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五节 性教育不仅是教生理知识

  性教育宜早不宜迟

父母和老师之所以不敢和孩子谈“性”,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样的观念: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就会越早。很多人在性教育的问题上,始终抱着“遇到问题再教育,不事先提醒,避免过早唤醒性意识”的态度。一部分家长认为,如果没有性教育,孩子可能还接触不到这些东西,学校一搞性教育,他们反倒对这些感兴趣了。在当今中国,“性”依然是一个需要避讳的刺激字眼。社会上一个颇为流行的论调是,如果青少年在“性”的问题上犯了错误,就意味着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有问题。

但事实却无情地教育着人们,据统计目前每年全国共有近200万妇女进行人工流产,其中约有四分之一是未成年少女。这些孩子,不是学校里的“坏学生”,也并非问题儿童。她们当中的许多人,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在父母面前是乖孩子。

在性教育这个问题上,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是为了防止“出事情”,是防范式的教育。这样一来,青春期性教育被等同于贞洁教育,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要知道,任何性教育都不可能禁欲,更不可能挡在两个人中间。所以我们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己。所有的教育都是超前的,没有一个人直到造原子弹的时候才学数理化,所以也不应该有任何一个人,直到青春期才开始接受性教育。

性教育不仅是教生理知识

现在大多数人还认为,解决生理问题的教育就叫性教育,告诉孩子们什么是月经、遗精、夫妻生活怎么过,也就是这些东西了。但实际上,由于人体内激素的作用,人生理和心理的欲望是从小就存在的,心理上对异性的感受变化怎样去面对,跟异性交往怎样处理,以及如何在社会中扮演性别角色,这些都需要我们告诉孩子。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这些事情也是性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是主要的部分。

在西方发达国家,性教育被定位为人格教育。性教育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会学生做决定而不是替学生做决定,教导他们对自己的性行为负责任。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大约120个学时的性教育课程,内容包括性知识,与性有关的价值观、态度和分辨能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责任(性道德)。其中各项内容都要从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为三方面进行讨论,不仅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同时让他们讨论自己的观念与态度,并建立正确的社会交往行为。

反观我国,目前学校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性知识(多为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和性道德,而很少涉及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孩子们在学校里能学到的,基本上都是生理知识,认识一下各个性器官。除此之外就是一系列的“不许”,就连这个,有的老师还显得特别不好意思。

我国的性教育中涉及价值观的问题是最困难的。现在社会上对性的认识本身就很多元,有的人坚持传统的伦理道德,杜绝婚前性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反对传统禁锢。很难说哪一种观念是主流,似乎没法给学生一个可信而明确的态度。其实对于这个让很多人感到棘手的“不同价值观”的问题,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性教育的内容不仅是性知识,还包括与性有关的各种价值观,甚至是在社会上存在争议的价值观。保守与开放并存,把不同价值观客观地告诉学生。但一定要孩子学会坚持两个原则,那就是:性是为了婚姻幸福;不要因性行为患上性疾病,尤其是致命的艾滋病。

对孩子的性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生理知识,还应将孩子的品德、情操联系起来,一般遵循以下的道德伦理精神:

(1)完善自我的概念:既不受他人的损害,也不去损害他人;应当自尊并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性行为不应以他人的牺牲来满足个人的私欲,即反对性的自私和滥用。

(3)男女在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决不能成为性别不平等的依据,只有消除性别的歧视,才能充分发挥两性的潜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4)性并非仅仅指性交,也不仅仅是生育,它包含情感、交往、价值观、文化等一系列丰富的内容。

性教育可以随时进行

许多父母总是希望能够找一个单独的时间来和孩子谈谈性问题,认为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实际上,性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可以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来谈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例如,孩子小一点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和孩子一起洗澡的时间,自然地和子女谈起性器官发育,以及如何清洁卫生的问题;父母也可以利用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的机会,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对孩子详细解释生物如何由传递花粉及交配来繁衍生命。父母要告诉孩子,这是生物的本能,是很自然的事情。等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和父母一起讨论的时候,父母还可以找到有关两性相处、青少年怀孕或强暴事件的新闻报道,讲给孩子听,告诉孩子如何保护好自己。同时,你也可以听听孩子的看法。

因此,父母与孩子谈性问题是没有时间和场合的限制的。建议父母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当看到相关内容的时候,都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共同探讨的话题。父母还可以找些书给孩子看,可以悄悄放在那里,当孩子想了解相关知识的时候自己去看,也可以推荐给孩子看。至于具体采取的方式,要看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

父母别做“鸵鸟”,也不必硬充专家

有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最好什么也不说,沉默或者打岔才是最好的办法。这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一种“驼鸟”式的教育,即当孩子提出问题以后,父母往往保持沉默,或者回避问题。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希望对孩子的提问保持沉默,在他们看来,对孩子讲多了性知识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认为那是有意“惹”他们。但这样闭口不谈性,往往会使孩子觉得,性是不能谈论的话题,是丑陋的事情,从而形成对性持否定态度的价值观念。渐渐地,孩子也会不再向父母提出性问题。亲子之间越是回避性话题和交流,孩子就会越觉得那是一件不该启齿的事,但是他们的兴趣却与日俱增。一些性问题成了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只会越来越感觉神秘。

一些父母总认为自己当年没有受到很专业的、很系统的性教育,自己也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如今怎么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呢?其实,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和焦虑。父母在思考如何回答孩子某些性问题之前,最好预先想好怎么表达你的观点。如果你不敢和孩子谈性,是因为自己性知识不足,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当孩子向你提问的时候,很有可能有些问题对你来说是陌生的,甚至你自己也存在疑问。这并不可怕,遇到这样的问题,父母不必紧张,你只要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就行。例如,你可以对孩子说:“这个问题妈妈也没有弄懂,不如我们俩一起去查查资料吧?”“我以前还真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现象,你的问题很好,我们俩分头去了解情况、然后再一起讨论如何?”这样就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无所不能的,碰到不懂的问题,可以一起查资料,一起讨论。

即使有些问题父母能够回答,但有些父母也会生出些担心来,生怕自己回答得不够专业,实际上,父母给孩子的解答,虽然没有性教育专家的解释专业,但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态度和神情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和支持感,这是专家无法给予孩子的。建议父母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不要硬充专家,不要怕回答孩子的问题。

  §§第4篇 独立篇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