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节 楚世家(熊勇六年-灵王十年)

  “原文”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译文”

楚国的祖先是颛顼帝高阳的后代。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氏主掌火正,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光明融洽,于是帝喾就赐给他祝融的称号。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遣重黎去讨伐,但是没有彻底消灭他。于是帝喾就在庚寅这天杀了重黎,而以他的弟弟吴回做重黎的继承人,再做火正,仍然称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都是剖腹而生的。长子名叫昆吾;次子名叫参胡;三子名叫彭祖;四子名叫会人;五子名叫曹姓;六子名叫季连,季连姓芈,楚国王族就是他的后代。昆吾这一族在夏朝曾经做过侯伯,到了夏桀时,被商汤消灭。彭祖这一族在商朝曾经做过侯伯,商朝末年,也被消灭。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这以后中途衰微了。有的住在中原地区,有的住在东南夷蛮地区,无法记载他们的世系。

“原文”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汲俱事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黑旦),熊(黑旦)生熊胜。熊胜以弟熊杨为后。熊杨生熊渠。

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译文”

周文王的时候,季连的后代有一位叫鬻熊的人。鬻熊如同儿子一样侍奉文王,死得早。鬻熊的儿子名叫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

熊绎在周成王的时候,由于提举文王、武王时勤劳王室功臣的后代,因此把熊绎封在楚蛮地区,给他子男爵位的土地,姓芈,住在丹阳。楚子熊绎和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的儿子姬牟、晋侯姬燮、齐太公的儿子吕汲,共同侍奉周成王。

熊绎生熊艾,熊艾生熊(黑旦),熊(黑旦)生熊胜,熊胜以弟弟熊杨为继承人。熊杨生熊渠。

熊渠生有三个儿子。当周夷王的时候,王室衰微,有些诸侯甚至不肯朝见天子,而竟互相攻伐。熊渠很得长江、汉水一带百姓的拥戴,于是起兵伐庸、杨粤等国,权力扩展到鄂地。熊渠说:“我们是蛮夷,不用中原地区的名称谥号。”于是封他的长子康为句亶王,次子红为鄂王,三子执疵做越章王,都在长江沿岸的楚蛮地区。到了周厉王的时候,厉王暴虐无道,熊渠害怕厉王伐楚,也就取消了这些王号。

“原文”

后为熊毋康,毋康蚤死。熊渠卒,子熊挚红立。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熊延生熊勇。

熊勇六年,而周人作乱,攻厉王,厉王出奔彘。熊勇十年,卒,弟熊严为后。

熊严十年,卒。有子四人,长子伯霜,中子仲雪,次子叔堪,少子季徇。熊严卒,长子伯霜代立,是为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于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熊徇卒,子熊咢立。熊咢九年,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

“译文”

熊渠的继承人是熊毋康,但是毋康早死。所以熊渠死后,就由次子熊挚红即位。挚红死,他的弟弟代立为王,名叫熊延。熊延生熊勇。

熊勇六年,周朝都城里的人作乱,攻打厉王,厉王出走逃到彘。熊勇在位十年而死,弟弟熊严继位。

熊严在位十年,去世。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名叫伯霜,次子名叫仲雪,三子名叫叔堪,四子名叫季徇。熊严死后,长子伯霜即位,这就是熊霜。

熊霜元年,周宣王即位为天子。熊霜在位六年而死,三个弟弟争位,结果仲雪死了;叔堪逃亡到濮地避难;最小的弟弟季徇即位,这就是熊徇。熊徇十六年,郑桓公开始受封于郑。熊徇在位二十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熊咢继位。熊咢在位九年去世,由儿子熊仪即位,这就是若敖。

“原文”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蚡冒。蚡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二十一年,郑侵天子之田。二十三年,卫弑其君桓公。二十九年,鲁弑其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国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译文”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被犬戎杀害,周王室东迁,而秦襄公开始受封于诸侯。

若敖在位二十七年去世,子熊眴坎继位,这就是霄敖。霄敖在位六年去世,子熊继位,这就是蚡冒。蚡冒十三年,晋国因为曲沃的缘故开始发生内乱。蚡冒在位十七年而死。蚡冒的弟弟熊通,杀掉蚡冒的儿子夺取君位,这就是楚武王。

武王十七年,晋国的曲沃庄伯杀了他的国君晋孝侯。十九年,郑伯的弟弟共叔段作乱。二十一年,郑国抢割周王的庄稼。二十三年,卫州吁杀害了他的国君桓公。二十九年,鲁羽父派人杀害他的国君隐公。三十一年,宋太宰华督杀害他的国君殇公。

“原文”

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

“译文”

三十五年,楚国讨伐随国。随侯说:“我并没有罪过啊!”楚人说:“我们是蛮夷,现在中原诸侯都背叛天子而互相攻伐,互相杀戮。我们有军队,想参与中原地区的政事,请王室尊封我的名号。”随国人为他到周室,请天子尊封楚王名号,周天子不答应,随人回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发怒地说:“我的先祖鬻熊,是文王的老师,早死。成王推举我的祖先熊绎,竟然封他子男爵位的土地,命他居住于楚地。蛮夷无不降服,而天子并未提高楚国的爵位,那么现在我就自称尊号吧!”于是自立为武王,和随人立盟约而退兵。于是楚国开始开辟濮地而据为己有。

五十一年,周天子召见随侯,谴责他拥戴楚君为王。楚武王发怒,以为随侯背叛了自己,因此而伐随。结果武王死在军中,楚军罢兵而退。他的儿子文王熊赀即位,开始迁都于郢。

文王二年,讨伐申国,军队经过邓国。邓人说:“楚王是很容易捉到的。”邓侯不答应。六年,攻打蔡国,俘虏了蔡哀侯而回。不久,又释放了他。楚国日渐强大,欺侮长江、汉水流域的小国,小国都畏惧楚国。十一年,齐桓公开始称霸,楚国也开始强大起来。

“原文”

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熊囏立,是为庄敖。庄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庄敖代立,是为成王。

成王恽元年,初即位,布德施惠,结旧好于诸侯。使人献天子,天子赐胙,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于是楚地千里。

十六年,齐桓公以兵侵楚,至陉山。楚成王使将军屈完以兵御之,与桓公盟。桓公数以周之赋不入王室,楚许之,乃去。

十八年,成王以兵北伐许,许君肉袒谢,乃释之。二十二年,伐黄。二十六年,灭英。

“译文”

十二年,消灭了邓国。文王在位十三年而死,子熊囏即位,这就是庄敖。庄敖五年,想要杀他的弟弟熊恽,熊恽逃奔随国,和随人一起偷袭楚国,杀了庄敖而自己接位,这就是成王。

成王熊恽元年,刚刚即王位,对人民布施仁德恩惠,和诸侯结盟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派人向周天子进贡,周天子赐给他祭肉,说:“好好镇守你的南方,平定夷越的叛乱,不要侵扰中原各国。”于是,楚国的疆土扩展到千里之大。

十六年,齐桓公带兵侵犯楚国,到了陉山。楚成王命令屈完领兵抵御,屈完和桓公订立盟约。桓公责备楚国没有向王室交纳赋税,成王答应继续纳赋,于是齐桓公才率兵离去。

十八年,成王带兵北上攻打许国。许君裸露上身以示认罪,成王就放了他罢兵而去。二十二年,攻打黄国。二十六年,灭亡英国。

“原文”

三十三年,宋襄公欲为盟会,召楚。楚王怒曰:“召我,我将好往袭辱之。”遂行,至盂,遂执辱宋公,已而归之。三十四年,郑文公南朝楚。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过楚,成王以诸侯客礼飨,而厚送之于秦。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兵以伐齐,楚使申侯将兵伐齐,取谷,置齐桓公子雍焉。齐桓公七子皆奔楚,楚尽以为上大夫。灭夔,夔不祀祝融、鬻熊故也。

“译文”

三十三年,宋襄公想会合诸侯充当盟主,叫楚国去参加。楚成王发怒说:“叫我去,我将正好去袭击羞辱他。”于是出兵到了盂地,抓住宋襄公侮辱一番,不久又将他放了回去。三十四年,郑文公南下朝见楚王。楚成王领军北上攻打宋国,在泓水边打败了宋军,射伤了宋襄公,宋襄公因箭伤而死。

三十五年,晋公子重耳经过楚国,成王用对待诸侯的礼节来设宴款待他,而且还赠给丰厚的礼物,送他到秦国。

三十九年,鲁僖公来请楚国出兵攻打齐国。楚王派遣申侯率兵伐齐,攻取谷城,安置齐桓公的儿子雍在这里。齐桓公的七个儿子,都奔逃来到楚国,楚王都命他们为上大夫。攻灭夔国,因为夔国不祭祀祝融、鬻熊。

“原文”

夏,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救宋,成王罢归。将军子玉请战,成王曰:“重耳亡居外久,卒得反国,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固请,乃与之少师而去。晋果败子玉于城濮。成王怒,诛子玉。

四十六年。初,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语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内宠,绌乃乱也。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王不听,立之。后又欲立子职而绌太子商臣。商臣闻而未审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实?”崇曰:“飨王之宠姬江芈而勿敬也。”商臣从之。江芈怒曰:“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宫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

“译文”

这年夏天,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求援,晋国出兵救宋,楚成王罢兵回国。将军子玉请求和晋国交战,成王说:“重耳流亡在国外很久,最终能够回国。这是上天在帮助他,我们不能抵挡。”子玉坚决请战,于是成王给了他少量的军队带去。晋国果然在城濮打败了子玉。成王大怒,迫使子玉自杀。

四十六年。起初,成王打算立商臣为太子,告诉令尹子上。子上说:“国君你的年龄还轻,而内宫宠爱的美妾又多,废弃再改立,必定出乱子。楚国立太子常常是年少的;再说商臣两眼如蜂而声似豺狼,是个残忍的人,也不可以立为太子。”成王不听,立商臣为太子,以后又想立公子职而废黜太子商臣。商臣听到这个消息,但不知道是否属实,就告诉他的辅相潘崇,说:“怎样才能探听到确实的情况呢?”潘崇说:“您请王的宠姬江芈来吃饭,却不要对她恭敬就成了。”商臣照着他的话做了。江芈生气地说:“国君要杀你而立职,的确对啊!”商臣告诉潘崇说:“是真的了。”潘崇说:“如果立职为太子,你能事奉他吗?”商臣说:“不能。”“你能离开楚国吗?”答说:“不能。”“你能做大事吗?”答说:“能。”冬天的十月,商臣用宫廷守卫的军队围攻成王。成王请求吃了熊掌再死,商臣不答应。丁未日,成王自缢而死。商臣代替继位,这就是穆王。

“原文”

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四年,灭六、蓼。六、蓼,皋陶之后。八年,伐陈。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有敢谏者死无赦!”伍举入谏。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举曰:“愿有进隐。”曰:“有鸟在于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举退矣,吾知之矣。”居数月,淫益甚。大夫苏从乃入谏。王曰:“若不闻令乎?”对曰:“杀身以明君,臣之愿也。”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所诛者数百人,所进者数百人,任伍举、苏从以政,国人大说。是岁灭庸。六年,伐宋,获五百乘。

“译文”

穆王即位,将他做太子时的宫室赐给潘崇,任命他做太师,掌理国家大事。穆王三年,攻灭江国。四年,攻灭六国、蓼国。六国、蓼国都是皋陶的后代。八年,攻伐陈国。十二年,穆王死。儿子庄王熊侣即位。

庄王即位三年,不发布政令。日夜享乐。命令国人说:“有敢进谏的,诛杀不赦。”伍举入宫进谏,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人,右手抱着越国的艳女,坐在钟鼓乐队中间。伍举说:“希望有进陈隐语的机会。”接着说:“有只鸟栖在高山上,三年来不飞不叫,请问这是什么鸟?”庄王说:“三年不飞,一飞必定冲天;三年不叫,一叫必定惊人。伍举你出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过了几个月,庄王更加荒淫,大夫苏从于是入宫进谏。庄王说:“你不曾听到命令吗?”苏从回答说:“牺牲自身而能使国君清明,这是我的愿望。”于是庄王停止淫乐,开始治理朝政。杀掉了几百不称职的人,进用了几百人,以政事委任伍举和苏从,全国人大为高兴。这一年,攻灭庸国。六年,攻伐宋国,获得战车五百辆。

“原文”

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译文”

八年,攻伐陆浑戎族,于是来到洛阳,在洛阳城外,阅兵示威。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王。楚王便向他问那传国之宝,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回答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庄王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楚国只要折断兵器的勾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唉!君王你难道忘了吗?从前虞、夏的盛世,远方的人都来朝贡,九州的长官,都贡献辖地所产的金属,禹王便把那些金属铸造九鼎,并在鼎上雕刻了山川物象。所有千百异物,雕刻完备,使百姓认识神鬼为害的情况。夏桀昏乱无德,九鼎才移转给殷朝,一共立国六百年。商纣暴虐无道,九鼎又转移给周朝。如果天子德行清明,鼎虽小却是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君王邪恶昏乱,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当初成王把鼎安置在郏鄏的时候,曾经占卜过,可以传三十代,经历七百年,这是上天决定的国运。如今周朝的德政虽已衰微,可是上天的命令并没有改变。这九鼎的轻重,还是不可以问的哩。”楚王于是领兵回国。

“原文”

九年,相若敖氏。人或谗之王,恐诛,反攻王,王击灭若敖氏之族。十三年,灭舒。

十六年,伐陈,杀夏徵舒。徵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群臣皆贺,申叔时使齐来,不贺。王问,对曰:“鄙语曰:牵牛径人田,田主取其牛。径者则不直矣,取之牛,不亦甚乎?

且王以陈之乱而率诸侯伐之,以义伐之而贪其县,亦何以复令于天下!”庄王乃复国陈后。

“译文”

九年,任命若敖氏为相。有人在庄王面前毁谤他,若敖氏恐被杀,反过来进攻庄王,庄王反击,诛杀了若敖氏的全族。十三年,攻灭舒国。

十六年,攻伐陈国,杀死夏徵舒,因为夏徵舒杀了他的君主,所以惩处了他。既攻下陈国,就把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群臣都来道贺,这时申叔刚由齐国出使回来,惟独不表示庆贺。王责问他原因,申叔回答说:“俗话说:牵牛走捷径践踏了人家的庄稼,田地的主人就夺取了他的牛。牵牛闯入别人的田地虽然不对,但是夺取他的牛,不是惩罚过分了吗?再说王因为陈国出了乱子,才率领诸侯攻伐它,以道义攻伐它,却为贪得一个县而消灭它,今后又如何再号令天下呢?”于是楚王便让陈国的后代重建国家。

“原文”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郑,三月,克之。入自皇门,郑伯肉袒牵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不忘厉、宣、桓、武,不绝其社稷,使改事君,孤之愿也,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楚群臣曰:“王勿许。”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绝乎!”庄王自手旗,左右麾军,引兵去三十里而舍,遂许之平。潘尪入盟,子良出质。夏六月,晋救郑,与楚战,大败晋师河上,遂至衡雍而归。

“译文”

十七年春,楚庄王围攻郑国,三个月攻克了它,从郑国皇门进去,郑伯裸露上身,牵着羊来迎接楚军,说:“我不为天所保佑,不能侍奉你,因此你心怀愤怒,亲自来到我国,这是我的罪过。我怎敢不听从你的命令!请将我放逐到南海,如果灭掉郑国,把我当成奴隶赏赐给诸侯,我也将听从你的命令。如果你不忘记周厉王、周宣王和郑桓公、郑武公,不绝灭郑国,让我改侍奉你,这是我的愿望。但我不敢有这样的奢望,只是斗胆向您诉说我的肺腑之言罢了。”楚国的群臣都说:“请你不要答应。”庄王说:“郑君能够这样卑下谦逊,必定能够信用他的老百姓,怎么可以绝灭这样的国君呢?”庄王亲自拿着旗子,左右指挥军队,率领兵士后退,到三十里外扎营。于是答应与郑国讲和。楚国大夫潘尪来订立盟约,郑伯派自己的弟弟子良到楚国作为人质。夏六月,晋国救郑,和楚军大战,楚军在黄河边上大败晋军,一直攻到衡雍而回。

“原文”

二十年,围宋,以杀楚使也。围宋五月,城中食尽,易子而食,析骨而炊。宋华元出告以情。庄王曰:“君子哉!”遂罢兵去。

“译文”

二十年,围攻宋国,因为宋国杀了楚国的使臣。包围宋国五个月,宋国城内粮食已尽,人们交换孩子来吃,劈碎骨头来烧。宋大夫华元出城以实情告诉庄王。庄王说:“华元真是个君子啊!”于是罢兵而离去。

“原文”

二十三年,庄王卒,子共王审立。

“译文”

二十三年,庄王死,儿子共王审即位。

“原文”

共王十六年,晋伐郑。郑告急,共王救郑。与晋兵战鄢陵,晋败楚,射中共王目。共王召将军子反。子反嗜酒,从者竖阳谷进酒,醉。王怒,射杀子反,遂罢兵归。

“译文”

共王十六年,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告急,共王率军救郑。和晋国的军队在鄢陵大战,晋军打败了楚军,晋兵射伤共王的眼睛。共王召见将军子反。子反贪杯,随从之中有一个小使叫竖阳谷的专门为他进酒,子反喝醉了无法来见。共王大怒,就把他射死了,于是罢兵而回。

“原文”

三十一年,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子员立,是为郏敖。

“译文”

三十一年,共王去世,儿子康王招继位。康王在位十五年而死,儿子员继位,这就是郏敖。

“原文”

康王宠弟公子围、子比、子皙、弃疾。郏敖三年,以其季父康王弟公子围为令尹,主兵事。四年,围使郑,道闻王疾而还。十二月己酉,围入问王疾,绞而弑之,遂杀其子莫及平夏。使使赴于郑。伍举问曰:“谁为后?”对曰:“寡大夫围。”伍举更曰:“共王之子围为长。”子比奔晋,而围立,是为灵王。

“译文”

康王宠爱弟弟公子围、公子比、公子皙、公子弃疾四人。郏敖三年,任命他的叔叔父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为令尹,主掌军事。四年,公子围出使郑国,在路上听说国王病了,于是就回国。十二月己酉日,公子围进宫探问王的病情,趁机勒死国王,并杀死王的儿子莫和平夏,派遣使臣到郑国报丧。这时伍举假设为郑君,问使者说:“谁是继承人?”使者回答说:“敝国大夫公子围。”伍举更改使者的话说:“你要回答:共王的儿子公子围最大。”子比逃到晋国,而公子围即位,这就是灵王。

“原文”

灵王三年六月,楚使使告晋,欲会诸侯。诸侯皆会楚于申。伍举曰:“昔夏启有钧台之飨,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王有盟津之誓,成王有岐阳之蒐,康王有丰宫之朝,穆王有涂山之会,齐桓有召陵之师,晋文有践土之盟,君其何用?”灵王曰:“用桓公。”时郑子产在焉。于是晋、宋、鲁、卫不往。灵王已盟,有骄色。伍举曰:“桀为有仍之会,有缗叛之。纣为黎山之会,东夷叛之。幽王为太室之盟,戎、翟叛之,君其慎终!”

“译文”

灵王三年六月,楚国派遣使臣通知晋国,想要会合诸侯。诸侯都到申地和楚会盟。伍举说:“过去夏启有钧台的宴飨,商汤有景亳的诰令,周武王有盟津的誓师,成王有岐阳的狩猎,康王有丰宫的朝见,穆王有涂山的会合,齐桓公有召陵的出师,晋文公有践土的盟誓,你打算用哪种礼仪?”灵王说:“用齐桓公在召陵会合诸侯的礼节。”当时,郑子产也在场,而晋国、宋国、鲁国、卫国都没有来参加。灵王同诸侯订盟后,显出骄傲的神色。伍举说:“夏桀举行仍国的会盟,有缗反叛他。商纣举行黎山的会盟,东夷反叛它。周幽王举行太室山的会盟,不久戎、翟反叛它。都是由于骄傲反致。你要慎重行事,考虑后果啊。”

“原文”

七月,楚以诸侯兵伐吴,围朱方。八月,克之,囚庆封,灭其族。以封徇,曰:“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封反曰:“莫如楚共王庶子围弑其君兄之子员而代之立!”于是灵王使疾杀之。

“译文”

七月,楚国率领诸侯的军队讨伐吴国,围攻朱方。八月,攻下朱方,囚禁大夫庆封,诛灭了他的全族。派人带着庆封,巡示各诸侯,宣布说:“不要效法齐国大夫庆封那样:杀害他的国君,欺压他的幼主,而劫持大夫们和他结盟!”庆封反唇相讥说:“不要像楚共王庶子围那样:杀害他的国君——侄儿员,并且代他而登位。”于是灵王派遣弃疾杀死了庆封。

“原文”

七年,就章华台,下令内亡人实之。

“译文”

七年,建成了章华台,灵王下令收纳逃亡的人来充当其中的仆役。

“原文”

八年,使公子弃疾将兵灭陈。十年,召蔡侯,醉而杀之。使弃疾定蔡,因为陈、蔡公。

“译文”

八年,派遣公子弃疾带领军队攻灭陈国。十年,召见蔡侯,灌醉后杀掉蔡侯,派遣弃疾平定蔡国,因而任命弃疾为陈、蔡公。

  §§卷二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