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二节 理解图表资料

  许多人在阅读时忽略了图表,仿佛它们只是一些空页。然而,关于原理、论述对象或概念的图表描述可能是课文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此外,图表往往还可简化复杂的概念。

  在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商业和经济学的书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表格、曲线、示意图或图画。这种视觉性的表可以用相对来说比较小的篇幅传递大量信息。这种信息和文字信息一样重要,或许更加重要。但很多学生由于时间紧就将表格、曲线等翻过去了,他们想着:“啊,这一页我不必读了”,随后就加快速度,读到一章末尾。

  1.不要忽略图表资料

  如果看书时只看一眼就将印有视觉资料的书页翻过,那么等于在用两种方式欺骗自己:

  (1)读者错过了重要的信息;

  (2)读者放弃了一个思考的极好机会。这是因为书页印的是视觉信息,读者必须将它们转换成文字信息。这时,读者就要停下来把它们好好想一想。一旦这样做了,就意味着读者已经把这些信息思考过了,并将文字和视觉资料都储存了起来。读者能长时间地、清晰地理解并把它们记在脑子里。

  掌握非文字材料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仔细研究阅读指定的功课时所遇到的第一个表、曲线、示意图或图画。这听起来是一种最难的学习方法,但实际上读者可以做成下面几件事:读者将会学到一个在今天、明天以及今后许多作业中都会有用的学习技巧。同时,当读者在运用这个方法时,会越来越熟练。还有,能更直接、更有效地学习重要的、无论如何必须学的材料。最后,做好了一项工作,而且在考试前很久就做好,这对读者将起促进作用。

  另外,阅读图表资料毫无困难。这些资料都是专家设计的,每一张图表中包含下列4个重要的特性:

  (1)直接。图表能够使读者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他们看到的信息上。

  (2)简洁。在图表中信息被安排得很紧凑,省去了不必要的细节。

  (3)清楚。视觉的形式及意义均被很清楚地表示出来了。

  (4)精确。数据都经过仔细地核对,只有不使数据失真的图表才被运用。

  有了这些内在的特性,视觉资料就既不复杂也不模糊了。但你仍然要知道应当如何读懂它们。一旦读者能这样做,就会发现阅读图表不仅是一种乐趣,而且在连续不断地阅读印刷文字过程中也是一种很好的休息。

  2.如何阅读图表资料

  这里是一些关于阅读图表资料尤其是表格的建议。

  (1)大致看一看图表。将图表大致看一看,从而得到一个总的印象。

  (2)阅读图表的题目。仔细地阅读题目,因为题目常常可以告诉读者表中的数据代表什么。是从哪儿收集到的,什么时候收集的。当然,题目还告诉读者图表的题材。

  (3)看清变量单位。例如,在整体中的百分比和实际测量的大小有很大的区别。也要注意图表是从零开始算起还是从其他计量方式算起。

  (4)核对一下标题或说明。看一看表格中的纵列(垂直方向)与横列(水平方向)的标题,了解它们各自代表什么。再读一读图中中心轴线旁的说明。

  (5)读脚注与眉批。如果有的话,脚注和眉批会提供给读者更多的信息,也常是图中记号的说明。

  3.如何阅读图画

  应当有系统地分析图画。下面告诉读者怎么分析:

  (1)读一读图画的题目。看看它描画的地方,也读一读全部标志和解说。

  (2)大致地将图看一看,找一找它所要传达的“信息”。

  (3)看一看图画的各个不同部分。像舍洛克?福尔摩斯那样弄清楚一个一个细节。这时读者会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惊讶。

  (4)找出图画和正文间的联系。问一问自己:“为什么要放张图片?”

  总之,读者应当努力将自己从图画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概括和推理。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