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八节 常用的笔记十法

  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看书。”这“动笔墨”,指的就是做笔记。做笔记是一个成功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巩固记忆,启迪思路,磨炼文笔,引发创见。许多成熟的笔记都是精彩的文章。那么,如何做笔记呢?古语有云:“文无定法”,意思是说,写文章没有一成不变的格式和方法。其实,做笔记也没有僵死凝固的格式与方法。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习惯,根据学习的需要,采用个人熟悉的方法。但是,做笔记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就读书笔记和观察笔记而言,大体有10种方法。

  1.标记法

  读书时,在重要之处划杠标号,浓圈墨点之法。鲁迅擅用此法。据许广平回忆,谁如果向鲁迅先生借书,他总是另外买一本新的借给人家。对自己读过的那本书,他是不肯轻易出借的。因为他在自己读过的书上浓圈密点、划杠打叉、笔注眉批,着实下了一番工夫。这些标记醒目地表示了他对该书某些论断的看法,或肯定,或纠谬,或质疑,或补充。鲁迅已把读过的书变成自己的了。

  2.旁批法

  读书时,在书的天地头或行距间,写上自己的见解或感受,保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或一闪而过的微妙灵感,即为旁批法。

  马克思在所读的书上顺手写批注,已成为一种难得的习惯和必要的准则。由这些批注汇集成的笔记,是一个装满各式武器的思想武库。马克思的著名的《克罗茨纳赫的笔记》,就是一册五本写满批注的手稿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遗产。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年-1916年研读哲学著作时所做的笔记。列宁对许多哲学原著进行了精到的摘录和简要的缩写,并在旁边写上了极富特色、颇具个性的批注。如“注意”、“好极了”、“妙极了”、“非常好”、“非常聪明”、“机智而聪明”、“真糟”、“很妙”、“微妙的差别”、“混淆不清”、“中庸之道”,等等。

  毛泽东擅用此法。他年轻时读过的书,于空白处写满了各种批语,有的写着“不通”、“荒谬”、“陋儒之见”,有的写着“此语颇精”、“言之成理”、“此语甚合我意”。还有大段的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发挥。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有一帧毛泽东读过的康德派哲学家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的照片。那书页的眉头和行间,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语。这本不过十来万字的书,毛泽东在上面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这些批语,绝大部分是他对伦理观、历史观和世界观的见解。

  3.摘录法

  从书上摘录下来所需要的材料,就叫摘录法。这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摘抄的过程就是对阅读进行筛选、提炼的过程。在摘抄中,大脑紧张地运转,会使人保持高度的注意,提起阅读的兴致,增强记忆的能力。马克思一生中反复读过歌德、莱辛、莎士比亚、但丁与塞万提斯的作品,并进行了大量的摘录。列宁“几乎全部”阅读过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他在阅读这些著作时进行了广泛的摘录。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中保存着大量的他的摘录笔记。

  那么,如何进行摘抄呢?有目的地读书是摘抄的前提。摘抄必须有选择,有步骤。

  (1)先阅书的前言,决定是否读全书,再读书的正文,找出相关的部分,进行摘抄。

  (2)边读书,边夹纸条或作记号。全书读过之后,再从头摘抄。

  (3)如果是无目的的泛览,那就可以边读边摘,或典故,或美词,或名言,或警句,兴之所至,尽情抄来。

  4.提要法

  对一本书提出主要之点的方法,叫提要法。读历史书要摘记重要事件,读哲学书要摘记主要论点。一本书的提要,应包括书名、作者、页数、章节、出版年份及内容简介。有的提要,除摘出作者的主要论点和基本论据外,还要写明自己的见解。

  列宁有一次读了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在这封信里,马克思对拉萨尔著《爱非斯的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一书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把它称作“小学生”的作文。列宁把马克思的批评作了简要的表述:“拉萨尔简单地重弹黑格尔的调子,抄袭他的话,无数次地反复咀嚼黑格尔关于赫拉克利特的个别论点,用充满学究气、书呆子气十足的废话来充实自己的著作。”但是,列宁还是仔细地研究了拉萨尔的著作。他运用提要法和摘录法,把这一著作写成纲要,作了摘录,加上评语,并在末尾作了总结:“总之,马克思的结论是正确的。拉萨尔的这本书不值得一读。”

  在这里,列宁灵活地运用了提要法和摘录法。

  5.随感法

  就所读过的书的某个论点或某些言论抒发感想、说明道理或进行议论的方法,叫随感法。这种读书笔记是把原始资料经过自己大脑的整理、分析、研究与综合后而形成的,通常叫做读后感或心得笔记。这种写法比较活泼、自由,可以谈体会,说心得,评正误,议是非。

  6.札记法

  这是读者对作者文中的观点进行补充、订正或质疑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此法通常应用在学术性较强的读书笔记上。报刊上常见的“读史札记”就是其中的一种。应用这种方法,既可以对原著的某些论点加以引申与发挥,又可以提出质疑和商榷。写札记时,最主要的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思考力,启发创造力。

  7.对比法

  把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的做笔记之法。列宁经常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拿来对比,写成对比笔记。《列宁文集》第十九卷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列宁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的意见仔细地作成概要,择出其中最鲜明、最典型的观点,并用马克思的言论与之对比。这就明显地看出了“批评家”意见的谬误,有力地表现了马克思观点的正确。

  8.草图法

  在一部著作写成之前,用简练的语言把最本质、最重要的观点写出来,犹如美术作品定稿之前的草图,这种方法叫草图法。草图不是提纲,比提纲要充实、详细。草图是定稿前的雏形,有纲有目,有骨有肉。美术家们经常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伟大艺术品的草图。草图的线条精练明晰,所以本质的、隐秘的东西往往比定稿表现得清楚明白。成型的图画中的细腻的描绘、精微的线条和刻意的着色,往往冲淡了人们对主要之点的注意力。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发表17年前,就用草图法写成了一本笔记《一八四二年概要》。

  这个概要是在达尔文死后14年才发现的。在纪念达尔文诞生100周年时,他的儿子把这份《概要》加上自己的注释出版了。达尔文用极简练的行文匆匆草就了这份《概要》,涂抹和修改之处很多。实际上,这是用草图法把自己新发现的东西仓促写成的笔记。但是,令人吃惊的是,达尔文在一些不通的、含混的、删节的句子中,表述了如珍珠般闪闪发光的精彩的思想。

  9.观察法

  通过直接观察的笔记之法,叫观察法。达尔文在历时5年的环球旅行中,对动物、植物和地质进行了大量的观察、采集,写下了共18本、计50万字的考察笔记。这些笔记为《物种起源》提供了翔实的论据。

  10.速写法

  用精练的语言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快速记下来的笔记之法,叫速写法。这是观察笔记的一种。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身上总带着一个笔记本,以为速写之用。一次,俄国著名肖像画家尼古拉?甘来见列夫?托尔斯泰。他们交谈还不到3分钟,托尔斯泰就走向书桌,打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奋笔疾书:

  这是一张叫人无法捉摸的神秘画家的脸!他额上的皱纹犹如水中涟漪——舒展着、舒展着,皮肤就马上变得如孩子般光滑了。他的眼中似乎满是忧郁又仿佛满是欢乐——看着他的双眸使你不禁既想哭又想笑!他说出的句子都十分短促——你能清楚地感到每个句子后面的感叹号和省略号。

  这是一段绝妙的文字肖像描写,用时不到3分钟。但也就在同时,画家为托尔斯泰画了一幅美术肖像速写。这就是著名的《奋笔疾书的托尔斯泰》。这个故事最恰当不过地说明了什么叫速写法。

  以上笔记十法应综合运用。读书时,记标记,作旁批,写摘录,书心得,细细读去,缓缓写来,实是一件赏心悦事。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读与写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我们的知识会不断地积累与增长,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

  §§第七章 高效注意力培养法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