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附十二:演习和最低限度的军备

  军队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都是同等重要的,一支有用的国军之养成,绝不是仅仅只靠课堂上的纸上谈兵,军队需要丰富的知识,更需要精熟谙练的军事技术。因为理论只有在实践的时候才是有用的。军事理论的本身是否有用,是否适合战争的需要,全赖战场上的实践来证明。因此,战争实在是军队最好的课本,大演习场则是士兵们近于理想的讲堂。杨杰认为:“在战争中学习,必须以血肉和生命作学费;在演习场中学习,费用却是十分低廉的。”有用的军事知识,必须通过经验使它化为精练的技术,才能发生战争的效用,对于战争有所帮助。判断一支军队的价值,不但问他们头脑中间装了多少有用的军事知识,而且要更进一步地问他们在行为上能把们所知道的知识表现到什么程度。因为,“要养成优越的国防军,不可不在各师管区开设大规模的野营演习场。”

杨杰根据他对欧洲各国的考察比较研究后,认为德国的军队是世界上最注重演习的军队,在德国各地有许多大规模的野营演习场,柏林附近的丢伯里斯和犹特波格,尤为着名。丢伯里斯是德国的步兵训练中心,犹特波格是德国的炮兵训练中心。有旷野、有森林、有山丘、有各种人造的地形、纵横数十里,完全是演习场的范围,经德国政府划为军事区域。就是射程一万七千公尺的大炮,也可以毫无顾忌地举行实弹射击演习。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用空军陆战队进攻克里特岛,事先曾作秘密演习;在攻击比利时、爱朋、爱曼尔之前,曾将工兵队开往东普鲁士演习了几个月。所以在正式作战的时候,德国军队的动作真是不慌不忙和在国内作实地演习没有两样。

杨杰说:中国军队,对于实地演习,向来不甚注意,偶然举行几次小规模的演习,也是比猫画虎,既无敌情观念,又不经常练习,所得的效果实在是微呼其微。所以他建议:今后要使国防军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必须选择适当地点,开辟若干大规模的野营演习场地。现在是国防军组织一体化的时代,更须注意多作各兵种大规模的联合作战演习,造成生活即是战争,学习即是战争的良好环境,使中国的国防军在精练、苦练、时时训练中成为有用的军队。有了特定的演习场地,就可以避免过去军队野外演习践踏农田引起民众的反感那样的事,同时又能保守军事设备上、教育训练上、战术战略上的种种机密。他说:“军队的意义就是’神秘‘,要秘密才有力量。这点是不容忽视的。”

杨杰重视野外演习,这是他军事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他在主持陆军大学时,每年都要亲自带学员、教官们去进行演习几次,他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许多资产阶级军事家们,他们往往是总结了几次战争经验或教训后,得出了一种军事理论,而杨杰却是在战争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理论,他反对墨守陈规,东施效颦,就是连中国古代大军事家孙子的某些理论,他也是要人们领会其精神,根据中国国情,发扬光大。他说:“忘记了历史的经验,是可怕的;忘记了把最新的经验化为知识,则更加可怕。”“读孙子千万不要开倒车,不要食古不化,返回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的任务,是效法孙子的精神,利用孙子的思想方法和成果,来帮助我们创造将来1可见杨杰不仅重视理论联系实践,而且重视不断发展理论。这是杨杰能比一般军事理论家更为卓越之处。

以上所术都按规定做到了,那么万事具备欠东风,剩下来的就是按照中国的具体情况,规定中国最低限度的军备了。

杨杰认为:中国有一千二百万方公里的领土和四万万五千万人的人口。我们领土主权的完整,需要全体国民的血与汗去保卫。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杨杰提出了中国的建军原则:中国的安全寄托在领土与领空的保卫上,中国也有海,有很长的海岸线,领海的防卫也是国家防卫的一环。不过,我们的建军重点应当放在陆军和空军上,海军只能处在从属地位。用陆军配合空军,以巩固陆防,用空军掩护海军以巩固海防,是我们的建军原则。根据这个原则,中国最低限度的国防军是:一百二十师的陆军,八千架第一线飞机的空军,三十万吨的海军,和相当的防空部队和要塞部队。

根据当时中国交通不便,铁路网和公路网还没有完成,陆军的编制应以每师一万人为标准。组织太庞大了,便不能灵活应用。至于装备,必须用现代武器充分地把它武装起来,使它拥有大量的机械和摩托,和世界上任何强国的陆军相比都毫无逊色。

由于中国的气候跨寒温热三带,地理形势也复杂到极点,大平原、大沙漠、山岳、森林、沼泽、,地球上所有的地形,中国差不多全有了。因此,在装备和器械方面,自然不能强求一致。他说:我们预想到,中国未来所遭遇的战争一定是各种不同的形式揉合而成的特殊形式。所以我们除了需要建立强有力的装甲师,强有力的反坦克师,庞大的摩托化步兵师,和化学部队;同时,还得训练精锐的骑兵师,甚至连沙漠地带的骆驼也得武装起来,遇必要时,使它发挥特殊的战斗力量。在特殊的区域和特殊的敌人作战,是需要准备好各色各样的特种部队的。陆军的建设计划,大约六年的时间完成。

今天是空军的时代,没有空军协同作战,海军和陆军便无法迎敌。空中优势的争取已成为控制海洋和控制大陆的前驱。我们希望在二年到四年的时间里,完成我们八千架第一线飞机的空军建设。空军除轰炸、侦察、战斗、通讯外,空军陆战队和空运装甲师已经证明陆军和空军行将合而为一,苏联的反坦克飞机比反坦克炮的效力还大,也预示凡是在地面上称霸的怪物,都将由空军去降伏的未来趋势。我们要建设空军,必须将军事技术学现有的成果,当作我们的踏脚石。

三十万吨的海军,数量并不算大,可是我们自己还没有学会造舰,完成三十万吨海军建设也很不容易。我们的产业落后,技术缺乏,经济力量薄弱,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使我们只能建设轻型的舰队,防卫沿海的安全。轻型的舰队由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敷设舰、扫雷舰、鱼雷舰、炮舰、轻快汽艇多艘编组而成,在强大空军的掩护之下,满可以和来侵的敌国海军在近海周旋,阻止他们登陆。中国没有侵略别国的野心,用不着越大海求敌作战。主力舰的建造,耗时费力,既不必要,也不可能。与其耗费无数金钱,去建造几艘二万吨到四万五千吨的主力舰,倒不如把经费的用途转移一下,用以扩充空军。只要空军取得压倒的优势,在空军的威力圈内,配合着潜艇的袭击,敌人是很难活动的。计划五年内完成海军的建设计划。

杨杰的建军原则,用在具体的作战方面,他是这样运用的:优势的空军配合着小小的海军,可以对抗得住敌人来犯的强大海军。假若敌人在空军方面取得均势,甚或集中使用以战术的优势空军掩护强大的海军向中国大陆进攻,我们就得准备和敌军的登陆部队在地面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江防和海防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沿江沿海的防御力量,和海空军配合起来,用以阻止敌军的登陆,或对已经登陆的敌人顽强作战,争取一段时间,掩护后方的军事动员,使敌人不能深入,是很有效的。巩固的港湾和要塞,还可以节约兵力,以寡敌众,把节约下来的兵力转移到别的有利地点,在有利的时机击破敌军。

我们的海军空军和列强相较,在短期间不但不能取得优势,甚至连平衡都办不到。怎么办呢?杨杰说:除了竭力在可能而且必须设防的地带积极设防以资补救之外,没有别的有效手段足以保证国家的安全。

杨杰认为:敌人的来路是很多的。地面上有空隙,他们会钻进来;海岸上有空隙,他们会爬上来;天空中有空隙,他们也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制空到今天还是一种理论,没有那一个国家的防空设备能够有那样大的力量,不许敌机侵入自己的领空。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敌机侵入以后应该怎样应付?杨杰说:“办法不出两途:消灭敌机或是减少敌机空袭的损害,以免被敌机消灭。防空建设的任务,通常都是双重的。或者是把空袭的目标掩护起来;或者是用猛烈的高射炮火压迫敌机,使他们不敢低飞;或者是以空军进行空中战争,歼灭敌人,不许他们回去;或者是调整都市组织机构,使工业建设,交通建设适合防空的要求;或者是训练防空部队,普及防空常识,实行防空训练,加强防空组织。总而言之,凡是可能遭受空袭的地方,都必须准备防卫;凡是可能打击敌人的手段,都必须完全采取。”

由于世界在矛盾中发展着,一种攻击的武器出来,另一种防御的武器也出来了。一切都有限度,有时间性,绝对没有永久所向无敌的军队,也没有绝对安全的国防组织。军备被人类的安全感觉支配着鞭策着,汗流浃背地和它的对手赛跑,根据这个道理,杨杰说:“所谓最低限度的军备,’限度‘二字并不代表任何固定不变的数量,它在发展着,和国家的需要成正比例地发展着,安全没有保证,它决不休息。”

杨杰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提出中国军备的原则及最低限度的军备,我认为在当时是正确的。我国既没有从海上去侵略别国的野心,也没有想争海上霸权国,加上自己造船工业较弱,用主要的力量去建设大型军舰倒不如去建设空军更划算,海军可用小型军舰,既灵活又迅速,又可以群起而攻击敌舰,这种方案,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优点,就是今天,也可以参考。

杨杰建立国防军的思想,是全面系统的,它既符合世界潮流发展的趋势,也能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他从清朝、北洋军阀到民国的军队里,深刻地看到了他们共同的弊病,即封建军事制度及其观念、私兵制给人民、社会、国家带来的祸根,因此,他首先就要求要破除这种封建军事制度及私兵制。只有在破除旧军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有价值的国防军。他对国防军的征收、培养、编制、精神组织以及退伍后的出路,想得都很周到,这一切又都是为了破除过去流传下来对军队的厌恶旧观念,树立一种对军队崇敬的新观念,以此激励军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发展,国家的昌盛繁荣赴汤蹈火。

杨杰的军备原则,是客观的、科学的和正确的。他掌握住当时世界军备的重点,同时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建军的重点应该放在陆军和空军上,海军只能处在从属的地位。用陆军配合空军,以巩固陆防,用空军掩护海军,以巩固海防,这条建军原则,对于今天我国的军备,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然,杨杰关于国防军的建立,也还是有不少缺点,如分析当时军队的弊病时归于人事制度的不健全;激励军队的爱国主义思想,过多的强调物质待遇方面等等。这些说明他的国防军建立的思想,在某些方面还浮于形式而未更深入地从根本上去分析。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