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精神领袖:缔造企业文化的关键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谓的“精神领袖”就好比带动所有员工的“领头羊”,不仅起到了鼓动大家劲往一处使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员工树立了比较正派的形象,这样不仅让整个团队变得和谐,同时也增加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感。

  在巨人集团董事长史玉柱创建巨人的时候,就是因为忽视了团队利益分享机制的有效构建,在成立集团之初没有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使得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使得巨人集团在初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史玉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因为囿于初次创业时没有什么经验,尤其是管理经验的匮乏,使得巨人集团遭遇两次集体出走事件。而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无法以有效的机制对整个事态进行控制。为此,史玉柱从这两次事件中深刻地认识到了问题存在的严重性,这也让他在风浪面前看清了众多企业管理的核心所在,于是他毅然决定实施他的“精神领袖”计划。

  为了让企业稳固发展,史玉柱着手他的“精神领袖”计划。因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在一时间还无法用尚未成型的企业文化来实现,所以“精神领袖”

  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低估的。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创造“精神领袖”才是缔造企业文化的关键。

  而所谓的“精神领袖”是什么呢?一般来说,“精神领袖”具备两个显著特征。其中一个特征是有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另一个特征就是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执行力。“精神领袖”主要通过人格魅力迅速地集结人力,成立无坚不摧的创业团队。比如海尔集团的张瑞敏、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都是极具凝聚力的活动组织者。

  有句古语说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虽然史玉柱不是管理科班出身,但他绝对是一个聪明人,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木讷书生。因此,企业要树立“精神领袖”计划,首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合格的管理者。

  要让个人魅力集结广泛,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且还要有切实的执行力。同时,“精神领袖”还必须具备超凡的意志力,纵使遇到多么困难的问题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作为“精神领袖”要懂得穷尽方法去化解周围的困难。当然,执行力绝不仅仅只是口号,而对于有些“精神领袖”来说,执行力只是带有神话色彩且从容驾驭形势的能力,殊不知其中包含着无穷的睿智和经验总结。那些已经获得成功,如今备受世人所瞩目的各大跨国企业和上市公司的 CEO 们,对他们来说,获得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自身有着更胜一筹的执行力,因为他们懂得,如何用最优化地集结资源来创造企业的价值,并通过企业的光环来升华自己。

  对于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执行力并不是你制订一个方案就可以了,它是需要集结资源后,通过人力优先原则来快速达成商业目的;是需要通过自身对企业的了解和对行业的洞察以及对资本张力的认知,从而简化行为和提高效率。

  依靠自己这样的思路,史玉柱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变成员工的“主心骨”,为此他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现在,史玉柱就是员工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很多时候他是员工以身作则的榜样。也正是因为史玉柱这一“领袖精神”,才让他的员工永远都不会做让领导和企业失望的事情。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