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八章 朱翠芳:把患者的生命看得比啥都重

  渭南市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朱翠芳52岁的人生,几乎具备了一部美丽的“爱心传奇”所必需的全部要素:

  在28年的行医生涯中,她视患者如亲人,无论是半夜三更,还是酷暑严寒,只要患者需要,她随叫随到;她视工作为生命,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获“万例手术无事故”称号;她廉洁行医,为患者节约每一笔开支。她为患者所依赖、所信任,被孕产妇们视为健康的“守护神”。她一辈子默默无闻,从不求声名显赫,可在她去世后自发前来吊唁的群众队伍绵延不绝,哀荣备至,感天动地。

  患者的信任是她最大的骄傲

  大荔县属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党玉祥告诉《当代陕西》记者,在这里药不是论盒卖的,而是论片卖的。为了给农民尽可能多地省钱,朱翠芳在开每一张处方时都“格外计较”。

  今年2月23日,朝邑镇广济村的董春艳老人带着一名孕妇来到县妇幼保健院,轻车熟路地直奔朱翠芳工作的诊室。可当她得知朱大夫已经永远离开了大家时,老人不禁老泪纵横,失声痛哭。13年前,朱翠芳为她治愈了子宫肌瘤,儿媳妇难产也是朱翠芳做的剖宫产手术。老人说,是朱大夫救了她祖孙三代的命。平时左邻右舍有病,她都自告奋勇地领着她们来找朱大夫,几年来,仅通过她来找朱翠芳的病人就不下100人。

  西安市临潼区张八村53岁的杨改转患子宫肌瘤,西安几家大医院的诊断结果都是必须做手术,而手术费至少需要3000元。她几经周折找到朱大夫,朱翠芳看完检查结果后对她说,你已经50多岁了,子宫和卵巢随着年龄萎缩,肌瘤也会因得不到营养跟着萎缩。吃点药,你的病也能好转。手术不仅费用高,而且伤元气,术后康复也需要一笔营养调理的费用。朱大夫只为杨改转开了不到100元的药,几个疗程过后,果然药到病除。大荔县官池镇小元村孕妇姜香莉怀孕期间经一家乡村医院检查说,胎儿背上长了一个肌瘤,就东挪西凑了几百元,要求做彩色B超检查。朱翠芳根据她的情况为其做了黑白B超,为姜香莉节省了35元。

  35元钱算不上是个大数字,从农家小院走出来的朱翠芳深知农民手中看病钱的“含金量”。行医几十年,朱翠芳从不以药牟利,从没有开过一张“大处方”。正是她时时处处为前来求医问药的患者精打细算,患者才都愿意把她当作最信得过的“贴心人”。

  为了帮患者省下每一分能省的钱,朱翠芳去和院里门诊、住院部的同志“较真”,去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甚至和院领导“理论”。党玉祥院长至今还记得朱翠芳为了杜绝院里出现“大处方”和他据理力争的情景。

  在朱翠芳看来,从表面上看,没有了“大处方”医院的收入是减少了,可是老百姓对医院的信任却增加了,病源也就稳定了,医院的收入是可以保证的。

  练就过硬的“看家本领”

  “安全有效的诊疗技术是医生治病救人的最大本钱。”朱翠芳经常对科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医生这样说。

  朱翠芳生前,中午吃饭常端一个铁饭盒,这个铁饭盒还是用药盒改成的。医生吃饭没有规律,朱翠芳吃饭更是简单,一个馒头,一碟红辣子,往往就是一顿饭。一件大姐朱玉兰多年前为她缝制的棉袄一穿就是整整18年,直到去世也没有换过新的。

  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简单到近乎“吝啬”的人,却舍得每年大量订购医学书刊。无论工作再忙,她每天都要抽出点时间学习业务知识,并把自己在临床中遇到的情况加以总结,整理成文字,供科里的同志交流。几年来,她先后在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发表了5篇价值较高的学术论文,4次参加了全国妇科病学术交流大会。她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医术成为大荔县的知名产科专家。

  正是由于朱翠芳的不懈努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就能成功开展输卵管吻合术和阴道成形术。她还针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孕期保健特点和产后护理的特殊要求,编写了《农村孕产妇保健手册》,并经常组织科里的同志下乡巡讲。

  如今,在朱翠芳生前工作过的妇产科,学业务、勤钻研、比技术早已蔚然成风。青年医生郭红侠对《当代陕西》记者说,她现在仍然记得自己刚来医院工作时,朱主任对她说的那句话:“要真正能为病人解除病痛,自己就必须练就过硬的看家本领。因为我们手里往往托着的是两条生命啊!”

  她懂得生活,却不会生活

  朱翠芳的儿子雷磊告诉《当代陕西》记者,和母亲相依相伴走过大半生的父亲雷伯敏在妈妈走后近半年的时间里,经常独自一人面对着妈妈的遗像,和妈妈“说话”。雷磊说,爸爸早年在部队戍边,妈妈经常出诊在外,他们一家三口难得在一起,父母聚少离多的日子是他童年最深刻的印象。

  因为工作忙,朱翠芳很少照顾家里。在雷伯敏转业前,一到吃午饭时,年龄尚小的雷磊就端着个饭碗站在医院宿舍的走廊里,等着吃百家饭。每逢上夜班,朱翠芳就用枕头、被褥围一个圈,把孩子放在中间。一天晚上回家,朱翠芳怎么也找不到孩子,最后发现小雷磊已满面泪痕地在床下睡着了。朱翠芳曾对同事说,当时,真想抱着孩子痛哭一场。

  “生活中充满了艰辛,也充满了欢乐。作为医生,我只能选择前者,但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我一直在把艰辛和欢乐相融,让艰辛为欢乐增加更甜的韵味。”这是朱翠芳日记中的一段话。朱翠芳把困难留给自己和家人,却把欢乐带给患者。她的同事王惠琴回忆说,朱翠芳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只要她一进病房,病房里就有了笑声,有了欢乐。

  的确,朱翠芳并不是一个没有生活情趣的人,设在大荔县妇幼保健院内的“朱翠芳先进事迹陈列室”中就有一幅她和同事们参加文艺演出时的照片,舞步轻盈,配合默契。她的不少同事都认为朱大夫很有文艺天赋,学什么,像什么。

  朱翠芳的月收入是全院最高的,可她的生活并不富裕。家里的房子已经年久失修,墙面斑驳。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摆设。一对红枕巾,四周线头几乎全部脱落,枕巾中间已被磨成了网状。沙发是她和丈夫结婚时请人打的,已经用了20多年,弹簧几乎全部翘起。

  这就是一位医术超群,患者爱戴的名大夫的家。

  同事们都知道,朱翠芳之所以这样“抠门”,主要是为了儿子。雷磊子承母业,2000年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就得一万多元,五年下来七八万元,而她和丈夫两个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也不过两千元出头,为了孩子读书,她必须精打细算。

  朱翠芳廉洁行医,有口皆碑,从来没贪过一分昧心钱。她甘守清贫,也不让白衣天使的形象受到一丁点的玷污。

  有人说,以朱翠芳的医术和名气,下班为人接生,做个剖腹产之类的小手术,挣点外快对她来说是手到擒来。而朱翠芳却从不这样做。有一年,她得知科室内有位医生在家里为人接生,立即带着院领导到这名医生家去检查,当面给对方弄了个大红脸。对科里两名多次班外行医的医生,在征得院领导同意后,她毫不留情地将其解聘了。

  朱翠芳说:“捞点外快,能够改善自己‘小家’的生活,可是损害了医院和患者这个‘大家’的利益。到最后,会让我们离老百姓越来越远的。我不能这样做。”

  这是她的一种信念。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