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以民为本,民无信不立。民气不顺,那么社会就难以稳定。解民忧、顺民气,国家才能走向和谐!
一举扫平了外戚窦氏集团的势力,和帝扬眉吐气开始亲理政事。他非常勤恳,每天早早上朝,直到深夜仍然批阅奏章,可见他对自己皇权得之不易的珍惜。和帝亲政以来从不荒怠政事,他的所作所为可以使他称得上是一位英明之主。
永元九年(97年)窦太后死。由于宫廷紧守秘密,和帝为梁贵人所生的事实始终没予公开。太后死后,梁家才敢奏明朝廷,为梁贵人讨一个说法。和帝这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但在如何安置窦太后问题上,和帝却念及窦太后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认为不应降黜,于是不降等号,谥为章德皇后。梁贵人被追封为皇太后。
和帝深感吏治建设对一个政权的重要性,因而非常重视官吏的选择任用。据统计,和帝当政时期,曾四次专门下诏纳贤。这不仅反映出东汉吏制的空虚与堕落,也表现出和帝为改变这种现状而做出的积极努力。
和帝一朝,曾多次平定过少数民族的叛乱。西北有西域都护班超大破焉言,西域降附者五十余国;东北有乌桓校尉任尚大破南单于,将辽东收归,改为渤海郡。
班超像和帝当政时期,曾多次下诏赈灾救难、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告诫臣下勿违农时。和帝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他任用的掌管刑狱的廷尉陈宠运是一个富于同情心的仁爱之人,每次断案,都依刑经,而“务从和帝”,对有过失之人,也能根据情况,从宽处理。和帝十分体恤民众疾苦,多次诏令理冤狱,恤鳏寡,矜孤弱,薄赋敛,告诫上下官吏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自身原因,而他也常常以此自责。如水元八年(96年)京城洛阳地区发生蝗灾,他的忧民之心殷殷可见。岭南(今广东地区)出产生龙眼、荔枝,为了满足朝廷需要,往往“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昼夜传送”劳民伤财。唐羌上书,请求停止,和帝批示同意,爱民之意,发自肺腑。
从夺回政权到亲理朝政,可以看出汉和帝是一个宽和仁爱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