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团队里,都有一个无情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所有团队中的成员都处于企业管理之下。然而人是有情的。对于无情的管理本身,管理者要把握好管理的尺度。面对团队的管理,“有情”是要不得的,但是对于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来说,在管理员工的制度上必须做到“无情”,而在做到“无情”的同时还必须保持“无情”与“有情”之间的转变,要做到“管理无情,人有情”。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懂得在工作之外心怀大爱,要善于放下自己的“铁”面孔,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以轻松亲和的状态融入团队,关心帮助团队成员成长,营造“和谐有情”的团队氛围,从而创造“团结有力”的工作局面。
管理虽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或许面对制度管理,管理者会显得眼里容不得沙子、死守规则、认死理。但是,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管理者经常会夹带一些个人感情,甚至会随心所欲,事事“留情”。然而这些并不代表任何人都能够凌驾于管理之上,管理者只是从侧面来寻求捷径,善于变通。所谓“人治大于法治,情治大于法治”,从另一方面说,管理者的手下留情主要是推诿扯皮、保全个人及小团体的利益。
通常管理制度常常体现出无情的一面,而管理者也需要体现有情的一面。管理者要善于“无情制度,有情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然而,史玉柱在珠海巨人时代,对干部的管理制度非常死板。当时有这样一个管理制度,各地分公司如果请客户吃饭,只要超过500 元就要上报总公司审核批准以后才能执行。而这一管理模式无疑打消了员工的积极性,虽然是保证了管理者和总公司的权威,但是,员工们做事却没有了动力,而且,这一条例执行起来也非常麻烦。直至史玉柱意识到这一方式的弊端,才开始进行改变,他将分公司的业绩与招待费用挂钩,且分公司不用将事情细节全部汇报给总公司。结果证明,在员工获得充分尊重之后,公司的招待费用反而比以前下降了,管理的效率也更高了。而且这种方式也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当巨人做到十几个亿时,总部只有十几个人,主要的业绩是分公司员工做出来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史玉柱充满“人情味”的一面。
还有一次,史玉柱为了让员工的各种潜能得到全面开发,就在管理上做出了调整。当时正值脑黄金在全国市场上推广,史玉柱为了将其在全国进行全面推广制定了比较苛刻的条件,他要求员工三个月内在华东地区顺利完成脑黄金的推销,业绩突出的提拔,业绩不好的直接解雇。然而,谁都知道史玉柱是不会一棍子打死人的,他为其他人留了一条后路,那就是在一年以后再观后效,如果业绩不好的员工还有起色,就会让其仍然留在公司。面对史玉柱如此的死命令,员工们只能背水一战。事实证明,史玉柱“高压锅”理论的管理模式还是可行的。因为仅在短短的三个月里,企业里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完成了工作,同时在无情的管理下,华东地区脑黄金的推销做得非常成功。或许很多人对于这种高压模式会觉得史玉柱是为难人,只有挺过来的人才会获得重用,但是,这一无情的管理,无疑让许多员工得到了锻炼,重新认识到了自己的潜能。当时巨人集团杭州分公司的经理是脑黄金第一阶段的销售状元,他对于史玉柱如此无情的管理过程点头说道:“尽管巨人的环境常常让我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但我还是从心里感谢巨人。”
史玉柱为什么要如此无情地管理员工呢?史玉柱这样解释:“巨人集团应该模拟战争的高压状态,这种氛围对挖掘员工的潜力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公司里年轻人居多,他们更能够在超常规的压力状态下发挥优秀的水平。管理或许会让他们觉得我是非常无情的人,但是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无情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无情的过程,人才会获得重生,才会拥有无穷的力量。”
企业的管理离不开制度,而制度是执行领导者意图的最有效的工具。而这些制度本身是没有好坏、对错之分的,所以管理者就要把握这个制度的“度”,而所谓的“度”就是是否把制度建立在了具体的个人身上,如果是,就需要领导者以人性化管理的方式去管理企业,但是因为制度是建立在无情的基础上的,它是将员工们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如此的设计也正是为了让制度存在得有价值,体现其无情的一面。所以,制度是不信任员工的集中体现,是非人性化的集中体现,因此管理者主要的任务就是弥补制度上的不足,让无情的管理留下一点有情的味道。正如智者所说:每个企业管理都是一个无情的过程。管理无情,人有情。无情制度,有情管理。这样才会让整个企业团队团结一致,忠心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