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荆燕世家

  “原文”

荆王刘贾者,诸刘,不知其何属。初起时。

“译文”

荆王刘贾,出于刘氏宗族,但不知道他是属于刘家的哪一支,兴起是在什么时候。

“原文”

汉王元年,还定三秦,刘贾为将军,定塞地,从东击项籍。

“译文”

汉王元年,他返回关中参加平定三秦之战,刘贾为将军,让他镇守在桃林塞,从东边攻打项羽。

“原文”

汉四年,汉王之败成皋,北渡河,得张耳、韩信军,军修武,深沟高垒,使刘贾将二万人,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烧其积聚,以破其业,无以给项王军食。已而楚兵击刘贾,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

“译文”

汉四年,汉王在成皋战败,北渡黄河,得到张耳、韩信的军队加入,在修武驻军,加强工事,挖深战壕,筑高堡垒,派刘贾带领步兵两万、骑兵数百人,渡过白马津深入楚地,烧毁楚地储存的粮草军需等物,以破坏项羽的后勤供给,使它无法供应项王的军需粮食。不久,楚兵反击刘贾,刘贾总是固守不肯出战,并与彭城形成互保的态势。

“原文”

汉五年,汉王追项籍至固陵,使刘贾南渡淮围寿春。还至,使人间招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反楚,佐刘贾举九江,迎武王黥布兵,皆会垓下,共击项籍。汉王因使刘贾将九江兵,与太慰卢绾西南击临江王共尉。共尉已死,以临江为南郡。

“译文”

汉五年,汉王追击项羽追到固陵,派刘贾南渡淮水,进而包围寿春。迅速赶到后,刘贾派人暗中招降楚王的大司马周殷。周殷因而反叛楚王,帮助刘贾攻下九江,迎接武王黥布的军队,一齐会合于垓下,共同围击项羽。汉王趁机派刘贾率领九江的军队,与太尉卢绾会合,向西方攻打临江王共尉。共尉死后,就把临江设置为南郡。

“原文”

汉六年春,会诸侯于陈,废楚王信,囚之,分其地为二国。当是时也,高祖子幼,昆弟少,又不贤,欲王同姓以镇天下,乃诏曰:“将军刘贾有功,及择子弟可以为王者。”群臣皆曰:“立刘贾为荆王,王淮东五十二城;高祖弟交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因立子肥为齐王。始王昆弟刘氏也。

“译文”

汉六年春天,刘邦在陈县会合诸侯王,废楚王韩信的王位,并囚禁他,将他的封地分为两国。当时,高祖的儿子年幼,兄弟少,又不贤能,想封同姓的为王来治理天下,于是下诏说:“将军刘贾有功,宜选择刘氏子弟中可以担任王位的。”群臣都说:“立刘贾为荆王,封给他淮东五十二城;高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封给他淮西三十六城。”因而立自己的儿子刘肥为齐王。刘邦到这时才开始分封自己的兄弟刘氏为王。

“原文”

高祖十一年秋,淮南王黥布反,东击荆。荆王贾与战,不胜,走富陵,为布军所杀。高祖自击破布。十二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王故荆地。

“译文”

高祖十一年秋天,淮南王黥布叛变,向东攻击荆。荆王刘贾跟他作战,刘贾战败,逃到富陵,被黥布的军队杀死。高祖亲自率领军队击败黥布。十二年,立沛侯刘濞为吴王,将荆王以前的封地封给刘濞。

“原文”

燕王刘泽者,诸刘远属也。

“译文”

燕王刘泽,是刘氏宗族中的远房子孙。

“原文”

高帝三年,泽为郎中。高帝十一年,泽以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营陵侯。

“译文”

高帝三年。刘泽担任郎中。高帝十一年,刘泽任将军攻打陈豨,俘虏了陈豨将王黄,被封为营陵侯。

“原文”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泽大说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子卿。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张卿许往。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张卿惊。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臣观诸侯王邸弟百余,皆高祖一切功臣,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王代。太后又重发之,恐大臣不听。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风大臣以闻太后,太后必喜。诸吕已王,万户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张卿大然之,乃风大臣语太后。太后朝,因问大臣。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赐张卿千斤金,张卿以其半与田生。田生弗受,因说之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今卿言太后,列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去,诸吕王益固矣。”张卿入言,太后然之。乃以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琅邪王乃与田生之国。田生劝泽急行,毋留。出关,太后果使人追止之;已出,即还。

“译文”

高后执政时,齐人田生外出游说缺少路费,以奇谋计划求助于营陵侯刘泽。刘泽非常高兴,拿出黄金二百斤送给田生作为寿礼。田生得到这笔钱后,便返回齐地。第二年,刘泽派人对田生说:“你不再跟我交往了吗?”田生来到长安,也不去见刘泽,而借了一座宽敞房子,叫他的儿子去求见侍奉吕后所受宠幸的宦官张子卿。住了几个月,田生的儿子请张子卿到家来,亲自整理房间招待客人。张子卿答应前往。田生室内张挂帷幕帐子,陈设了豪华的器具,款待他规格有如列侯。张子卿感到惊异。饮酒正畅快时,田生叫佣人退下,便向张卿游说道:“我观察诸侯王的宅第百余家,都是高祖同时的功臣。如今的吕氏素来是叫忠心耿耿辅佐推奉高祖取天下的,功劳最大,亲戚中太后的地位最重要。如今太后年事已高,而诸吕显得薄弱,太后本想立吕产为王,把代这地方封给他。太后又难于启齿,怕引起大臣的反对。现在您在太后面前是最被宠幸的,大臣们对您也最敬重,你何不劝告大臣们同意封诸吕为王,然后禀告太后,太后必定高兴。诸吕被封王后,万户侯也就为你所有了。太后心里想这样做,而您身为内臣,如不赶紧去做,怕将来祸害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张子卿听了,也大为赞同田生的看法,于时规劝大臣们赞成封吕氏为王,并禀告了太后。太后上朝,因而询问大臣们。大臣们请求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赏赐黄金一千金给张子卿。张子卿把太后赐给他的钱,分一半给田生。田生不接受,乘机又对张子卿游说道:“吕产受封为王,各大臣未必心服。今营陵侯刘泽,是刘氏宗族,任大将军。只有他还有怨恨。现在您可以向太后进言,列十几县封刘泽为王,他获得王位,也乐得离开京都,而诸吕的王位,便更加巩固了。”张子卿果然进言,太后也按照张卿的话去做。于是封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琅邪王便与田生前往封国。田生劝刘泽赶快上路,不要停留。刘泽出了函谷关,太后果然派人去追赶阻止他,但他已出了关,追赶的人只好回来。

“原文”

及太后崩,琅邪王泽乃曰:“帝少,诸吕用事,刘氏孤弱。”乃引兵与齐王合谋西,欲诛诸吕。至梁,闻汉遣灌将军屯荥阳,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代王亦从代至。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为天子。天子乃徙泽为燕王,乃复以琅邪予齐,复故地。

“译文”

等到太后去世,琅邪王刘泽便说:“皇上年纪小,而诸吕把持政权,刘氏势单力薄。”于是发兵和齐王联合,计划到西边来,想诛杀诸吕,到达梁地时,听说汉派遣灌婴将军屯兵荥阳,刘泽便回兵要他们在本国西界线上加强戒备,而自己便急驰赶到长安。这时代王刘恒也从代地赶来,将相们和琅邪王商议,共同立代王为天子。天子迁升刘泽为燕王,并将以前从齐划出的琅邪等地,再还给齐王,恢复齐王原来的封地。

“原文”

泽王燕二年,薨,谥为敬王。传子嘉,为康王。

“译文”

刘泽封为燕王,二年后,去世,谥号敬王。王位传给儿子刘嘉,这就是康王。

“原文”

至孙定国,与父康王姬奸,生子男一人。夺弟妻为姬。与子女三人奸。定国有所欲诛杀臣肥如令郢人,郢人等告定国,定国使谒者以他法劾捕格杀郢人以灭口。至元朔元年,郢人昆弟复上书具言定国阴事,以此发觉。诏下公卿,皆议曰:“定国禽兽行,乱人伦,逆天,当诛。”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为郡。

“译文”

王位传到孙子刘定国,他与父亲康王的姬妾通奸,生下一个男孩。定国又夺弟弟的妻子为姬妾。又与三个女儿通奸。定国想杀肥如县令郢人,郢人等上告定国。定国派下属假借其他法律检举捕杀郢人以灭口。到汉武帝元朔元年,郢人兄弟再上书,揭发定国隐私丑事,定国的罪行因此全部暴露。皇帝下诏令给公卿,评议这件事,都评议说:“定国禽兽的行为,败坏人伦,违背天理,当处死。”皇上也赞同这样做。定国畏罪自杀,封国被取消,改为郡。

“原文”

太史公曰:“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刘贾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江、淮之间。刘泽之王,权激吕氏,然刘泽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相重,岂不为伟乎!”

“译文”

太史公说:荆王被封为王,是由于汉朝刚刚建立不久,尚未能安定,所以刘贾虽是刘氏的远房宗亲,还是策封为王,镇抚江淮之间。刘泽被封王,是以权谋激发吕氏而得到的,而刘泽终于南面称王并传位三代之久,他能用田生说张子卿激吕后封诸吕,为各方所倚重,自己得到王位,难道还不超常吗?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