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小强在小区花园和一帮小伙伴玩,小区里其他的父母也经常带孩子到这里玩。这时一位妈妈带着2岁的女宝宝给小树“浇肥”,正好被小强看到,他忽然发现小妹妹居然没有小鸡鸡!抱着这个惊人的发现,小强一口气跑回家和妈妈诉说,并问:“为什么小妹妹没有小鸡鸡啊?”妈妈被问得张口结舌,爸爸却在一旁笑得倒在沙发上……
性心理活动是人最重要的心理活动,3岁左右的孩子,处于一个性心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在“性蕾期”孩子的性心理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性好奇,当孩子开始意识到男女性别的不同之后,就很自然地会产生好奇心,很想看看异性的生殖器到底是怎么样的。
对性别的探索是心理的正常发展
在“性蕾期”的孩子,男孩常会带着好奇心理去探究女孩生殖器,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鸡鸡”,她们怎么撒尿,为什么女孩撒尿要蹲下来……这些都是男孩很常见的好奇心理,此外有的男孩还会对成年女性的乳房产生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如有机会就观看周围阿姨哺乳情景。
而这一时期的女孩感到好奇的是,为什么同样是小便,男孩的那个地方却长出一截?在她们看来,男孩子的生殖器在小便时似乎更为方便,既可站着小便,又可任意控制小便方向,常会带着好奇心理予以探究。这种探究有时候表现为毫无顾忌地看男孩小便,有时则不好意思地偷看,甚至尝试自己模仿男孩站着小便。她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女孩那里没有突出的“香肠”。
这一切都是在儿童好奇心驱使下对性的探究,这种好奇感可持续到8-9岁,并出现与性有关的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好奇心并不十分强烈,在随后的成长阶段里绝大多数人也会淡忘这一时期的经历。
因此,5-7岁的孩子,在求知欲驱使下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感到迷惑不解,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而此时父母应该根据事实情况而不添加成人感情色彩,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如果讲不透,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更觉得神秘,但也没有必要过分详细地讲述性、生殖等情节,更不可以呵斥孩子不该问这些问题。父母可在平时日常活动中,如讲童话故事、看动物世界、洗澡时或睡觉前,很自然地引导孩子认识性问题,如果家长是有心人,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变得富有趣味而科学。
勿从成人角度看待孩子的性探索
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不受性别意识支配,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首先探索的就是他们自己的身体,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性教育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3岁左右的孩子,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看图,边说边指,比较男孩女孩在身体上、发式上、衣着上的不同;5岁前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决性别认知问题,父母可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男孩女孩一起过家家
随着儿童性意识的发展,他们对同伴和异性同伴的身体开始感兴趣,想查看或窥视同伴的身体,同性孩子的生殖器是否与自己一样,异性孩子的生殖器究竟与自己有什么差异。但孩子们此时也已产生轻微的“性耻感”,知道这种游戏是“秘密”的事,常常因此窃窃私语、忐忑不安,而关上门不让成人看见,时间也十分短暂仓促。类似的友爱式游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假扮医生游戏:在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一年级,有时可以看到孩子们模仿医生互相检查,或假装在肛门量体温,借以察看异性孩子的生殖器。这是因为到了6-7岁,儿童已清楚意识到性别的不同,这是他们互相观察裸体的原因。
扮新郎新娘结婚游戏:孩子逐渐感觉到男人和女人存在夫妇、结婚等关系,但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就使3-4岁的孩子有时会对父母或自己眷恋的人说:“我们结婚吧。”让大人很诧异或惊恐;而和异性小伙伴在一起时常常玩“结婚”游戏,男孩当新郎,女孩当新娘,性别角色绝不会颠倒换位。
过家家游戏:4-6岁的孩子对爸爸、妈妈、孩子组成家庭的日常生活感觉再正常不过,是他们游戏模仿的最方便素材,他们知道婴儿是由父母两人所有,但并不知道怎么会有孩子,于是异性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时,常会提出“我们生个孩子吧”,于是女孩将布娃娃放在裤腰里,两人接吻拥抱后,女孩取出娃娃说:“我当妈妈,给孩子喂奶,你当爸爸,带孩子玩耍……”
对待这一时期异性孩子的亲昵行为,父母们常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会对儿童行为产生不良影响,需要我们注意:一种是放任式的,不少家长觉得孩子的言行很好笑,对这种现象采取鼓励或无所谓的态度。殊不知家长的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模仿行为,让他以为这是妈妈所赞同的、喜欢的;另一种是严厉式的,有些家长戴着成人有色眼镜,发现孩子竟然有成人行为,大吃一惊,甚至表现出一些过激反应:“你这孩子,这么小就不学好,大了还了得?”“这孩子这么小就耍流氓,长大肯定不是好孩子!”……这些话很容易在孩子心灵中留下阴影,有的孩子会由于逆反心理而更频繁地模仿这种动作;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从此不敢和异性伙伴游戏接触,导致日后人际交往困难。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引导孩子这个时期的亲昵行为呢?应该认识到孩子间的拥抱亲吻属于纯模仿性的行为,他们用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天真的喜爱之情,所以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忧,但也不必鼓励强化,适当的方式是家长可以对宝宝说:“我知道,你拥抱她是想和她做朋友,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等到孩子度过了这个阶段,产生男女间的羞怯感时,他们自然会停止这种亲昵游戏的。
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什么是性别角色呢?性别角色是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划分的一种社会角色,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如人们要求男性行为体现出阳刚之气,女性行为表现出阴柔之美。虽然男女性别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性别角色却是从儿童时期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一般来说,人从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和教育。
孩子从2-3岁开始渐渐注意到人类性别上的差异。不过无论男孩或女孩,一般来说,幼儿期的孩子不会对自己的性别表示出多大的关注,况且5-6岁的男孩女孩在体力上和能力上本没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家庭、媒体(书刊、电视等)的影响,导致男孩和女孩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其中又以父母的影响最为直接。
现在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被社会广泛地认同,孩子们从上幼儿园到进入学校,都是处在无性别差异的平等教育的环境之中。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父母应该看到,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的是摆脱性别差异羁绊的同等的机会。他们的性别角色是会随身心的健康发展自然地认同和扮演的。所以,不管你的孩子是男还是女,从观念的建立到提供孩子能力发展和学习时机,以下两个方面请父母们共同思考:
在幼儿期不必强化孩子的性别角色
敞开孩子嬉戏玩耍和阅读学习的空间。孩子乐意或可以尝试的事,只要没有害处,就尽量放手让他去做,不要以性别为由去阻碍他的探索。让孩子拥有最大的空间自由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以此为荣。
引导孩子了解男女有别与男女平等并不冲突
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适当地懂得一些男女生理结构上的差异是需要的。但父母也应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男女平等的意识,每个孩子的性别特点,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都不一样或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并不由他们的性别所决定。如果父母及周围环境给孩子提供自由驰聘的机会和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会对自己有信心,能从里到外地接受整个自己,包括性别、长相、个性、能力等等。他就会大胆地积极地去探索、培养他的潜能。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与激烈的竞争,将会呼唤更高层次的文明意识。所有人都需要被尊重,拥有被公平看待的权利。他们的成就和荣誉来自于他的努力和才干,而这一切应与性别无关。
儿童的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家庭的早期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我们强调要重视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要重视儿童心理因素的培养,其中包括性别教育。家长不应以自己的喜好为标准,违背自然规律地去抚养孩子。当我们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在刻意地塑造理想性别的孩子时,别忘了这可能是对孩子一生的伤害!有些年轻的父母喜欢别出心裁地给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则更会使孩子性识别产生障碍,往往导致性角色偏差,为同性恋、性倒错、异装癖等变态心理种下可怕的隐患。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请尊重孩子本身的性别,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长。
怎么和儿子谈男人那点事儿
父亲和儿子一起洗澡,孩子指着爸爸的生殖器官问:“这是什么?”
父亲俯下身摸着孩子的小鸡鸡,逗他说:“这是什么?”
“我的小鸡鸡。”孩子边乐边说。
“那,这是爸爸的小鸡鸡。”父亲和蔼地说。
男孩仔细看看了自己的小鸡鸡,又端详了爸爸的小鸡鸡,发现爸爸的和自己的相似却又不太一样,且长着黑毛,接着问:“爸爸的鸡鸡为什么比我的大很多,还长黑毛?”
“为什么长毛是不是?因为人身上很重要的地方才有毛来保护它啊。就像我们的头,因为非常重要,所以才有头发保护它。你的小鸡鸡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你还小,等将来就会变得跟爸爸一样了……”
和孩子一起认识小鸡鸡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男孩的小鸡鸡是一家人的命根子,备受关注。男性胎儿因在母亲体内要对抗雌性激素,会分泌一定雄性激素维持胎儿期性器官发育所需的激素水平,而刚出生男婴,没有了母体雌性激素的环境,雄性激素就会表现得比较亢进,因而男婴的小鸡鸡常会如成人般勃起,年轻的父母此时不必惊疑。另外,在神经未髓鞘化之前,儿童的兴奋呈弥散状,因而兴奋、哭闹、受惊、害怕都可能导致小鸡鸡勃起,对此父母应该视之为正常。
男孩的小鸡鸡在生理结构上和成人阴茎基本一致,但刚出生的婴儿是正常的生理性包皮过长,龟头缩在里面,包皮与龟头间因新陈代谢会产生一种分泌物,叫做包皮垢。这些垢物易滋生细菌,使小鸡鸡发出难闻的臭味,时间久了包皮垢还会出现盐类沉积,称为包皮结石,可以产生机械刺激引起发痒。因此从婴儿期就应该注意阴部的清洗,每日清洗可以避免发炎。由于婴儿包皮较长,皮肤柔嫩敏感,清洗时注意要把包皮慢慢翻上来,切忌动作过猛,让小龟头彻底暴露才能洗净。如果已经发现包皮与龟头间因包皮垢粘连,包皮难以上翻,不易清洗,可在每日清洗时争取把包皮多上翻一点,使包皮口每日扩大一点,逐步剥离清洗,能在1-2个月时间内完成就行,不要急于求成。如果已经发炎或为防止发炎,日常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洗泡龟头和包皮。情况严重的应该及早就医。
玩弄小鸡鸡正常吗
很多宝宝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到了3岁左右,经常会独自玩弄自己的小鸡鸡,有些家长很严厉地喝止这种行为,有的家长却发现阻止很没效果,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这么小就手淫很邪僻而感到担心,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习惯呢?
人们通常认为,童年犹如一张洁白的纸,天真无瑕,毫无邪念,但无情的事实却又一再反驳这一传统的看法。我们不应忘记心理的发展是连续的,同样,作为性兴奋区的身体器官也不是突然出现在青春期之后,而是从出生开始就早已存在的。可以说,某些性器官的功用在青春期前不是不存在,而是潜在的,只要环境中具备适宜的刺激便可以诱发这一功能,因此,在幼儿身上,我们偶尔能看到一些与性有关的活动。幼儿偶然的经历可能诱发出身体性兴奋区的感觉,实现其身体的快乐潜能,不知不觉地,幼儿被引向了追求这种快感的轨道。但是,幼儿的性体验从本质上来说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欲,幼儿是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而并没有在内心中理解它和意识到它。
幼儿性快感对幼儿性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半岁以后的幼儿吃奶时去“拽”自己的生殖器。三岁左右的幼儿,男孩子的手淫,女孩子的擦阴都是性快感体验。幼儿性快感体验对幼儿性心理发展存在一定的意义。一般在五六岁会自然消失。如果幼儿的性快感体验一直持续到青春期,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所以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手淫、擦阴行为不要给与非常特别的关注,你的特别关注可能会加强幼儿的行为。更不要把幼儿的这些行为与道德观联系得过于密切。幼儿自然性快感的适度体验对幼儿性心理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过度的性快感体验会带来问题。父母应该掌握这一原则。
防止肥胖影响小鸡鸡长大
现在,“孩子肥胖是病不是福”已为不少家长了解,肥胖会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影响孩子智商、行为和心理发育。除了这些常见的身心疾病外,儿童肥胖还可能导致性功能发育不良、生殖无能。
一些细心观察的家长经常满腹疑虑:“孩子胖点问题不大,可是为何‘小鸡鸡’好几年都不长了,这是怎么回事呀?”正常情况下,11岁男童睾丸均值为4毫升左右,进入青春快速发育期;而肥胖儿童睾丸大小平均值为1.51毫升,仅为同龄孩子均值的37%左右,更有甚者仅为同龄均值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导致的往往是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成年后睾丸容积12毫升以下,就可能明显影响其性功能及生殖功能,占成年不孕不育发生率的半数以上。以睾丸不到10毫升为小睾丸的诊断标准,曾有检测结果显示一位21岁肥胖男子睾丸仅为4.18毫升。
为什么肥胖导致男孩性发育异常呢?脑垂体是人体管控激素分泌的“总司令”,一般认为,肥胖使脑垂体后叶脂肪化,导致脑垂体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能释放性激素,因而会出现睾丸缩小、阴茎不发育,形成小睾丸、小阴茎症及第二性征缺乏、女性化等病态。
性的发育在青春期发育最为重要,许多家长对孩子青春期发育知识了解甚少,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往往等发育结束了才发现问题、就诊,医生也无能为力。应防患未然,肥胖儿童从7岁起,每年至少应去医院接受一次专科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必须增加一次检查;到12岁时,每年应该接受6次检查。
让他扮演好小男子汉的角色
对于性问题的学习父母更是重要的教育者。家庭环境、父母平日的言谈、举止、教育对子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父母通过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家庭成员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心和爱护;作为一个男性或一个女性如何生活为孩子所做出的榜样;如何对待异性;对孩子提出的性问题的反应;对社会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如婚姻、怀孕、出生);对出现在电视或报刊上的有关事件,如过早性行为、意外怀孕、性病流行等的看法和公开讨论等等,这些都在影响着孩子。
谁都希望儿子有小男子汉的样儿。要是他忒斯文,一说话就脸红,做父母的多半会揪心,四处去寻医问药。如果男孩子出现较明显的女孩化特征,后天的因素是主要原因,家长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父亲在男孩性教育中的作用。如果一个男孩从小生活在众多女性之中,缺少与同性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就受到影响。在具有女孩化特征的男孩中,缺乏父爱或缺乏对父亲性认同的占多数。
还有些家庭喜欢安静而有序的生活,对孩子的吵闹极为厌烦,小男孩稍有顽皮吵闹就会遭到训斥,长此以往,在母性的循循善诱下,他们也会变得和小女孩一样细腻,胆小,依赖性强,习惯于独自宁静玩耍。
父爱对于儿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他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着男孩的性别意识,因为父亲通常是儿子模仿的第一目标。比如父亲是军官,儿子会说:“长大了我也要当军官。”一般来说,7岁以前,孩子的性别意识主要取决于他仿同的目标——爸爸。如果在这个成长的关键阶段缺乏父爱,那么孩子就很容易没有仿同。长大以后,他身上较明显的女性化特征也就不难理解了。父亲应潜移默化地告诉他什么是男人,男人应该如何做事,男人的情感应是什么样。父亲要在儿子面前注意言辞的文明,仪表的得体等。总之,多体现男性的阳刚美和父亲的权威。但如果做父亲的太过于严厉,或者冷若冰霜,儿子就很难接近。因而他特别羡慕那些能和父亲一起爬山、踢球、有说有笑的男孩子。时间一长,在他心目中将逐渐形成一种不可克制的欲望。那就是特别渴望得到父亲般的温情和疼爱,以填补这方面的情感空白,长大以后,喜好、恋爱同性的意识将占主流。
如果做父亲的很少关心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孩子同样可能偏离正常轨道。因为他还小,外界的因素又很多,孩子的目控能力还相当弱。实际上,对于小男孩而言,父亲既是教育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社会化指导者,在很多家庭中,父亲一般比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接触社会广,在家庭的重大问题决策上,更具权威,故应引导小男孩在很多问题上向父亲求教,而不要一味依赖母亲。另外,孩子逐渐懂事了,了解的东西也多了。爸爸也有必要再充电,使得自己和儿子的交流不出现代沟。其实,性教育不单纯是性知识的教育,也包括人格、品德方面的内涵。如果父亲将小男孩健康成长时刻放在心上,就更利于把男孩培训成更加符合男性所需的性格特点。
孩子进入青春期往往不愿意和父亲一起去洗澡,因为进入青春期后期,他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发育成熟了。还有些正常现象,像遗精,他并不懂得是怎么一回事,相反还认为是自己干了“坏事”,怕父母知道。在这个时候,做爸爸的应注意:首先,不要责骂,不要因为拒绝同去洗澡就发脾气,或指责孩子,而应祝贺儿子发育成熟了。如果你的态度选择得不合适,孩子将对性产生恐惧和罪恶感。第二,你自然大方地教给儿子一些性知识,让他学会像个“男人”一样正确面对来临的生理变化。
然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许多父亲将越来越多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力争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而对家庭里的事,特别是对有关孩子的教育方面的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太少,将此重任托给母亲,回到家里也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有的甚至认为“教孩子”是一件自找麻烦的事情,所以,在家庭里,母性的温柔气质和性别角色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龙的传人”,“听话,不要太顽皮”的评价标准使小小男子汉应有的阳刚之气悄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