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各种灾害的交织发展现象十分明显

  自然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综合体,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当综合体中某种要素发生重大变化而对人类造成危害时(灾害学上称之为原生灾害),往往又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而造成另外的灾害(灾害学上称之为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又会造成更次生灾害。灾害学上把这种时间前后相继、成因相互关联而相继发生的灾害现象叫做自然灾害链。明代自然灾害链现象也十分常见,邓拓先生在论及明代自然灾害时也曾说到:“明代共历二百七十六年,而灾害之烦,则竟达一千零十一次之多,是诚旷古未有之记录也……当时各种灾害之发生,实表现为同时交织之极复杂状态”。明代各种灾害之间交织现象最突出的就是旱灾与虫灾(主要指蝗灾)之间的关系。旱灾极易引发蝗灾,这似乎是学术界的共识了,大旱之年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给蝗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满志敏先生在谈及干旱作为影响蝗灾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时说:“干旱与蝗灾的统计关系非常良好,史书上常把旱蝗并列一起记载。这里无须引证更多的史料记载,只要简单地提到两个例子就足以说明,其一陈家祥在研究历史蝗灾中已经得出中国蝗灾与干旱有良好的统计关系。其二,国家气象局等单位在编制《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时,把蝗灾作为气候上干旱的间接指示。”张建民先生也曾指出:“蝗灾之发生与旱灾有很高的相关程度,大的蝗灾往往出现在干旱之后,旱蝗饥连接相随的记载很多。”除此之外,明代其他灾害之间的灾害链现象也比较突出,如地震如果发生在靠近河流的地区就十分容易引发水灾,而水灾过后容易出现瘟疫,如汾渭地堑带,特别是渭河河谷地带,北有鄂尔多斯台地,南有秦岭山脉,中有渭河。该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狭长河谷平原,且潜在震源大都分布在渭河附近,一旦出现破坏性地震,极易引发地震水灾,而水灾过后一般容易发生瘟疫灾害,1556年华县地震就引起“河、渭大泛”,在此次地震中死亡人数共达83万之多,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地震造成的洪水泛溢,以及洪水过后的瘟疫造成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