侯。

“原文”

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平原君请封。公孙龙闻之,夜驾见平原君曰:“龙闻虞卿欲以信陵君之存邯郸为君请封,有之乎?”平原君曰:“然。”龙曰:“此甚不可。且王举君而相赵者,非以君之智能为赵国无有也。割东武城而封君者,非以君为有功也,而以国人无勋,乃以君为亲戚故也。君受相印不辞无能,割地不言无功者,亦自以为亲戚故也。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计功也。此甚不可。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事不成,以虚名德君。君必勿听也。”平原君遂不听虞卿。

“译文”

虞卿因为信陵君保存了邯郸城,想借此帮平原君向赵王请功,让赵王给平原君加官进爵,增加封邑。公孙龙听到这消息,连夜乘车赶来拜见平原君,说:“我听说虞卿想凭借信陵君保全邯郸城的功劳,替您请功,有这回事吗?”平原君答道:“是的。”公孙龙说:“我以为您最好不要答应这事。赵王提拔您担任宰相,并不意味着您的智慧和才能在赵无人能及。赵王之所以把东武城封给您,也不意味着您对国家有什么功劳,更不关民众什么事,只不过因为您是皇室成员。您接受并不以自己无能而推辞,接受了封邑,也不说自己无功,之所以如此,正因为您是赵王亲戚啊。现在,信陵君保全了邯郸城,又有人为您请求封赏,这是既凭着您是王亲国戚而接受城邑,又以普通人的身份来为你计较报偿。我认为这很好!再说虞卿脚踏两条船,事情成功的话,他会向您索取好处;事情不成功的话,他也可以用建议加封、未得实现的虚名来博取您的好感。您千万不要听他的!”平原君终于没听从虞卿的建议。

“原文”

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

平原君厚待公孙龙。公孙龙善为坚白之辩,及邹衍过赵言至道,乃绌公孙龙。

“译文”

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去世。他的子孙世世代代承袭封爵,直到赵国灭亡,家族的袭封才结束。

平原君生前很优待公孙龙。公孙善于坚白的辩证。等到邹衍到赵游说,谈论至道后,平原君才不看重公孙龙。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