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平定天下以后,逐渐铲除异姓诸侯王。同时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又大封同姓子弟为王,用以屏藩朝廷。然而,有违刘邦初衷的是,有些同姓王一旦强大,就同异姓王一样,都想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掌握最高权力。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流氓无赖起家,斩白蛇起义,挺进关中,最后与项羽历时四年争夺皇权;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厮杀,终于开创了西汉王朝,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可以说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创下了刘家天下。在刘邦进入晚年的时候,社会已经比较稳定,经济也有了相当的恢复,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刘邦心里并不踏实。他日夜放心不下的首先是各地的异姓王,这些异姓王手里都有兵将,有的与刘邦不是一条心。其次就是一些将领,他们为功劳大小和赏赐的多少而争斗不休,如果安抚不当,就会投奔那些异姓王作乱。还有原先六国的后代也不能掉以轻心。而在中央,丞相的权力对他这个皇帝也构成了威胁。正是因为刘邦感到政权依然存在威胁,所以他要着手杀掉一些对自家江山不利的人物。
刘邦首先向兵力最多、功劳最大的楚王韩信开刀。韩信原是项羽属下,但不受项羽重用,在汉弱楚强的形势下,韩信看出刘邦可成大事,就投奔刘邦,被求贤若渴的刘邦拜为上将。拜将之后,韩信率领大军夺取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井陉(今河北石家庄西北),俘虏赵王,攻占了赵国;还平定安抚齐国,向南击溃楚国军队20万,最后更是彻底消灭了项羽集团。连刘邦都夸韩信“统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之争中,韩信为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这天下安定了,这个手握重兵的王爷悍将韩信,却让刘邦如同芒刺在背,寝食难安了。所以刘邦决定剪除一异己,首先拿韩信下手。
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201年十二月,有人揭发韩信谋反。刘邦采用陈平之计,假称要到云梦巡狩,通知各位诸侯到陈县聚齐。韩信为了证明自己并无反叛之意,就带着项羽亡将钟离昧的头颅去见刘邦。可是刘邦仍命令武士将他逮捕,韩信感叹说:“真如常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太平,我是到了该死的时候了!”可能这话道出了刘邦的心机,刘邦没有立即诛杀韩信,只是说:“有人揭发你谋反。”
刘邦将韩信逮捕,带回洛阳。对于韩信的所谓“谋反”罪行也不加深究,便释放了韩信,只是将他降爵淮阴侯。从此,韩信知道刘邦妒嫉自己的才能,便经常称病不去上朝。
公元前196年,韩信被人告发与陈豨通谋欲反。吕后采用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抓捕,最后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随后,韩信的三族都被诛杀。
在楚汉战争中,功劳最大的除了韩信,便数梁王彭越了。彭越原是一个打家劫舍的强盗,在秦末农民起义浪潮的推动下,他也带领一帮人马,举起了反对秦王朝的义旗。后来,他在刘邦的劝说下归顺了刘邦,被刘邦封为梁王。刘邦在发兵征讨陈豨时,也曾调他领兵参战,但他装病不去。刘邦平叛归来派人责问,他的部将有人劝他谋反,彭越犹豫不决。不料此事被人告发,于是刘邦便将彭越逮捕。后来在吕后的建议下,刘邦同意立即处斩彭越,并将他的肉剁成酱,煮熟以后,分赠给诸侯,以昭惩诫。
英布又称黥布,也是强盗出身,原是项羽手下一员冲锋陷阵的猛将,由于屡建战功,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在楚、汉战争中英布跟项羽发生了矛盾,后被刘邦争取过来,参加了著名的垓下之战。英布鉴于韩信和彭越惨死的教训,不肯束手待毙。于是,他让部下秘密集中兵马,侍机反抗。英布的动向被人告发,刘邦派人调查,也抓到了一些证据,他这才公开扯旗造反,后来被刘邦镇压。
刘邦又感到相权太重,已对皇权构成威胁。公元前195年,刘邦的少年朋友当朝相国萧何代表老百姓对他建议说:“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已经废弃。希望陛下能下令允许百姓进去耕作,不要把它变成了养兽的场所。”刘邦认为对萧何下手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闻言大怒,说萧何是受了商贾的贿赂,才来为他们请求开放上林苑的,便不顾多年交情,下令把萧何逮捕,关进监狱。过了几天有人问相国犯了什么大罪,刘邦解释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国,有功都归于秦始皇,有坏事都算在自己头上。而现在相国不仅接受商贾的许多贿赂,还请求开放我的上林苑,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进监狱治罪。”通过整治萧何,刘邦打击了相权,进一步提高了皇帝的权威。
就这样,在短短的七年之内,除了地处偏远南方而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以外,几乎所有能对刘氏王权构成威胁的开国功臣都被刘邦铲除了。刘邦终于用他锋利的屠刀解决了功臣的问题,可以安心地传位给子孙后世了。在诛杀开国功臣的过程中,吕后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政治才干,她为人刚毅果敢,处事多谋善断,审时度势,果断泼辣。可是,她的心狠手辣,不仅令满朝文武敬畏,甚至连刘邦也为之悚然。还应该强调的是,此时,吕后的势力已渗入朝廷,并成为以后夺取刘氏天下的一股潜在力量。
刘邦铲除诸侯王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分封诸王,当天下出现事变的时候,秦朝政权孤立无助,内有奸臣当道,外无诸侯援助,很快就被推翻了。因此,刘邦决定分封刘姓诸王。刘邦就将长子刘肥封为齐王,刘肥即齐悼惠王,汉代齐国的第一代国君。
刘肥是刘邦和曹氏通奸后所生的,是刘邦众多儿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为了照顾刘肥,刘邦还把曹参派到齐国做国相,治理齐国。
位于东方的齐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各诸侯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必须找一位能够震慑住东方各王的管理者,在中央政府难以及时管治的地方,有效地维持起秩序来。这样,中央有事的时候,齐国势力强大,离国都较远,也能够有效地保持实力,进可拱卫中央,退可保持刘氏王脉。刘邦的心思可谓用心良苦,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样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汉高帝六年所分封的同姓诸侯王有:
荆王刘贾。刘贾出于刘氏宗族,但不知属于宗族中的哪一支。他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刘邦以淮东原东阳郡、鄣郡、吴郡的50县封刘贾为荆王。都于吴。
楚王刘交。刘交是刘邦的同母幼弟,刘邦以薛郡、东海、彭城的36县封刘交为楚王,都于彭城。
代王刘仲。刘仲是刘邦的二哥,刘邦以云中郡、雁门郡、代郡的53县封刘仲为代王。
吴王刘濞。刘濞是刘仲的儿子。汉高帝十一年,英布叛乱,荆王刘贾被英布军所杀。高帝十二年,立刘濞为吴王,称王于荆王刘贾的故地。
刘邦分封诸侯的结果,是全国近2/3的土地为诸侯王国所有,归中央政府直辖的只有包括京师在内的15个郡而已。而这15郡中,还包含有列侯、公主的食邑在内。这些诸侯王国,逐渐发展成为同国家政权相对抗的势力。为此,汉高帝的后继者文帝、景帝、武帝,不得不采取“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藩”、“推恩”等政策来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汉景帝时期还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使西汉王朝为削弱诸侯国势力而在长时期内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这一切,都是刘邦实行分封诸侯王国所留下的祸患,这也是刘邦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不过,刘邦及其继任者们大封刘氏同姓的做法,使得原本是丰沛乡村的一支普通刘氏家族的汉朝皇族,从此遍布全国各地。“遍地刘”的格局,大概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