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我不是最好的投资者

  巨人时代的史玉柱,是一个从来不向银行借贷的人,对他来说用自己的钱才会觉得安心。也因此,在巨人集团资金链断裂的时候,他在向银行借款时,才发现民营企业从银行贷款有多大的难度。也正是因为巨人集团的失败教训,使得史玉柱对银行借贷改变了看法。如今的他,不仅向银行贷款,而且干脆做上了银行的股东。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史玉柱是一个只靠着广告来销售保健品的人,直到他把销售火热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卖给四通之后,他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他的多数投资项目被外界知道,人们这才发现:史玉柱开始成为一个投资家了!

  其实,就在巨人大厦风波过去之后,史玉柱决定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时候,他就开始了一身兼两职——企业家和投资家。只是在后来的几年里,他的投资家色彩比较浓厚罢了。

  在巨人投资公司筹备成立期间,受媒体邀请,史玉柱接受了采访,当时他说:“新的巨人公司将是一个投资控股公司,我将出任法人代表,以生物制药、保健品为主,还是私营企业性质。巨人的牌子还要用,尽管它存在着许多污点。我的主营产业一定只有一个,在无风险的大前提下以参股的形式有限介入其他行业。”因此,在控股公司正式成立后,史玉柱都没有从事具体的经营业务,而是纯粹地投资公司,在巨人投资和上海华馨的经营范围里,实业投资都排在了第一项。史玉柱运用这些公司,搭建起他的企业王国。

  史玉柱曾说:“搞投资的更需要低调行事,无须任何宣传,会更沉默。”

  因此,最擅长营销的史玉柱尽管让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广告在电视上闪个不停,但他对资本运作和项目投资却非常低调,往往是到了项目成熟之后,外界才知道消息。

  由于史玉柱在保健品行业里的实力,虽然把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卖给了四通,但是在上海,他俨然已经成为行业领袖,不仅收购了上海恒寿堂药业,同时上海本土保健品公司双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曾主动找到史玉柱,希望能够被收购。对于保健品这个立身之本,史玉柱一刻也没有放松过。

  但对于保健品之外的投资,史玉柱也一刻没有放松过。

  在2001 年,北京华资银行公司持有的华夏银行的股份中,有200 万股被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法院冻结,法院于2001 年10 月开始对这200 万股股票进行拍卖。当时的上海健特公司竞拍成功。而在此之前,上海健特已经两次受让北京华资银团拥有的华夏银行发行人股份共5'800 万股,同时也受让华夏银行发起人首钢总公司持有的8'000 万股华夏银行股份。这样一来,上海健特一下子持有了华夏银行的 1.4 亿股股份,从而使得上海健特以持股56%,位居华夏银行第六大股东。

  而华夏银行,它并非史玉柱唯一投资的一家银行。他在 2003 年分两次将所持有的民生银行 14.393.56 万股股份转让给上海健特,由于把民生银行的一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别家公司,使得上海健特转眼间成为了民生银行的第八大股东。

  然而对于投资银行的史玉柱,很多的媒体都没有发过爆炸新闻,他们只是揣测史玉柱有意染指金融业,但对于这些八卦新闻,史玉柱本人则表示:自己如今对银行的投资只是纯属财务投资性质。史玉柱说:“李嘉诚曾说过,投资首先是要看退出机制是否通畅,其次才是看收益高不高——我觉得很对,所以我想寻找的是风险不大、变现能力强的行业。基于这种认识,我投资了银行。”对于银行的投资,史玉柱基本上只是一个坐享其成的项目,尽管这些也同样需要巧妙安排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或许有的人认为,史玉柱投资什么都能赚钱呢,他做什么都那么成功。

  其实不然,史玉柱并不是神,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他也曾扬言:“我不是最好的投资者。”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做,那么就必须要成功,不然就没有了意义,毕竟自己已经做出了那么多努力。所以,想让史玉柱下定决心投资一个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曾说:“在投资方面我是很胆小的”,因此,史玉柱对于巨人网络的投资也只是战略性的投资。然而,如果是史玉柱看准的投资项目,他就会非常大胆,果断投入。

  虽然从巨人推出脑黄金开始,史玉柱就一直进出在保健品的行当中,但这些并不能够影响他对于让他发家的 IT 行业的执著。再次复出的史玉柱,在巨人再次成立后,公司所经营的范围大多数都包含计算机。比如说:黄山康奇是电子计算机咨询服务;怀远宏强是电脑电子产品;上海健特是计算机硬软件开发、技术咨询;巨人投资是计算机网络开发;上海华馨是计算机。这些公司所经营的项目,无疑说明了史玉柱一直念念不忘他的老本行。只要一有时机,他就会重新进入IT 业。他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对IT 有剪不断的情结:“其实我们最早就是做巨人汉卡起家的,跟我们的大部分干部都是软件工程师出身,我们迟早是要回到这个行业里的。”也正是他的这句话,使得《征途》的出世一鸣惊人。

  如今,我们可以从史玉柱投资的项目中发现,他的投资原则就是投资的项目越少越好。动作越少,犯错机会越少。虽然有一些规模和巨人网络规模差不多的企业,但是这些与巨人规模差不多的企业最短是两三个月投一个项目,而对于史玉柱来说,他认为:“我是三年投一个。我三年就认一个事儿,当然少犯错。”也正是他的这种谨慎原则,才促成了史玉柱的每次投资都能够成功。即便巨人公司所涉及的领域有作为主业的保健品,也有金融、原材料和IT,但是这些产业之间,彼此都是缺乏相互关联和互补性的,并且原材料和网络游戏项目的投资很明显有追逐热点的痕迹。所以说,越是热点项目,其风险也越大。对于这些投资,史玉柱说:“少听些投资信息,少跑到投资第一线,听到的诱惑自然就少。我又不用手机,干扰就更少了。”他认为,只有克制住自己一直想投资的冲动,且谨慎投资,那么公司投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比较高,虽然说自己并不是最好的投资者。

  §§第九章 关于团队:独裁向宽容的转化

  可能每一个管理者对于团队管理这一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中国企业中,巨人的团队管理方式在管理界中堪称一绝。史玉柱是一个性情偏执的独裁者,但是在几经坎坷与浮沉之后,他的身边却一直拥有着一支凝聚力极强、异常稳定的核心队伍。是什么样的力量将这些人才聚集在史玉柱的身边,让他们与巨人集团荣辱与共?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的团结?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