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5章 冉雍

  冉雍(前522一?),姓冉,名雍,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卒年不详。小孔子29岁。出身“贱人”之家,孔子曾把他比作“犁牛之子”与冉伯牛、冉有同宗。早年拜师孔子,跟随先生周游列国。鲁哀公十三年〔前482),41岁时当上季氏家族的总管。冉雍为人仁笃厚道,不苟言辞。而且任劳任怨,有宽宏的器量。孔子非常欣赏他。当时曾有人说他:“仁而不恢”,即为人有德但没有口才。孔子听了。反驳道:“焉用住?御人以口给,屡僧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俊广(《论语·公冶长》)即是说:为仁为什么一定要求有口才呢?强嘴利舌地同人家争辩,常常遭人厌弃。冉雍为仁未必就达到了最高水平,但为什么一定要求他有口才呢?言下之意,是对冉雍笃行仁德,不花言巧语的赞扬。冉雍也是一位自幼好学之人,对仁德的追求尤坚持不懈。他多次向孔子求教“仁”的真谛。孔子有针对性地教导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指出出门工作要像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要像去承当大祀典那样严肃认真,小心谨慎。不要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无论在家在国都不要无端怨恨。冉雍听罢,受益匪浅。立即回答先生说:“弟子虽然不聪慧,但仍将按照先生的教诲去实行。”后来冉雍言行如一,笃行仁德,被孔子定为德行“科弟子的代表之一”,与颇回、阂子鸯并列。他的同窗好友子贡也给他很高的评价:“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不迁怒,不深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就是说,冉雍不以贫穷为累;不把臣下当私有财产,而当作借重的使者鑫不拿别人出气;不加深对他人的怨恨;也不计较别人以前犯过的错误;足见他品行的高洁和器量的宽宏。除德行修养外,冉雍还具有高明的政治见解和超群的政治才干。

  他经常同孔子讨论政治问题。显示出他不凡的政治见解,有些地方甚至超出孔子之上。有一次,他请孔子评价大夫子桑伯子的为政,孔子回答说子桑伯子办事简洁明了,事不烦而民不忧,是可取的。冉雍不满足于先生的解说,更进一步提出了他的高见:“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论语·雍也》)就是说严肃认真地研究重大政治问题,而以简单易子操作的措施去具体施行,这样治理百姓,不也可以吗?如果对重大政治问题心存草率简单,而又以简易的措施操作,这岂不是太简单了吗?他把为政之“简”作了深人的解剖分析,得出并非一切“简”都好,只有“居敬而行简”才是最好的行政手段。和孔子曾经教诲他的“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带有事务主义色彩的行政要点比较起来,冉雍“居敬行简”的政治主张本质上符合“抓大体,去烦琐”的管理原则,已经走到了孔子前面。孔子对弟子的成长一向持敲励态度,见冉雍所说很有道理,立即表示赞同说“雍之言然。”(《论语·雍也》),后来对冉雍比喻说:“犁牛之子醉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那耕牛的儿子长着赤色的毛,整齐的角,虽然不想用它做牺牲来祭祀。山川之神也不会答应。说明冉雍虽然出身贫贱,但他超群拔俗的才能仍会有用武之地。因而评价冉雍说:“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认为依他的德才,完全可以胜任一部门或一地方的长官,甚至可以君临邦国。也许正因为如此,冉雍随夫子回鲁国后三年,被鲁国实权人物季氏看中,担任家族的总管,取得了卓着的政绩。冉雍既以“德行”着名,又凭其卓越的政治才干着称于世,可谓德才兼备,是孔门弟子中比较全面者,也是让孔夫子非常满意的人物。战国时大儒荀子也非常推崇他,多次把他与孔子并列,与舜禹相匹配,所谓“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仲]弓之义。”(《荀子·儒效》)。历代朝廷对他也很重视,自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祠冉雍后,列代封祀不绝。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将他列人“十哲加之位”,开元二十七年(739〕又追赠他为“薛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追封他为“天下那公”,度宗咸潭三年(1267),又改封为“薛公”。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