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曾经是中国培训界的奇迹,更是一个改变了成千上万青少年人生和命运的奇迹。现在的新东方不仅把教育培训做成了上市公司,还始终占据着培训界龙头老大的位置。可是,谁能想到,曾经在新东方蒸蒸日上的时候,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事地震”,高层管理人员的一一退场,优秀人才的流失,让新东方一度陷入了分裂的危机之中。
在新东方,每一次董事会都可以说是一场无情而又残酷的批判会,而且每个人都不会逃脱被批判的命运,包括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2003年年底,原新东方集团总裁兼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胡敏成了大家批判的对象。胡敏不是一个善于辩解的人,面对众人严厉的质问,胡敏坚信,沉默就是无声的抗拒。然而,他的沉默却被众人误解成了理亏,于是,批判的人由最初的责问,变成了责难,再由责难变成了嘲讽,甚至发展到最后,批判演变成了人身攻击……胡敏感觉自己的心被人掏了出来,并狠狠地摔在地上,不停地进行着践踏和蹂躏,这种感觉痛不欲生,终于,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的胡敏一掌拍在桌子上,愤然说道:“你们说够了没有?我辞职,可以了吗?”
众所周知,2003年发生了非典,北京作为重灾区,任何一个行业都受到了重创,北京新东方学校也没能避开这场天灾。即便如此,胡敏的学校依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只是没有预期中那么成绩卓越罢了。胡敏认为,这个道理是十分浅显的,即使自己不辩解,他们也应该可以考虑到。可事实并非胡敏想象的那样,变本加厉的批判和攻击激怒了胡敏。摔门而去的那一刻,胡敏就已经坚定了决心,离开这个升华了自己的摇篮。2004年4月,胡敏辞去了新东方的职务,同年9月,创办了新航道英语培训学校,新东方多了一个对自己了如指掌的竞争对手,更令新东方心痛的是,胡敏离开时还带走了自己之前培训出来的50多名新东方骨干教师。然而,胡敏并不是新东方“人事地震”的第一人,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人。
在胡敏离开新东方之前,新东方IT培训的创始人周怀军就已经离开了,并创办了北京新科海学校,除此之外,从新东方走出去的高层还有新东方主管国际合作的副校长、英语口语测试教学专家杜子华;创业元老之一,有着“牛人”称号的宋昊;新东方名噪一时的GRE阅读教学元老,曾经担任新东方董事的杨继……而紧接着胡敏出走的新东方另一高层就是江博,他是原北京新东方学校副校长,“激情联想法”创始人,更是新东方的主干人才和重量级人物。
作为新东方的元老之一,江博于1998年加盟新东方至离开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他从一位主讲英语的老师,做到基础英语部门的创始人,再到如今的新东方最高管理层,新东方给江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江博也表示,他对新东方、对俞敏洪充满了感激之情。对于他出走的原因,江博指出,新东方作为一个民营学校,体制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也必将经历一个从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新东方的发展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问题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接受,只能提出辞职。
有人曾经根据新东方的授课风格,把新东方英语教学分为了三大流派,一类是以俞敏洪为首的“激励派”,一类是以胡敏为首的“学院派”,还有一类就是以江博为代表的“激情新概念”。可是,就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新东方三大流派就失去了两位代表人物。对于新东方的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失去了几位优秀的老师;可是,对于新东方来说,它失去的不仅是几位高层管理人员,更为自己树立了强劲的对手。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撼动新东方在培训界的江湖地位,但没有人能够否认,新东方的“人事地震”让新东方面临着分裂的危机。很多人预言,新东方会随着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走向分裂,甚至出现由盛转衰、分崩离析的结局。
在新东方即将迎来11岁生日的时候,中国第一民校的两位高管相继出走,他们或者自立门户,或者另投他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动荡,是新东方出现了问题,还是出走的人出了问题?新东方高层动荡,人才流失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呢?新东方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出身北大的人,北大的人喜欢批判,而俞敏洪的宽容和对北大的情缘也助长了“北大人”的张扬和有恃无恐,因此,新东方形成了一种无情的批判文化。对于这种批判,俞敏洪可以容忍,并不代表新东方的精英们也可以容忍。例如胡敏,他因为新东方而出彩,新东方因为胡敏而骄傲。可是,在这种批判文化的压力下,胡敏、江博等人纷纷选择了离开。
新东方出走的高层管理人员指出,在新东方,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认可、接纳和宽容,这不是某个人造成的,这是一个环境,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企业文化。在这种文化里,每个人都在被批判、被边缘化,每个人都在相互地边缘化,并成为被游戏的对象。很多人感觉自己没有话语权,他们感到压抑,而且很累!尤其是像胡敏一样没有北大背景的人,在新东方更是名副其实的“外人”,俞敏洪和他的老同学、老朋友之间,即使有天大的矛盾,也可以通过特殊的沟通渠道进行化解。而那些不是俞敏洪的北大同学,不是俞敏洪的亲朋好友,也不是新东方创业元老,凭着自己扎实的理论和教学功底在新东方脱颖而出的人不一样,他们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接受不了那些有着北大背景、喜欢批判的文化氛围。
或许新东方并不缺少人才,但在胡敏等人看来,新东方恰恰缺少的就是包容。现在,新东方已经摆脱了家族管理的阴影,改变了创业元老分封割据的状态。回忆新东方当初的人事危机,俞敏洪显得轻松而又洒脱。他认为,当时的制度确实不是很完善,现在的新东方已经完成了现代企业的转型。新东方一路走来,历经了很多风雨,重要的是,在新东方一系列的蜕变中,新东方这艘巨轮避开了暗礁,没有沉沦,而且还在痛苦的颠簸和挣扎中继续前行,这已经足够了。一个国家如果处于长久的分裂状态,终究是不能自保的;企业亦是如此,如果长期保持同样的模式,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俞敏洪创造了中国教育界的奇迹,他的新东方不仅年收入达到几个亿,而且占据着全国一半以上的出国培训份额,每年新东方培训的学生达到35万人次,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新东方接受过培训。正因为如此,俞敏洪获得了“留学教父”的称呼。虽然新东方是知识分子创业的典范,但新东方所历经的各种危机和变动折射出了民营企业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所必经的艰辛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