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落国力强盛,攻击唐关内、剑南两道,十余年间战事连纬,郭子仪与京西北诸镇节度使,联兵“防秋”,要拉敌危,保卫关中。剑南道唐军亦竭力杭击,确保成都府。
吐蕃王国的极盛时期,赞普(国王)是赤松德赞(754-796在位)。其势力北抵回给(新疆、内蒙),西攻大食(阿拉伯帝国),南人天竺(印度),东联南诏(云南)。早在代宗广德元年(763)时,唐朝河陇诸郡大多已被吐蕃攻占。安西四镇和伊(新疆哈密)、西(新疆吐鲁番)两州、北庭(新疆吉木萨尔北)等地与中央的联系被切断。到德宗建中二年(781),沙州(甘肃敦煌)失陷,西域形势更为不利。虽然在此期间,回给汗国曾协助唐朝抗御吐蕃,并派兵保护来往使臣和商旅,开辟了经由塞外沟通中原与西域地区的“回纶道”。
但并未能扭转唐朝在西域的劣势。贞元三年(787),吐蕃又大举进攻回纯,安西、北庭相继陷落,吐蕃的势力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和河陇地区。
吐蕃王国的极盛时期,大致与李唐的肃、代、德宗三朝相当。一方是雄强擅兵,四面扩张;一方是盛极而衰,内乱难息。唐王朝的对外战略形势,必然是旷日持久的防御格局。
在代宗大历十年(775)以前,吐蕃军东侵唐朝的矛头,主要集中在关中西北部,攻击的重点方向是灵(宁夏灵武)、径(甘肃径川)、那(陕西彬县)三州。但是,在唐朝京西北诸军镇的顽强抗击之下,吐蕃军的汹汹攻势一再遭到遏制,双方战局处于长期胶着拉锯状态。
从大历十年起,吐蕃军的进攻策略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加强了对剑南西川的攻势;另一方面是对关中地区的攻击方向,也有所变化,即企图从灵州向东和从庆州(甘肃庆阳)东越桥山(子午岭),对关中作远程迁回攻击。以下先叙关中西北方面的“防秋”战事进程。
从大历五年(770)至十三年(778),吐蕃军在夏季和秋季。连年侵扰。进攻的重点仍是径州、那州和灵州。其中规模最大的战事,是在大历八年(773)秋天。
这年八月中旬,吐蕃军6万骑兵进犯灵州,纵马践踏田野秋禾之后撤走。是月底,幽州节度使朱批派其弟朱滔率领的5000名精锐骑兵,来到径州,参加关中“防秋”。自安禄山反叛以后,幽州诸军很少为朝廷所用。朱滔带兵西来关中,代宗十分高兴,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14劳。
十月初,灵州唐军击破吐蕃军万余人的进攻。随后,吐蕃又出动10万大军进犯径州和那州。郭子仪派兵马使浑碱率步骑兵5000人前往宜禄(陕西长武),与径原节度使马琪构成特角之势。十八日,浑碱与吐蕃军遭遇,他登上黄原(长武县北)燎望敌情后,下令占据险要,布列拒马枪,防备吐蕃骑兵奔驰突击。但是,朔方军老将史杭、温儒雅等五六人,任性自负,轻视浑碱,不肯听从指挥,竟临战纵酒。当浑碱派人传令准备出击时,他们已经酒醉醉然,看见设置的拒马枪,说道:
“野外作战,看见敌虏,就得出击,何用这种东西!”下令撤掉。然后,喝令骑兵冲击敌阵。这时,吐蕃军早已布阵就绪。
唐军骑兵非但未能突破敌军,反而在退回时,闯乱了自己后军的阵脚。结果,吐蕃军借势反击,唐军大败溃散,士卒死伤十之七八,当地居民也有1000余人被吐蕃军掳掠而去。浑碱等人奋力冲杀突出包围,才免于全军覆没。
二十二日,径原节度使马琳所部唐军在盐仓(甘肃径川西)与吐蕃军接战时,闻知宜禄方面唐军失利,“防秋”诸军望敌而退,又遭败绩。马礴及部下被敌军围困,及暮还未回城,而兵马使焦令湛等人与士卒争门而人。有人劝行军司马段秀实闭城拒守,段秀实正色而言道:“主帅不知被困在何处,我们现在只有向前奋进,岂能苟且求全,只顾自己!”说完立即召来焦令湛等人,责问道:按照军法,丧失统帅,部下都得处死。诸位忘了自己的死罪吗衅焦令湛等人十分惶恐,跪拜请命。段秀实下令城中尚未参战的士卒全体出动,列阵于东原之上,并收集溃散士卒,摆出拼死一战的气势。吐蕃军望而生畏,稍向后撤。人夜,马琪才得以摆脱敌军,返回城中。
在州行营的郭子仪获知前线战况后,紧急召集诸将,商议退敌之策。他说道:败军之罪在于我,不在各位将领。不过,朔方军一向以兵精善战闻名天下,如今却被敌虏打败,用什么计策可以洗雪今日之耻呢衅诸将一时无言相对。
浑城说道:“作为败军之将,我本不应再参预商议。但是,我想说一句话,这次的战事失败,请副元帅只治我一人的罪;或者再给我一次杀敌赎罪的机会。”郭子仪赦免了他的败军之罪,让他带兵开赴那城(宁夏固原东南),伺机杀敌。
吐蕃既已打败唐军,遂欲大掠沂、陇一带。盐州(陕西定边)刺史李国臣向郭子仪建议道:“敌虏乘胜必然会进犯京能如果我们牵制其背后,敌虏肯定就要返顾照应。”于是,郭子仪派李国臣带兵向西奔赴秦原(甘肃清水东),一路击鼓而进。
吐蕃军进至径州百里城(甘肃灵台西南),闻讯后立即回撤浑诚所率唐军已埋伏于狭路两侧,待机截杀,遂将敌军所掳掠的男女和物资全部夺回。马琪也派出精兵袭击吐蕃军的重基地潘原(甘肃平凉东南),杀敌数千人。吐蕃军后方告急,遂全线西退而去。
九年(774)二月下旬,郭子仪人朝,在延英殿魏见代宗。
君臣二人议论吐蕃强盛,西方边境不得安宁的现状,慷慨激昂,以至热相交流。郭子仪回到家中,立即起草奏章,陈言边事。献计献策:
朔方是国家的北大门,西抗吐蕃,北防回绝,五座边城相去3000余里。开元、天宝时有士卒10万人,战马3万匹,仅能抵挡一隅之地。自从先帝受命于灵武,将士们跟随陛下征讨叛贼,无有安宁之年。前几年又因仆固怀恩反叛,死伤消耗,损失了三分之二,与天宝时相比,只下三分之一。如今吐蕃兼并河陇之地,联合羌、浑兵众,连年侵入京做,其势力超过我军十倍,与之争胜,岂能容易得到?近来敌虏入侵,号称四节度,各统上万士卒,每人有马数匹。臣所统将士,人数不及敌虏四分之一,马匹不及敌虏百分之二,只能固守,不宜出战。近来得到马琪报告,敌虏准备渡过渭水,向南进攻。臣若坚守城池,担心敌虏会进犯京嵌;一旦敌虏进逼京郊,百姓就会惊慌不安,诸道军心也会动摇。外有强敌,内部动摇,外畏而内惧,将如何安定国家呢?
臣以为陛下欲制敌取胜,非是力量不足,而是选兵不精,训练不严,进退步调不一,时日淹滞,兵疲师老,战线太长,兵力分散。臣请求陛下征询正直议论,选择名将统率大军,从诸道抽选精兵四五万人,就一定能掌握制胜权。臣还估计河南、河北、山南、和江淮地区,小的军镇有兵数千人,大的军镇有兵数万人,空耗军费,不上战场。臣请陛下将他们调入关中,教习战阵。如此,则我军声势振奋,就能够攻必取,守必全。这是安边的长远之策啊!最后,郭子仪以自己“齿发已衰,愿避贤路”,请求辞职退休代宗阅览了他的奏折后,手诏答复道:“卿思虑深远,使联心中感到非常充实。联始终倚赖于你,你不可以辞职去位。”
四月中旬,郭子仪向代宗辞行返回那州时,再次就京西北御寇事宜,陈言利害,说到痛切之处,涕泪长流,忧勤之心,溢于言表。
在此后两年中,吐蕃军的入侵规模较小。到了大历十二年(777)秋季,其进攻方向开始变化。九月下旬,吐蕃军8万人从原州北面向东,攻破方渠县(甘肃环县),进人拔谷(环县东南)。郭子仪派副将李怀光带兵前去救援。吐蕃军不战而退。
二十二日,吐蕃军又转向东南奔袭坊州(陕西黄陵),抢掠当地党项部落的羊马牲畜后退去。十月中旬,吐蕃军一支从原州北上,然后折向东去进犯盐州(陕西定边)和夏州(陕西靖边西北白城子);另一支向东进犯那州长武城(陕西长武西北)郭子仪调兵遣将,分头迎击,吐蕃军无功而退。
十三年(778)二月下旬,吐蕃将领马重英带领4万大军侵犯灵州,堵塞了填汉、御史、尚书三条水渠的引水口,以此来破坏唐朝的屯田生产。四月下旬,吐蕃再次进犯灵州,被朔方留后常谦光率军击退。七月下旬,马重英率2万骑兵进犯盐、庆(甘肃庆阳)二州,朔方军都虞侯李怀光奉郭子仪之命,率兵抗击。八月初,马重光继续东侵,进至银州(陕西榆林东南)、麟州(陕西神木北),大肆抢掠当地党项部落的牲畜。李怀光率领唐军骑兵,乘吐蕃军因驭赶所掠牲畜而行进迟缓的机会,将其击溃。九月下旬,原州方面的吐蕃军出动万余名骑兵,从青石岭(甘肃径川西北)东下,进犯径州。郭子仪、段秀实和朱沈命令所部严阵以待敌虏无隙可乘,遂退兵而去。
接着再扼要叙述剑南西川方面的战局形势。
大历十年(775)正月,吐蕃军数万之众进犯西山(四川西部雪山),被西川节度使崔宁率军击破。次年正月,吐蕃四节度和突厥、吐谷浑、氏、羌等部落联军20余万众,又来进犯,被唐军击退,死伤万余人。
十二年(777)四月,吐蕃军进犯黎(四川汉源西北)、雅(四川雅安)二州,被崔宁督军击退。十月,唐军又大破吐蕃于西山望汉城(四川理县东)。十一月,山南西道(陕西汉中东)节度使张献恭于崛州(甘肃崛县)击破吐蕃军万余人。十二月,崔宁奏报称击败吐蕃10万众的进犯,杀敌8000余人。
十四年(779)九月,坐镇十余年的西川节度使、同平章事崔宁入朝,加授司空(正一品)、兼代宗山陵使,留京不返。
是冬十月,吐蕃与南诏联兵10余万,分三路进犯剑南西川:南诏兵出黎、雅二州为南路;吐蕃军分为两支,出茂州(四川茂坟)为中路;出扶(四川南平东北)、文(甘肃文县西)二州为北路,企图一举攻夺成都府(四川成都)。
由于崔宁正在京城,留在成都的诸将抵挡不住,连失州县,地方官员弃城逃命,百姓逃往山谷避难。唐朝中央急派右神策军都将李最和金吾大将军曲环率兵人川增援。剑南东川(治所四川三台)节度使也派兵自江油(四川平武东南)开赴白坝城(四川广元北),打退了北路的吐蕃军。曲环率那、陇二州兵和范阳镇兵5000人,追击敌虏至七盘县(四川汝川北),打败了中路吐蕃军,乘胜攻克茂州和维州(四川理县东北)。李晨率神策军4000人打败南诏军,追击干大渡河外。吐蕃、南诏联军战死及因饥寒和坠崖而死者,多达数万人。
南诏王异牟寻兵败恐惧,修筑了羊直哮城(云南大理西北),据险而守。因苦于吐蕃的责赋苛重和每年出兵助防,异牟寻遂想摆脱吐蕃而复归于唐。唐朝也及时调整对外策略,决定通和南诏,共御吐蕃。贞元十年(794)正月,唐朝使者与南诏王盟誓干羊直哗城外点苍山神祠,重修和好。双方结成西抗吐蕃的军事特角。
§§第九篇 忠武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