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五十八章 应氏杯

  1988年,日本的七大冠军头衔,小林光一拥有三个——棋圣、名人、碁圣,赵治勋拥有两个——天元、十段,武宫拥有一个——本因坊,剩下的一个王座是加藤正夫。

  这四个人是应氏杯的主要角逐者。

  韩国的围棋界,曹薰铉是唯一的强者。

  中国台湾,王立诚、王铭琬是最新崛起的一代,而林海峰刚刚在富士通杯上淘汰了聂卫平。

  而大陆,主要是聂、马、刘的天下。

  第一轮,聂卫平战胜了迈克雷蒙,赵治勋战胜了吴淞笙,林海峰战胜了桥本昌二,江铸久战胜了富士通的冠军武宫正树,藤泽战胜了马晓春,曹薰铉击败王铭琬,小林光一击败了王立诚。

  在进入第二轮的人员里面,聂卫平、赵治勋、小林光一、林海峰是最热门的冠军。

  在此之前,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大出风头。而赵治勋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最强者。林海峰是常青树,发挥最为稳定。而小林光一正统领着日本棋坛的小林时代,是应氏杯最有力的竞争者。

  在第二轮厮杀中,聂卫平艰难地战胜了自己的宿敌——赵治勋。

  聂卫平通过他出色的大局观,早早就确立了优势,接下来,面对赵治勋一波又一波的强硬攻势,聂卫平稳如泰山。

  直到最后的读秒,赵治勋依然没有任何机会。

  当他绝望的时候,计时员继续着残酷的读秒声。赵治勋望着棋盘,一动也不动。

  计时员读到最后一秒,看着发呆的赵治勋,看到眼泪从其眼中流出,又落在一颗颗黑白棋子上,愣在了那里。

  计时员关切地问赵治勋,“先生,你认输了吗?”

  赵治勋依然没有作声,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失败之后的赵治勋完全崩溃了,他哭泣着对曹薰铉说,“我完了,到今天我才发现,我是个傻瓜!”

  那天夜里,赵治勋彻夜不眠。

  曹薰铉对小林光一,中盘的时候,曹薰铉已经惨败得找不着北了。

  完全绝望的曹薰铉祭出了他最后的法宝——翻盘术,反正好几处都是死棋,全都不去管它,拼了吧,继续打入。

  小林光一被这种拼命的战术搞得头晕,你既然打入,我就全歼来犯之敌。结果是,曹薰铉打入的棋最终还是被干掉了,但是,原来的死棋却在战斗中补强了自己,一一活了过来,最终居然以一又六分之一点的优势击败已经彻底变傻的小林光一。

  林海峰以自己的功力战胜了江铸久,藤泽依靠自己不逊于加藤的杀力干掉了“刽子手”加藤正夫。

  进入四强的恰好代表了各自的地区:大陆的聂卫平,中国台湾的林海峰,日本的藤泽,韩国的曹薰铉。

  半决赛是三番棋,聂卫平对藤泽秀行,林海峰对曹薰铉。

  聂卫平和藤泽的三番棋,聂卫平以2:0击败了藤泽。

  这两盘棋,聂卫平赢得相当艰苦,每盘都是一点胜。仅仅是一个点啊,可以说,这两盘棋都是毫厘之间的胜负。

  而曹薰铉,也以2:0击败了林海峰。

  中国棋手对曹薰铉的胜利感到惊讶,因为,聂卫平设想的对手应该是林海峰。他们认为林海峰是由于完全不在状态,才输给了曹薰铉。

  但是,聂卫平对曹薰铉也不得不重视起来,虽然中国人对这个韩国人还不太熟悉,不过,他们今后将以持续多年的惨败来牢记这个对手。

  但是,目前来说,这个陌生的对手,中国人还不知道怎样去重视他。

  聂卫平对曹薰铉唯一的了解就是:他好像是个力战型的棋手。

  聂卫平不知道的是,从1976年曹薰铉回国服兵役的第三年开始,一直到应氏杯开赛的1988年,韩国围棋一直笼罩在曹薰铉的铁蹄之下。

  多少年过去了,韩国棋坛变得索然无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韩国各大头衔战,只有两个人参加,曹薰铉和徐奉洙。

  年轻的棋手一年年脱颖而出,他们又一茬茬被这两个人消灭。

  韩国棋坛愤怒了,为什么,为什么,这两个人一直统治着铁血的江湖?他俩的残酷和冷血,让围棋新人永无出头之日。长此以往,韩国的围棋将变得苍白而无奈。

  与日本和中国的头衔战热热闹闹、繁华喧闹的盛况相比,韩国的头衔战根本没有人去看:每次都是这两个人对战,看得头都大了。甚至连贯铁洞的职业棋手也不去看他俩的对战——随便吧,反正多年也没我们什么事!

  唯一感到津津有味的就是徐奉洙,没有曹薰铉,他的棋力达不到这个地步,虽然不停地惨败给曹薰铉,但是,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直到有一天,他最后的信心被李昌镐击碎,这是后话了。

  应氏杯的决赛是五番胜负。

  1989年4月24日,决赛第一局在杭州香格里拉酒店开战。

  这一次,号称围棋王国的日本竟然被晾在了一边,成为看客。

  中韩两国都派出了庞大的记者团,来到现场做即时报道。

  杭州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在飞来峰和北高峰之中,有一座中国著名的寺院——灵隐寺。

  灵隐寺历史悠久,长年香火旺盛。

  这一天,细雨蒙蒙,将整个杭州城笼罩在如轻烟般的雨雾之中,有一个妇女来到这里,虔诚地给里面的佛像上香,恭恭敬敬地磕头。

  这个妇女就是曹薰铉的妻子郑美和。

  按应氏杯的计点制规则,猜先由年长者抓子,年轻者猜。聂卫平和曹薰铉是同一年生人,聂卫平大曹薰铉几个月,所以,聂卫平抓子。曹薰铉一口猜对,由曹薰铉选择,由于应氏杯黑棋要贴八点,故曹薰铉选择了白棋。

  这盘棋,聂卫平执黑在第33手的时候就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而号称快枪的曹薰铉稍加思索便捻起一颗棋子,在要打到38位的一瞬间,突把手缩了回去,他发现了聂卫平的失误,改走34靠,黑棋顿时失去了根据地,一下子走上了奔逃的道路。

  随后聂卫平发起了一轮轮反击,但是都被曹薰铉一一化解,最终以三点惜败。

  郑美和虽然不懂围棋,却一直在紧张地关注着局势进展,看到自己的丈夫赢了,她欣慰地松了一口气,连忙在雨中再次跑到灵隐寺,二度拜佛烧香。

  而孔祥明也一直紧紧绷着神经,焦虑地望着聂卫平走出的每一步棋,最终等到的却是失败。

  三天后,4月28日,决赛第二局开始。

  轮到曹薰铉执黑棋,仗着先行之利,曹薰铉发挥出柔风快枪的本色,密集的枪花疾风一般刺向聂卫平,而聂卫平稳固地防守,轻灵地腾挪,将对方的攻势一一化解。

  几次捅出的快枪都无功而返,由于有贴八目的负担,急于求战的曹薰铉枪法开始散乱,被聂卫平的屠龙刀逐渐压得抬不起头来,中盘战斗结束之后,曹薰铉不要说贴目,连盘面的优势也丧失了。

  中方的研究室里,吴清源领着中国棋手分析着局势,毫无疑问,曹薰铉已经必输无疑。

  这盘棋的结果是曹薰铉输九点。

  应昌期的故乡是宁波,所以,他提出后三盘棋都在自己的家乡举办,但是,他的提议遭到韩国棋院的强烈反对。

  最终,只有第三盘在宁波举办。

  5月2日,两名选手在宁波开始第三局的较量。

  曹薰铉执白,依然是急速地寻求战斗,从第30手碰开始,他再次挑起纷争,然而,聂卫平依然厚重地稳稳保持着优势,不给曹薰铉任何可乘之机。

  曹薰铉的快枪再一次被聂卫平力大势沉的刀法砍得失去了章法,最终以三点告负。

  当聂卫平胜利的消息传出,人们再一次像迎接英雄一样,站在宾馆的外面等待着他,到处是美丽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

  而失败之后的曹薰铉,一言不发,陪着妻子默默回到了住宿的房间,他凝重的脸上有着一丝痛苦的表情。

  他的乱战在聂卫平强大的力量下,毫无用处,破绽百出。

  第二天,他匆匆返回韩国。

  四个月以后,他们要在新加坡进行最后两局的较量。

  回家不久,曹薰铉奔赴日本,花高价请来几个高段棋手,专门研究聂卫平的棋。

  然后,这几个日本高手模仿聂卫平的棋风,由曹薰铉与他们进行车轮大战,试图逐渐适应聂卫平的招法,并从中找出破绽。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