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新团队上台

  沃尔玛成功箴言

山姆·沃尔顿的才华有很大一部分表现在知人善任。他知道他挑选的领导班子,个性和领导作风与他大异其趣,可是他相信他们会忠于他的企业理念。

“乌鸦嘴”的预言

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沃尔玛公司成长历程中最不缺少的东西是什么的话,那么可以用“非议”两个字来概括。人们常说“树大招风”,或许正是因为沃尔玛公司这棵零售业的大树成长得过于迅速和茁壮,才会不断地招致他人的非议。当沃尔玛的新团队上台之时,自然免不了受到某些人或媒体的猜测和报道,有些是带有争议性的言论,而有的则是对沃尔玛一贯的消极态度。其中就包括那些不看好沃尔玛百货的怀疑论者。

山姆·沃尔顿去世之前曾留下遗嘱,将公司的所有权转移给他的妻子海伦以及四个儿女。对于沃尔玛家族这样的企业来说,创办人的去世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主要是因为公司创建的某种文化和灵魂将无法延续下去。事实上,如果一个家族企业失去灵魂,它似乎注定要消逝,这样的过程或迅速或迟缓,但是结果都是一定的。

同时,沃尔玛公司找到真正的接班人似乎并不容易,因为这样的企业高层都有很强大的自我意识。也许是出于名誉和安全感的考虑,又或者是为了保住权位,他们很可能会把公司运作得离开他们之后就不能运作了一样。或许这样的做法带点儿同归于尽的极端心理,但是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当创办者准备移交大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角色来接班,如果未能如愿,就会担心继自己之后的下一届领导班子必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以上的部分内容便是沃尔玛公司新团队和新的接班人上台之前,一些“乌鸦嘴们”的分析和评论,他们认为正是出于以上种种的情况,沃尔玛公司恐怕会难以维持下去,肯定会逐渐萎缩的。当山姆·沃尔顿去世两周之后,全美各地无数大大小小的商店都在打赌,称沃尔玛公司即将面临盛极而衰的局面。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真正了解沃尔玛的人。山姆·沃尔顿从创业开始,就将全部的心血投注在沃尔玛商店的经营上,他之所以事无巨细地盯着不放,主要是为了巩固好在他身后的这支“沃尔玛军队”。为了在自己弥留之际,仍然能够看到沃尔玛兴盛不衰,他秉持着一种高度的敬业精神,精心培育起一个新的领导班子,这其中不但有沃尔玛家族的继承人,也有一群和他一样敬业的职业经理人。可以说,他全部的精力一方面用在苦心经营上,一方面用在了悉心培养沃尔玛帝国日后的接班人上。

山姆·沃尔顿不是一个只会动手不会动脑的人,他最具才华的地方便是知人善任。与那些“乌鸦嘴”预言所不同的是,他所挑选的领导班子和他本人的性格和素养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他在沃尔玛发展到巅峰时,寻找的管理高层都是与己有异的人。也可以说,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人具有他的独特本事。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相信他们会忠于沃尔玛公司的文化和理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山姆·沃尔顿似乎从未注重过接班人的问题,他只是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尽量培养出一些优秀的管理者;对于接班人的问题,他十分聪明地交给了后来人去解决,这么做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他早先的担心吧。山姆·沃尔顿一直害怕沃尔玛家族的继承人们会因为现有的财富而停止了奋斗的精神和思考的能力,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并没有把某些事情处理干净,而是留下一些尾巴,让继承人们去思考和处理。

实际上,山姆·沃尔顿又何尝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因为公司的继承人很可能在他死后临时拼凑出一个管理者队伍,而这样的框架很可能造成领导真空,对公司现阶段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他不想干预太多,因为当他去世之后,对沃尔玛的一切都不再有过问权了,唯一的希望就是当他撒手人寰之后,能够有一个全新的领导班子继续运作。他倒是不担心新一批的接班人(不单单指沃尔玛家族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运作。因为他深知下一代的领导人绝对不可能像他一样保持亲切和蔼的经营作风了,首先是因为这些人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与他有很大区别的管理者;其次是因为新一代的领导人必须应付沃尔玛作为小公司的时候尚可避免的那些问题,必须依赖基层的管理者和商店经理,才能和员工建立起沃尔玛公司特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除此之外,山姆·沃尔顿在世的时候,他根本不需要那些规模更大、更复杂、更引人注目的公司所需要的领导技能,而新一代的领导者却无法忽视这些。

此类种种对沃尔玛公司新一代接班人的猜测的确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而沃尔玛公司则异常平静,或许接班人选早敲定了,又或许他们根本不屑与那些“乌鸦嘴们”争论,因为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无尽的猜测和压力

沃尔玛公司若想继续茁壮成长,必须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组织机构,并且拥有具备超越卖东西和人际交流技巧的领导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时至今日,沃尔玛公司早已今非昔比,而时代更是时过境迁了。

山姆·沃尔顿作为公司董事长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最大的本领就是卖东西,以及能够出自本能地创造让顾客们喜欢的购物环境和条件。他最重视的是巡视商店、关心员工以及替顾客们省钱。至于花费大量时间去处理技术、配送、物流业务等组织性事务是他所不喜欢的。这些业务往往是由本顿维尔总部办公室的人们来打理,而山姆·沃尔顿似乎真的对此不感兴趣,以至于他并不希望和总部办公室的人打交道。所以,山姆·沃尔顿是一个专长于人的领导者,而非一个专长于管理的领导者。

然而,新的领导班子却与山姆·沃尔顿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他们必须比山姆·沃尔顿更加注重公司成长。这样的一个新团队必须让公司发展科技,为公司扩大配送系统,并且具备管理越来越复杂的物流作业的能力。所以说,沃尔玛公司在1992年之后,所需要的不是100个山姆·沃尔顿,而是100个新的主管。这些人或许无需再像山姆·沃尔顿那样一个礼拜有4天时间泡在商店里,但是他们必须具备当其辞世之后让沃尔玛正常运作的能力。

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新的接班人与山姆·沃尔顿承受的风险不一样了。

山姆·沃尔顿是一个勇于冒险、勇于革新的天才商人,他在扩展公司业务方面的做法的确令人钦佩。比如,他十分自信地尝试了一些让小镇上的人们不再去大城市购物的营销策略,还有欠下庞大的债务只为了不断地开设商店。但是他在批准新计划的时候总是显得十分勉强,特别是在推动新的应用技术时,更需要推荐人费尽口舌他才会同意批示。

新团队面临的又是怎样的风险呢?这就要从山姆·沃尔顿的愿望说起。1992年,沃尔玛家族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而山姆·沃尔顿本人也成为美国首富,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还不能满足吗?他的愿望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要让“乌鸦嘴”的预言成为现实;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希望沃尔玛家族能够安然地度过他过世后的那个阶段,并且在其所培养的新一代领导人的带领下,在热诚坚守沃尔玛企业文化和理念的情况下,并兼顾未来复杂的企业环境之时,创造出全世界力量最强大的企业成长引擎。尽管,这只是他弥留之际的愿望,尽管他不知道实现这个愿望对未来的领导人是否艰难,实现这个愿望的周期有多长,但是他始终是充满骄傲和自信的。

说到这里,我们回到开始谈及的新领导班子的风险问题,他们所冒的风险便是决定何时以及如何实现山姆·沃尔顿的愿望,以及何时并且如何实现这一愿望的策略所要面对的挑战。这听上去有点复杂,但是的确是新团队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沃尔玛公司来说,最不缺乏的除了非议之外,还有一个便是能干的职业经理人。早在山姆·沃尔顿即将病逝之前,沃尔玛公司便面临着一次空前的震动,但是在外界看来却如同一个波澜不惊的湖面,根本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自乱阵脚。这些都要得益于沃尔玛的这些经理人,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几乎跟随山姆·沃尔顿十几年,对他的经营理念了然于心,并且身经百战。所以,即便山姆·沃尔顿真的不在了,也会放心地把公司交给他们管理。比如,戴维·格拉斯就是一位深受山姆·沃尔顿喜爱的高层管理人员,他在山姆·沃尔顿因重病而逐渐退出管理的时候,将沃尔玛公司打理得有声有色。然而,沃尔玛作为一个家族企业,会把大权交给外人吗?如果把公司的大权交给家族继承人,他(她)会与公司休戚与共吗?他们会运用山姆·沃尔顿的管理风格还是运用自己的呢?

在这些问题上,其实早有先例。一旦创办人去世,家族企业命运迥异,有的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有的却连连溃败。如果任由后人把持,而继承人对长辈创建的企业毫不关心,缺少能干的接班人,结局一定是一败涂地。

沃尔玛帝国是由山姆·沃尔顿一手创办起来的,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包含了他的思想和心血。所以,没有人敢说,当他去世之后,换上一批人就一定能够掌握大局,把沃尔玛江山坐稳。这是新团队面临的又一个压力和挑战。当山姆·沃尔顿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之前他就考虑过这些身后之事,只是并没像他真的坐在轮椅上的时候想得那样周全和仔细。诸多问题和疑惑当中,山姆·沃尔顿想得最多的便是由谁担任沃尔玛公司董事长这一要职。

接班人的备选方案

即便到了弥留之际,山姆·沃尔顿也并未真正放弃对沃尔玛公司的管理,他对它的感情太深了。但是,他很少和人们谈论未来应该做什么,而只是说“我们现在应该这样做”。实际上,这都是一些表象,与山姆·沃尔顿的工作习惯有关。为了让所有的谣言和猜测不攻自破,为了让沃尔玛失去自己之后仍然可以不断地搞出一些名堂来,山姆·沃尔顿早已想好了一套接班人的备选方案,只待在合适的时机告诉众人。

不得不承认山姆·沃尔顿属于那种强势的领导,沃尔玛公司势必会在内部推选出一位和他一样强势的领导;或者是从公司外面引进这种类型的人;或者会维系血脉,让家族的某个人继承创办人的位置,这个继承人一般都由家族的长子担任;又或者是对家族事业具有浓厚兴趣的那个人。山姆·沃尔顿也这样考虑过,并且对所有可能性的方案逐一分析,以便得出最满意的方案。

首先,他考虑从公司外部引进人才,这样的话便会有很多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主管人才可以挑选了。如此,便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地进行安排,挑选出适合各个岗位的人选。然而,这样的做法也存在缺点。这些人肯定没有沃尔玛公司现有的一些资深主管们了解他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所以,斟酌再三,他放弃了这个选择。

其次,从家族中挑选一名出来接替他的职务,而长子罗布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在所有的子女当中,罗布是唯一一个正式参与过公司管理工作的人,他从大学一毕业开始,便为沃尔玛公司工作,并担任高级职务。同时,他是长子,能够代表家族利益,对公司的大小事务十分了解。另外,山姆·沃尔顿的确需要一位家族人选担任沃尔玛董事的职务,这会让他感到欣慰。罗布是一个能力很强的高级主管人才,日后必会不负自己所望,勇敢地面对任何挑战。

然而,做出这样一个决定的同时,山姆·沃尔顿也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即不让罗布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这一职务。尽管这样的做法又挑起了新一轮的猜测,但是沃尔玛家族却并未做出反应,正如罗布所说的那样,他们一直理解山姆·沃尔顿的选择,也一直相信他的判断力。

事实上,早在1984年的时候,山姆·沃尔顿便对首席执行官这一职务的人选做过敲定。当时,他让担任财务主管的戴维和担任公司副董事长的休梅进行对调,戴维成为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而休梅则退出商店的管理,负责公司的财务。这样的做法表明了山姆·沃尔顿的态度——由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的日常业务。就此,也第一次引发了公司内部的接班人的竞争。1988年,山姆·沃尔顿卸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交由戴维掌管,角逐失败的休梅以退休的方式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沃尔玛。此后,唐·索德奎斯晋升为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保罗·卡特则接替了休梅,成为了公司的财务主管。

在所有的职业经理人当中,唐的表现极为出色,他于1981年在山姆·沃尔顿的盛情邀请下加入了沃尔玛公司(这一邀请长达20年之久)。此后的20年中,他一直在沃尔玛公司身居要职,并一直像山姆·沃尔顿那样喜欢演讲,喜欢从事一些文化宣传工作。

除了对公司的人才进行甄别之外,对于沃尔玛家族的继承人,他也同样一一地做了分析。

近些年来,沃尔玛家族当中,除了海伦和巴德参与公司事务最多之外,其他人基本上并没有怎么参与。长子罗布一直参与沃尔玛的业务工作,1978年开始担任资深副总裁、董事、秘书和首席法律顾问。他在山姆·沃尔顿身边工作14年,对于沃尔玛的一切他像他父亲一样了解和忠诚。罗布像山姆·沃尔顿一样热爱公司,但不像山姆·沃尔顿那么喜欢与员工打成一片,他对解决商店层面上的问题不太感兴趣,喜欢探讨企业愿景,尤其是房地产和国际计划。

次子约翰是沃尔玛家族的第二个飞机驾驶员(山姆·沃尔顿是第一个),后去驾驶喷洒农药的飞机,经营空中喷洒农药业务及一家造船企业。约翰曾说:“家父去世后,我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非常清楚,罗布出任董事长,我们家人将设法比父亲在世时更努力支持公司。”

小儿子吉姆有自己的事业,那就是负责管理一家由沃尔玛控股的公司和一家报社,以及家族基金会。

女儿艾丽斯在沃尔玛百货当过采购员,后改行经营一家投资公司,定居得克萨斯州沃斯堡,在一座私人牧场过着悠闲的生活。山姆·沃尔顿一直希望沃尔玛家族能够成为公司的重要参与者,所以他坚持让罗布持有沃尔玛家族在公司的股权。不过,他不会勉强除罗布之外的其他几个子女参与公司经营。因为,他知道即使他对继承人日后如何行事定下了准则,他也无法在坟墓中控制子女们,督促他们卖力地为沃尔玛工作,要求他们和自己一样全心全意地让自己成为一个好商人。

山姆·沃尔顿的几个子女对沃尔玛公司的事务并不感兴趣,尽管他们一直以某种方式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参与。正因如此,当父亲揭示了接班人的人选时,他们并未感到震惊或不甘,而是即时表明了观点:希望新团队可以继续维持山姆·沃尔顿的经营理念,并将沃尔玛企业文化推动下去。这也证明了一点,山姆·沃尔顿的子女们早已秉承父志,牢牢掌握了他的经营理念,并且将山姆·沃尔顿的精神延续了下来。

至此,山姆·沃尔顿的接班人备选方案基本敲定了。即罗布担任沃尔玛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仍由戴维·格拉斯担任。这个决定让他感到心满意足且问心无愧,因为他的确利用有限的时间仔细考虑周全才下定决心的。

本顿维尔的家族会议

沃尔玛家族的继承人对公司的新团队还有一个要求和建议,那就是不要模仿山姆·沃尔顿的做法,只遵循他的一些想法即可,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沃尔玛公司在山姆·沃尔顿去世之后便迅速组建了一个管理框架:由戴维掌舵,主要负责主持公司的业务,而唐则利用他的特长与戴维合作,担负起精神领导工作。但是,没有人像沃尔玛家族想象的那样,成为新的山姆·沃尔顿。就拿罗布来说,他也知道自己无法取代父亲的地位,无论是个性还是主观意愿,他也不可能模仿父亲。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专长是做律师而非商人或是实际处理业务的管理者。

但是,罗布不可能卸掉肩膀上的重担,因此难免会感到有些压力。因为,他必须表现出一种沃尔玛家族仍然在主导一切的姿态。幸好,山姆·沃尔顿在去世之前,将运营管理上的决策权交给了公司的一些职业经理人,这让罗布感到轻松了不少,并让他免除了很多艰难的抉择,如代替新团队决定何时保留父亲的管理原则,何时又必须采取新的方针等等。

一方面为了减缓压力,一方面为了让这些职业经理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罗布尽量不给外人以他故意接替父亲职务的印象。为此,他没有到山姆·沃尔顿的办公室办公,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如果必须如此,他会让公司的管理团队代表公司公开发言。他甚至只是偶尔才到沃尔玛总部的办公室一趟。与山姆·沃尔顿相比,罗布很少到各地的商店去巡查,更加不会像父亲一样事必躬亲。但是,他这么做并不是说对公司业务丧失了兴趣,而是因为他和山姆·沃尔顿所重视的东西以及看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罗布比较重视房地产和国际计划,他是沃尔玛家族与沃尔玛公司日常管理业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而他让公众焦点集中在领导团队上,自己避免接受媒体采访的做法对公司来说,的确是非常有利的。

后来,罗布让戴维和另外一个加入沃尔玛公司管理高层的物流专家李·斯科特成为团队的领导中心,是希望新的沃尔玛管理团队能够让整个公司都延续山姆·沃尔顿的精神。是的,这的确也是沃尔玛家族的想法,他们希望在山姆·沃尔顿去世之后,整个公司都能够牢记并贯彻他的理念,同时也能够深深地记住他的名字。近些年来,这些理念真的越做越强大了,这样的结果曾经是戴维给予罗布及沃尔玛家族的承诺。

实际上,不止沃尔玛家族这样想,戴维和其他管理高层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山姆·沃尔顿的名字不是沃尔玛公司营销宣传的一部分,而主要应该通行于公司内部,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沃尔玛推销的是“天天平价”、“亲切周到的服务”、“便利”、“保持供货充足”。当新团队了解了沃尔玛家族的想法之后,他们没有试图模仿他的私人风格和管理作风,以及一些独特的做法,而是强调集体领导,而非宣扬某个重要领导,这对公司的团结和安定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继山姆·沃尔顿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主动去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或是出现在任何一家商业杂志的封面上。

接替山姆·沃尔顿的领导团队达成默契,由罗布、戴维以及唐三位高级主管分享并划分权力。沃尔玛家族虽然决定不出任公司的高级管理职务,但是并未走极端,而是设法比山姆·沃尔顿在世时更努力地支持公司高层的决定。除了罗布之外,没有其他家族成员愿意参与到公司日常管理中,不过他们会在某种特殊或特别需要的情况下出现在公司中,他们可以参加除了主管会议之外的其他董事会议。

为了充分地掌握公司的动态,以便为公司不断地开辟出新的道路,沃尔玛家族决定每年召开三次家族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沃尔玛公司。这样的家族会议一般要持续大概三天,地点是在山姆·沃尔顿在本顿维尔的故居,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会在当地的宾馆里举行。沃尔玛的家族会议非常严肃认真,每天的议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家族会议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所有山姆·沃尔顿的子女都必须携带他们的孩子参加,其中包括不到10岁的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沃尔玛家族承担的重要责任绝不仅仅是了解和关注沃尔玛公司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而是必须教育下一代准备承担沃尔玛继承人的责任。第二代沃尔玛继承人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和了解沃尔玛公司的业务。除此之外,第三代家族成员也必须保持对家族企业的感情。作为会议的发起人,罗布认为这么做非常有必要,这是对于基础的奠定,也是为了让日后的继承人能够成为负责而又具有建设性的股东。

不过,这样的做法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新团队的杰出表现让沃尔玛家族减轻了不少压力。沃尔玛公司是一个经营得很成功的公司,所以根本不需要股东做太多决定。

在传承中快速成长

山姆·沃尔顿去世之前的几个月,他一直思考沃尔玛的接班问题。在此之前,他是很少谈论也是很少思考这个问题的,他让别人觉得,这个问题会自然解决,对管理团队如何传承、接替他早有准备。在最后的几个月内,他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了,因为它将关系到沃尔玛公司的将来,不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沃尔玛在下一任接班人的手里有任何不好的发展。

1992年山姆·沃尔顿去世后,美国《时代周刊》报道:全美国各地无数小店都在打赌:“沃尔玛百货即将盛极而衰。”因为人们认为“山姆建立的企业文化会发生改变”,沃尔玛的继承人也不可能具备山姆·沃尔顿的经营和管理才能。而沃尔玛一旦失去企业的文化灵魂,注定要萎缩、消逝。可是事实证明他们是错误的,10年之后,沃尔玛员工总数从37万人增加到138万人,商店从1700家增加到4400家,年销售收入增加了5倍,沃尔玛荣登世界500强之首,沃尔玛占有美国市场的16%,在日、韩、英、德、中国及巴西都有沃尔玛的旗帜。

新领导团队由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组成,由罗布、格拉斯和索德奎斯三个高级主管分享和划分权力。这些人在沃尔玛工作数年,对山姆的经营理念了然于心,都会继续推动山姆建立的企业文化。格拉斯和索德奎斯是亲密无间的伙伴关系,他们各有专长,认为共同合作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2000年以后新老接替,三巨头又变成罗布、李·斯阁和库格林。李·斯阁对集体领导称赞说:“我们中没有什么名流巨子,我们的力量来自大家同心协力合作。”

从沃尔顿手中接棒的新领导团队,坚信创办人的企业理念。但是,他们与创办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他们知道,要让沃尔玛如他们所愿高速成长,必须加强公司的组织层面,而这是创办人一直坚决反对的。这个团队小心谨慎和节俭的态度绝不亚于沃尔顿,可是他们对沃尔玛的前途更加深谋远虑。他们也了解,要达到大家希望的成长目标,必须建立创办人完全不能接受的那种多层面的公司组织。沃尔顿的接班人对成长采取积极的态度,认识到公司无可避免地必须变得更复杂,增加更多职能部门。这种情况使他们脱离了创办人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理念。时代交替,沃尔玛不但没有自乱阵脚,反而在新团队领导下,经营得有声有色,企业快速成长,跃居为全球最大企业之一。沃尔玛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不是靠运气,而是符合规律的传承,是创新。

罗布说:“家父去世后,我们下定决心要让整个公司谨记他的名字和理念,这些理念越来越强大;山姆创建的企业文化,在公司内部广泛深入地传承;山姆确立的经营原则一直贯彻执行。新团队没有人贬低山姆的成就,没有谁想当山姆式的人物,也没有刻意模仿山姆的一举一动,他们所拥有的就是责任、风险、付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把沃尔玛的成果更上一层楼,青出于蓝,还必须胜于蓝,沃尔玛要适应新形势就必须不断创新。

沃尔顿家族成员是沃尔玛最大的股东,拥有公司38%的股权。一般上市公司的企业家族都不会拥有这么高的股权。除罗布以外的子女们非常支持父亲关于接班的计划,他们不喜欢揽事,但对父亲的判断力深信不疑。沃尔玛第三任首席执行官李·斯阁说:“这些孩子都能秉承父志,因此山姆的精神能够延续下去。这些孩子都学到了他最根本的经营理念。”

山姆创建的沃尔玛企业文化已传播到全世界,受到顾客的称赞和喜爱。因此,新团队决定把山姆创建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变成整个组织最重要的核心动力。沃尔玛新团队成员都在沃尔玛工作了多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山姆的熏陶,学到了他的文化理念。但是,面对商店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日趋复杂,分布极其广泛的现实,新领导团队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落实山姆创建的企业文化?他们又如何把山姆的智慧传播到适当的地方、适当的人群呢?新团队的格拉斯和索德奎斯以及李·斯阁和库格林是企业文化的最主要传播者。他们主要是在众多员工聚集的场合传播这些信息,例如,一年两次的经理人会议、一年一次的股东大会等。新领导团队希望把企业文化传播给全球各地的每一个员工,但沃尔玛人员流动频率在50%以上,你刚刚把企业文化灌输给员工,希望变为员工的行动,但员工不久就走了。所以,沃尔玛需尽最大努力想办法留住员工。

新团队主要负责人之一李·斯阁经常到沃尔玛各分店视察,在店里他特别注意货品是否供应充足、员工是否友善、柜台收银员有没有向顾客道谢、经理与员工关系如何、员工和经理能不能互相交流、员工的满意度等等。沃尔玛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在于如何对待顾客。新团队及上上下下的员工毫不懈怠地努力,千方百计让顾客感到满意。本顿维尔镇购物商场经理说:“如果你把顾客当自家人看待,在大多数城镇,他们自然会变成你的家人,而且绝对会成为你的朋友。”

新团队认为沃尔玛百货要想向海外发展,必须将企业文化融入国际业务,使沃尔玛企业文化成为海外沃尔玛的核心动力。索德奎斯说:“沃尔玛百货的顾客不论住在哪里,或在哪里购物,都有同样的需求。不论是哪里的顾客,要求都大同小异。不论我们在哪里开店,顾客都希望获得殷勤周到的服务、种类齐全的货品、低廉的价格。最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员工,都热心地接受和维护了35年来逐渐建立的企业文化,这对公司所取得的成就贡献极大。”沃尔玛一些高级主管经常到各国开设的沃尔玛商店视察,研究解决当地沃尔玛日益复杂的业务,重要的是调整企业文化的实际应用方式。新领导团队正确实施企业文化的各项措施,促进了沃尔玛的快速成长,企业文化是沃尔玛做大做强做优的巨大动力。沃尔玛的这一经验在世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企业有一种现象,一旦创办人去世,家族企业命运不尽相同。有些企业下场不好,继承人对前辈建立的企业漠不关心,对业务毫无兴趣,又缺少能干的管理团队,公司逐渐凋零;有的继承人把企业搞得一塌糊涂,最后,家族成员们只想尽快拿钱,一走了之。但沃尔玛却完全不同,沃尔顿家族把公司控制权交给新领导团队,这使后者可以对公司业务做出重要决定,但他们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一点是值得很多现在的企业经营者们学习的地方。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