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借风而上,搭上高盛顺风车

  要找风险投资的时候,必须跟风险投资共担风险,你拿到的可能性会更大。

  ———马云

  或许很多人对“高盛”会有些陌生,阿里巴巴的第一笔融资就是高盛这家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带头的。高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并且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

  在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十几个人组成的团队东拼西凑了50万元人民币,创建了阿里巴巴。当时的马云有一个希望,就是自己的公司能够坚持10个月,而且10个月之后希望能够吸引到投资人的资金。但是,当时的阿里巴巴是一个互联网企业,很多人对此十分陌生,马云的想法无疑就是铤而走险。

  互联网企业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而区区的50万对于一个公司来说,无疑就是杯水车薪,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尽管所有的人已经把开销降到了最低,但是阿里巴巴还是没能维持到10个月,在阿里巴巴维持到8个月的时候,马云就已经一贫如洗了,他和他的团队只能饿着肚子继续工作。但是,马云不能让为阿里巴巴工作的员工无偿工作,他只能四处借钱给员工发工资。

  《商业周刊》在美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财经杂志,这本杂志报道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也因为这个,马云的“好运”来了,因为在国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很多的投资者就慕名而来了,这个时候的马云也是最需要资金帮助的时候。

  蔡崇信也是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之一,他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和法学博士,是阿里巴巴的财务总监。他对阿里巴巴的成功运营有着很大的帮助,而搭上高盛的顺风车,引来“天使基金”和他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1999年8月的一天,机缘巧合让蔡崇信和高盛集团香港区的投资经理在一次闲谈中认识,通过这位投资经理的引荐,高盛经过考察决定投资阿里巴巴。而当时的阿里巴巴还是一个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面对如此有名望的高盛,马云当然希望双方有合作的机会,加上当时的阿里巴巴财政状况确实堪忧,在谈判上,阿里巴巴就作出很多的让步。

  在1999年的10月份,高盛牵头,之后有美国、欧洲以及亚洲一些著名的投资公司参与,阿里巴巴引进了自己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一共是500万美元。

  时至今日,想起当初对高盛的融资,马云还是认为当时是因为互联网行业非常火热,大家的投资兴趣都很大,阿里巴巴也就借风而上,幸运地搭上了高盛的顺风车,否则,一向投资传统行业的高盛是不会考虑阿里巴巴的。

  当时引进高盛的资金,对阿里巴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高盛的名望,让阿里巴巴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

  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经羽翼丰满,谈到对投资者的要求时,马云还是没有丝毫的放松,他希望阿里巴巴的投资者是一个策略投资者。他说:“现在还是会有很多的投资者每天追着我跟我谈合作的事情,但是我现在真的不需要太多的钱。”

  马云一直觉得,投注式的融资方式对于阿里巴巴并没有太多的好处,也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会给阿里巴巴在运营上带来很多的隐患。如果是策略投资者的话,对阿里巴巴绝对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他们会更看重阿里巴巴的长远发展,不会对阿里巴巴在短期内是否赚很多钱太在意。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