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汪精卫死亡之谜

  汪精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复杂的人物。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鼓吹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并曾入京刺杀清廷摄政王而被捕,但他坚贞不屈,吟成“引颈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一豪气冲天的名句。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他由怀疑两党合作的前景转变为全力协助孙中山做好这项工作。孙中山逝世后,他出任国民党政治委员会主席、广东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变后,汪精卫被排挤出国。武汉政府时期,他作为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领袖,革命态度非常坚决。7月15日,他公开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以后,他组织过改组派,又担任过南京政府的行政院长。抗日战争时期,他赞成过“焦土抗战”的政策,后来于 1938 年底公开叛国投敌,成为南京汪伪政府的首脑。1944年11月10日死去。关于他的死因,也有种种说法。

  1935年11月1日,汪精卫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被孙凤鸣误刺,子弹的铅毒损及骨髓,一直没能治愈。再加上他原来所患糖尿病的影响,以及奔忙劳累,使他的枪伤在1943年8月恶化,而这时正值日本在军事上吃紧。11月5日至6日,他抱病去东京参加大东亚会议,这是他继9月下旬以来再次飞往日本。这期间他的病情更加恶化。他以给其妻陈璧君检查病为由,向日本首相东条英机请派一名医生去南京。日本方面派黑小利雄前往,为汪氏夫妇做了健康检查。检查后,黑小利雄认为,留在汪精卫背部的子弹虽伤了骨头,但似乎也没有多大障碍,最好还是不取出来。但是汪精卫的病逐日加重,到了 12 日,他只得住院治疗。南京日本陆军医院院长后藤认为必须把弹头取出来,不然,会留下后患。他愿意为汪精卫做手术,并保证能够完全成功。汪精卫听从了他的意见。19日晨,后藤亲自施行手术,顺利地取出了弹头。手术后,汪精卫也无不良反映,能够坐在床上与周佛海、陈公博等人商谈政务。如果再过十几天,他就可以完全恢复健康了。但在1944年元旦后不久,汪精卫在南京私宅忽觉身体不适,腰部以下逐渐麻痹,并不时发高烧,后来竟致卧床不起,而且病源不明。医学专家会诊后,一致要求让日本政府再派黑小利雄到南京,对汪精卫进行检查。黑小来南京检查了汪精卫的病况后,认为汪精卫背上的弹头虽然取出来了,但是脊椎压迫了神经,得了“骨肿病”,这是一种很难治的病。由于南京医疗条件差,3月3日,汪精卫被送到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医学部治疗。临行前,汪精卫对伪政权后事作了安排,由陈公博、周佛海负责伪军政事务。日本政府对汪精卫的这次日本之行采取了紧急措施:为防空袭,连夜在汪精卫病室外建筑了防空壕,还动员了全日本外科、整形科、内科、放射线科等第一流权威医生组成会诊团,为汪精卫作出治疗方案。当地的军警还特意为此实施全面警戒。汪精卫这次到日本还得到了日本政府的严格保密,他的病房以“梅号”代表,只有极少数院方高级医务人员知道汪精卫前来就医。这次手术由名古屋帝国大学外科主治医生,日本神经外科医学权威斋藤教授主刀。3月4日手术实施完毕后,汪精卫的病情出现了三四天的好转,可不久又恶化。院方调集了各科著名医生组成了专门医疗小组进行抢救。到了 8、9 月间,汪精卫病势更加严重,而且极度贫血,他的两个儿子为他输了血,未见好转。11月9日,美国飞机空袭名古屋,汪精卫被移到室外的防空壕里,因为缺乏暖气设备,使他受寒并发肺炎。10日下午4时20分死去。

  而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汪精卫之死与蒋介石有关,汪精卫与蒋介石因为权力之争,早就水火不相容。1938年,汪精卫叛逃投敌后,蒋介石的确派人跟踪追杀过汪精卫,在越南河内高朗街二十七号汪精卫的住宅就发生了一次军统特工搞的夜袭,但没能杀掉汪精卫。有人说汪精卫不是死于日本而是在上海虹桥医院被重庆方面收买的人毒死的。也有人说,汪精卫在国民党中央党部被刺后,一直没能治愈,到了 1943 年,炎痛发作,他飞往日本治疗,取出弹头后,医生吩咐他要静养三个月再回南京,他却暗中飞回上海,住进虹桥医院,然后用密电通知住在广州德政北路的陈璧君。但电文被重庆无线电台截取。蒋介石密令戴笠趁机处死汪精卫。戴笠于是买通虹桥医院的一名护士,让她每天在汪精卫服用的药中混入一点玻璃粉。汪精卫于是每天都要不知不觉地吃下这种要命的东西,一直到死。但汪伪政府为掩人耳目宣布他死于日本。也有人说汪精卫是被日本人害死的。

  关于汪精卫的死因虽然也是迷雾笼罩,但是不能因为他与蒋介石是对手,就把他的死在蒋介石身上推。以汪精卫当时身体的实际状况,第一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