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如何阅读一本好书

  在选择了好的和合适的图书之后,那么怎么阅读一本书呢?

  1、阅读书讲究抓住重点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要理解。必须根据主题建立一套分析的体系,先观察一个有完整思想、段落的句子,接着就解析构成句子的单字,最后才认识字母。也就是说先找出作者强调的重点和目的,从目录中了解书的结构。找出几篇重要论点所在,再仔细阅读。可以假设自己是个侦探。

  要找出书里面的主题、观点等线索,必须随时保持机灵,才能很快达到目的。第一次阅读一本困难的书,最好能一口气读完,不要为了不懂的地方而停下来思考或查证。能很快读过一遍,第二次再阅读时,就能了解更多,吸收更多。太早查证参考数据,对我们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妨碍我们阅读。还必须能运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还可以使用手指当作指针,不仅要训练增进阅读速度,而且也是要促进更加集中精神。

  2、读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主动阅读

  主动阅读的简单规则——边读边提出问题,而且必须尝试着自己去回答问题。无论读任何书,都必须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也与重点有关:

  书的内容大体有关什么?

  作者详细叙述的是什么?

  这本书是真的吗?

  这本书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要能够抓住重点,指出作者一连串观点的发展,无论如何必须把所有的观点连贯起来。

  培养习惯的方法无他,只有不断地运用练习,形成阅读的习惯。习惯是第二天性,把握规则才能将其熟练运用,把握原则,加上不断地练习、运用,才能养成习惯。

  3、抓住重点的学习方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找出书本内容的规则。

  依照作品的种类和主题加以分类。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叙述本书的内容。

  按照内容发展的前后关系及顺序,一一列出各部分的大纲。

  确定作者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诠释作品内容的规则。

  找出作品的关键字眼,并且完全了解这些字眼的意义。

  找出重要的句子,从中掌握作者的主要命题。

  找出互相关联的句子,并加以组织,以便了解作者的论点。

  确定作者已解决和未解决的问题,最后再断定他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阶段——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①进行评论之智能礼节的一般规则。

  还不能充分了解作品以前,不要任意同意,反对或存疑。

  不要恶意反对或驳斥。

  批评作品时,必须提出批评的理由或证据。

  ②批评观点的特殊准则

  指证作者的无知。

  指证作者传递错误的知识。

  指证作者不合逻辑的观点。

  指证作者分析或解释说明的不完全。

  解说的书主要是传达知识,只有经过思考后抓住重点,拟出来的规则,才能一目了然。明智的行为是以知识为基础。理论的书,告诉读者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实用的书,则是教导读者如何做自己想做的事,及如何思考必须做的事。理论所要表达的,是事情的真实性及事情本身的内容,而不是提出获得更好结论的建议和方法。哲学书籍所涉及的范围,都不超出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

  4、必须学习以适当态度来阅读各种不同的知识

  必须以透视的眼光去读它,了解一本书,最主要的就是把握架构,把握住文章的要点。每一本值得阅读的书,都具有完整的架构,且各个部分,有系统地组织起来。愈完美的作品,其结构愈完整。必须知道构成整体的每一个部分,而这些部分之间,应该是有组织的联系。如果有一个部分不只是集合,而是复杂组合的有计划、有安排的情节,必须试着把它们找出来。世界上的情节是很有限,故事安排的好坏,就看作者如何为相同情节的主干加上外衣。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就像作者也有他自己的观点一样。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