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一节 学习要大胆质疑

  学习不只是接受新知识、新观点,还要善于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所学知识才真正为学生所用。

  古今中外一些科学领域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往往是从假设提问开始的。善于运用假设提问这种方法进行读书学习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起提问,我们最先想到的却是上课时老师的提问。的确,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但是,世间万物都具有其两面性。既然老师可以“问”我们,那我们也应该可以“问”老师,“问”自己啊。这正是给大家介绍“假设提问法”的出发点所在。

  1.学习中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是引导人类学习和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而霍华德?加德纳曾将智能界定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一个优秀的学习者,必然是一个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的人。也就是说,他总能发现那些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然后经过聚精会神、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也总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然而,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我们周围充斥着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无须发现,但在我们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那些问题,人们又常常难以发现。正如心理学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大凡在科学上能独树一帜的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解决者的功劳,毋宁说是问题发现者的功绩。仔细考究起来,这里所谓“发现”,主要是指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遮蔽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但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每天有无数烧开水的人都见到过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此前却没有一个人能像瓦特那样专注地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发现了这个问题,才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而一个成熟的苹果由树上落到地上,人们更是习以为常,但也只有牛顿一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创立了名垂后世的经典力学。如果仔细推敲这些事例,我们就得承认:机遇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为瓦特牛顿们此前已对此类问题苦苦追寻多年,这才导致因着某个事件的出现而豁然开朗。

  因此,培养“问题意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同样需要持续的努力、专注的精神和一颗赤子之心。

  2.怎样质疑问难

  我们要能提出问题,光有勇气还不行,还要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在学习时我们可以从不同书本不同理论之间、不同推导与叙述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进行比较,从正面叙述的反面去思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结构上去分析;从论述的原因和结果中去验证,用多种办法,去提出疑问,去发现问题,从而求得提高。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的,学会提问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慢慢来,如果能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示范,这个过程会相对缩短许多。

  除了要敢提问,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3.提问亦要讲方法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方法。方法合适则事半功倍;方法如果欠妥当则恰恰相反,会事倍功半。提问也是如此。这里所讲的提问绝不是“一加一等于几”这样简单的提问。它有一个善不善于问的问题。

  善于问的另一个要求是,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围绕重点,不枝不蔓地提问。也就是说,不要对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东西过多纠缠,同时要简洁明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提问要探明自己的疑点难点所在,问到关键处,即真真切切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经验就是提问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4.读文章,问在五处

  上面探讨了一下假设提问法的一些基本要求。下面以语文学习为例谈谈如何在学习中具体应用这种方法。

  (1)在所学的关键内容处进行处理,然后提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决定文章的走向),或是自己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结合具体文章来说,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者散文中的“题眼”,或者诗歌中的“诗眼”等。如果我们能在学习中抓住关键问题,平中见奇、慧眼识珠,就能通过“提问——解答——提问”的模式排除疑难,学有所得。

  (2)在内容的矛盾处提问。

  有很多文章作者或有意或无意留下一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自己把课文理解得更深。

  (3)在伏笔置疑处提问。

  很多文章由于谋篇布局的需要留有伏笔,为以后的发展留下空间。预留一手并不是文章中才有。爱好下棋的人都知道,棋着中有“闲棋”的说法,即在行棋布局中走出一步看似对当前局势毫无关系的路数。但是这一步棋往往在数十招之后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甚至会影响整个棋局的走势以及胜败!这就是“闲棋”的妙用。伏笔的作用与此类似。

  (4)在激起悬念处提问。

  所谓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许多学习实践表明,激起悬念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学习时的上佳心理状态,充分唤起我们的好奇心,使得我们体会到作者的良苦匠心和巧妙安排,体会到情节的曲折变化,从而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我们学习寓深刻于浅显之中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我们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和丈夫为了还清因为不小心失落了好友的钻石项链而带来的巨额债务,花了整整10年时间,以致玛蒂尔德未老先衰,两鬓斑白。在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去了公园。此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无疑成为了一大悬念,也是回荡在所有人脑海中的一个大问号。这时我们不妨先猜测一下种种可能,然后再看小说结尾得出结论:玛蒂尔德邂逅了从前的女友珍妮(也就是钻石项链的主人),才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10年,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郎的假钻石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这样就可以使我们体会到结尾深刻的讽刺意义。

  (5)在文句的蕴含处提问。

  许多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含义丰富,常常寄寓着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有些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旨;也有些句子,虽然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全文却有“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作用。在这些文句中设疑提问,无疑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5.提问的设计

  假设提问法中提问的设计。概括地说,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

  (1)分解整合。

  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问,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比较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阶梯设疑。

  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切不可企盼一锹挖口井,一口吃个胖子。

  (3)正反问结合。

  说起来,这种问法倡导于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有人向我问难,我什么也不回答,只是尽量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他们多动脑筋,自己做结论。因此,我们在学习中有时也可先不用“叩其两端”,而是先举出问题的一方面,然后举一反三。

  6.提问也有禁忌

  提问法虽然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但不能把它当作“万金油”,动不动就搬出来乱用一气。提问同样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提问如果不当,会堵塞自己思路,人为地造成学习障碍。因此提问有如下禁忌:忌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忌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忌无的放矢,难易失度;忌要点不明,主次不分;忌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忌“鸡蛋里挑骨头”,滥用提问;忌毫无准备,信口开河。

  在运用假设提问法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