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七节 如何引导孩子走出挫败感

  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人生道路上能充满自信地迎接未来挑战。但是,在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的挫败感始终影响孩子建立自信心,幼儿园时可能因为长相被小朋友笑话,可能因为不会做手工、唱歌、跳舞而精于调皮捣蛋被老师训斥;上学后可能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而郁郁难安,这些都可能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丧失建立自信的黄金时机。那么孩子的自信心从哪里来?自信心和挫败感是什么关系?怎样避免挫败感而建立自信?

大约从1岁半到2岁,儿童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能用“宝宝”或“我”来称呼自己。这标志着儿童终于把自我从混沌的客观世界中分化出来了,萌发了个体意识和行动倾向。3岁左右的幼儿有更强烈的独立行动的要求,拒绝成人帮助,要求“我自己走”、“我自己吃”等等。出现了“第一反抗期”。4岁幼儿开始能自我约束,出现了一些自主的目的性行为,能根据成人和集体的需要而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五六岁幼儿开始产生“社会的自我”的认识,初步建立起自我形象的雏形,这时也是形成最初的比较稳定的、比较经常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时期。到了学龄初期,儿童逐步掌握自我评价能力,开始能从道德原则、主观动机上反省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特别是9岁左右,儿童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判性得到较快发展,个性倾向性更加明显。

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自信心逐步建立的过程。什么是自信心?即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们都是运用自己所接受、认同的社会标准来评价自我的结果。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孩子说:“我长得好看。大家都喜欢我。爸爸说我是小公主,我长得比表姐更漂亮。”而有的孩子却说:“我妈妈说我的脑袋小,所以比别人笨。”“我不行,我做不来的。”由此可见,自尊与自信时常密切相关。自尊感、自信心发展较好的儿童热情积极,勇于为自己确定目标,善于求知探索,以愉快的期望迎接生活;而自尊感、自信心发展不好的儿童,或者骄傲、妒忌、固执、孤僻,或者自卑、害羞、退缩、沮丧,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人际交往存在困难。幼儿自尊感、自信心的形成主要依靠个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人际交往中为社会接纳、赞许的体验等。幼儿对自己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和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估价,时常是零星、片面、肤浅、易变的,他们认同的社会价值标准往往只是他们心目中权威人物评价语言的翻版,因此,5岁以下幼儿的自尊感、自信心的发展受其微观环境(主要是家庭与幼儿园)影响极大。但是有许多家长忽视自我意识的培养,不断发生有损幼儿自尊感、自信心发展的事情,造成了一些家庭教育的误区和不良后果。

首先,一些家长过多干涉和过分包办,削弱了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一些完全可以由幼儿自己完成的生活事务,都被家长抢着干掉,幼儿被剥夺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更多地给他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他,如果总对孩子说“这事太难了”、“太危险”,这样孩子会产生挫败感,孩子会把这种挫败感与父母联系起来,所以孩子会莫名地讨厌父母。家长过度保护孩子,阻止孩子尝试接触世界,这会被孩子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没有益处的。

其次,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们稳定的自信心大多由他们从小习惯化形成的归因模式所决定。“归因”简单说就是把失败与成功归于某种原因,一般将事件产生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称为“向外归因”,如遭受失败时首先找寻外部因素(环境恶劣、背运)推卸自身应该并能够承担的责任;将事件产生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因素的称为“向内归因”,如遭受失败时先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一般情况下向外归因容易导致人消极对待,而向内归因则说明人认为自己可以或者能够直接或间接转变失败的不利因素,能够积极坦然地面对。

如当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你不要说:“桌子不乖,把宝宝撞疼了,桌子该打。”而应该说:“宝宝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没有眼睛,宝宝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宝宝下次一定会小心的!”

父母若注意引导幼儿学习进行积极的向内归因——即凡事主动自己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求自己可以解决的办法,那么随着孩子逐步长大,他会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建立顽强的自信,最终能够成为把握自己命运的人。

再次,脱离孩子“最近发展区”,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最近发展区”是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根据大量的思维发展的研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借助于启发帮助可以推进到的较高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这一段距离或差距,称为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决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已有水平,而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形象的说法就是要让孩子做“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事情。

但是有些家长不顾子女的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从自己未了的心愿出发,把过高的成才期望压在子女身上,他们千方百计从难从严地灌输知识,教识字、背古诗、学琴、练画,还学英语、学书法,加班加点,节假日从不放松,使孩子疲于奔命。他们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动辄责怪孩子愚笨、懒惰、没出息、不成器,严重伤害了子女的自尊、自信,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投下了浓重的挫败感阴影,造成了厌学、怕学的心理。家长要善于发现其兴趣特长、发现其“闪光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保证幼儿在这些有利侧面获得成功和自豪,尝到欢乐和喜悦;并逐渐转移到其他侧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应当适度,向幼儿提出的学习任务应当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过于困难,符合“最近发展区”的原则,使孩子“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富有挑战性。

最后,不公平的横向比较也会压抑孩子的自尊感、自信心。有些家长误认为强刺激可以激发子女的学习积极性。他们有意无意地把子女的短处和亲友、同事子女的长处比,和成绩优异的同班伙伴比:“你看某某得了红星,你呢?”“吴阿姨的3岁女儿已经学了100多个汉字,你都4岁了,还一个大字不识,真没用!”其实,公正的比较,是把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你的赞赏和鼓励,才有利于鼓足干劲,提高信心,使他们昂首努力前进。

因此,要让孩子建立自信心,作为家长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挖掘孩子的优点,建立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有积极的评价,并且认为孩子有良好的表现,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重要的精神滋养;反之,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孩子自信心的支柱就会被摧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在这方面表现不好,也许在另一方面就会有突出表现,家长应多观察孩子,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多多表扬他、鼓励他,让孩子在不断得到家长的肯定后,认为自己很棒,从而建立自信心。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自信心

其实孩子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每一分种都会有变化,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总是认为“你还小,等大一点才行,你不懂,你不行”,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萌发的各种能力变弱。所以家长应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如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从生活自理开始,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父母买东西、做家务等,父母应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指导及鼓励,帮助孩子完成目标,这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好方法之一。

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常能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很少产生过分沮丧和自卑,而那些能力平平或学习稍落后的孩子,成功的体验较少,自信心容易受伤,所以家长要注意为孩子创设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如家长在家和孩子做动手动脑游戏,先从简单的开始,让孩子先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又如在与家长进行比赛性质的游戏中,家长故意输给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功。但家长在帮助孩子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孩子不断提高能力,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

挫折是常有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时间长了,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应教会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有好有坏的,让孩子了解失败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例外是过程,成功是必然的是最后的。家长应鼓励孩子面对失败的挑战愿意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才会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