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十二节 孩子凭什么耍霸

  成成、小轩、宝弟在积木区一起搭建“国王的城堡”,宝弟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指定每人负责的部分。从打地基,筑城河、城墙……,颇为壮观的城堡已明显可见。

  这时,蜜儿走过来问:“我可不可以一起玩积木?”宝弟却一把推开她,大叫:“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又怒目地叱责成成:“我已经告诉过你,城堡的屋顶要最后才盖,你为什么不听话?”说完,粗鲁地把屋顶部分的积木扔在地上。成成愣了一下,说:“我不玩了!”起身,带着蜜儿悻悻然离去。

  宝弟转而侧身,向一旁玩沙包的两位小朋友粗暴地咆哮:“你们小心一点,不要丢到我的城堡。”玩沙包的孩子也不甘示弱,故意凑得更近玩沙包,气得宝弟拿起积木做要砸人势,小轩却吓得哭了起来……

  您是否曾领教过这股“骄儿症候群”的冲击?许多父母感叹:现在的孩子实在很难管教。据幼儿工作者的观察,近几年来,孩子不管在物质的占有或人际的互动上都比较强悍、易怒,想怎样就怎样,想要什么就非得到不可,否则吵闹不休,甚至动手打人,对于大人的教导常是情绪性的反抗。

  也有幼儿园老师反应,每天总要花好多时间解决孩子们的纷争。以前,孩子比较有轮流分享的胸襟,现在的孩子想得到的东西,一刻也等不得。为解决孩子抢玩具的争吵,园方除特别设计学习分享的课程外,还可能必须多添购玩具、书籍。

  虽然,在幼儿人格发展上,二三岁是所谓“自我中心时期”。此时孩子不受约束,我行我素,拗起来有理说不清。这是因发展上的限制,属正常现象。但随着年龄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认知发展上已渐渐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事情,而为何现在行事蛮横的小霸王却愈来愈多?“骄儿症候群”有如流行病在有幼儿的地方蔓延?

  现代孩子天生霸道吗?还是爸妈没教好?虽说不要太早给孩子贴上恶霸的标签,但也不应一味放任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造成孩子的骄横霸道。在您考虑该对孩子的霸行如何反应前,有必要先了解这个行为的背后因素,才能对症下药,寻求适当的辅导方式。

  一、子女少,父母过度袒护

  许多幼教工作者都有相同的感慨:“现在的父母都太宠孩子了!”因为孩子生得少,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宠爱的小宝贝,父母总是尽其所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便认为自己要什么就该有什么,没机会了解“施”与“爱”的意义,缺乏享受权利就需尽义务的责任感,因此容易成为任性、自我中心的小霸王。研究表明,父母过度的呵护,使孩子成为一个完全的接受者,缺乏责任感,无法自制,才会表现出霸气。

  二、双薪父母的补偿

  一位幼教老师认为:双薪家庭的父母,因陪孩子的时间少,为弥补孩子,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或顺孩子的意,造成孩子视“爱”为理所当然。另外,有些父母上了一天班后,下班回家最怕孩子吵,精灵的孩子便利用爸妈的这个弱点,以哭闹使目的得逞。父母缺乏原则,常屈服于孩子无理的哭闹,而对孩子有求必应,也是造成孩子霸道的原因。

  三、祖父母的溺爱

  年轻的父母都上班,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祖父母负起了照顾孩子的责任。俗话说“儿子是生来管的,孙子是生来宠的”,祖父母对爱孙的过度纵容更助长了现代孩子的霸势。

  四、父母对民主教育的误解

  以往严峻的教育方式确实给了许多父母不合理的权威。时至今日,在自由、民主教育的主张下,专制、独裁的父母已不复多见,但骄纵霸道的“小皇帝”却愈来愈多。

  也有幼教老师发现,现在孩子要求父母时颐指气使,非常不懂礼貌,而大人非但不以为忤,还百般迁就,说是崇尚民主、不愿太约束孩子。这个现象反映出父母对“民主、尊重”有许多曲解。

  研究者认为,这样误解民主,使孩子不清楚生活的准则,只好不断地找麻烦,试探父母的忍耐极限。

  五、父母的纵容

  有些孩子在群体里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独占所有玩具,其他人想玩,还得经他同意,硬要安排什么人玩什么玩具……。一旁观看的家长竟也颇得意地说:“我的孩子具有领袖气质,我尊重他的先天气质。”

  当孩子表现出自私且一意孤行的行为时,若父母还沾沾自喜地认为孩子很聪明,无疑将强化孩子的霸行。

  六、有样学样

  一位幼教老师提及,班上有个孩子说话都是命令式语法,如:我要牛奶、让路、走开……。和孩子的家长沟通后发现,家长也是这谈话声调……。

  孩子是反映父母行为的镜子,如果平时就彼此以霸气的口吻交谈,对孩子也是命令式的强势管教,例如安排孩子学这学那、该吃多少饭、该穿什么衣服、不准……,在耳濡目染下,孩子便学会了这种语言。

  虽然父母管教孩子需要适当的威信,但父母的威信是随着平时一致的教养原则,让孩子自然感受到的,并不需特别强调。

  七、视听媒体的错误示范

  曾有研究证实,看过暴力影片的孩子,若没有适时加以解说,比较会以粗暴的方式表达情绪。

  特别是影片广告中,常以打人、摔东西、撇头故作不屑状来突显主角独树一帜的个性,孩子看了以后,出于对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认同,会在有意无意间表现相同的电视语言或动作。例如,一不高兴便摔东西,还有模有样学着广告台词说:“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父母当时也许只觉好笑,说不定还会随口而出:“真像!”但这样的反应在无形中认同了孩子为所欲为的行为。

  
更多

编辑推荐

1一分钟心理控制术
2赢利型股民、基民必备全书
3人人都爱心理学:最妙...
4看图炒股
5一看就懂的股市赚钱图形
6基金投资最常遇到的1...
7买基金、炒股票就这几招
8明明白白买基金、炒股票
9新手上路 实战股市
10少年不知愁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少年不知苦

    作者:王慧艳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内容:初三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就想不管不顾地大哭上一场,其中不乏几个脆弱的女生已经泣涕涟涟,打湿了一张又一张面巾纸。“陈大班,你说话呀!没人让你做哑巴。”牛天梓瞪着牛眼,生气地冲班长陈远嚷着...

  • 新手上路炒股票

    作者:薛义明  

    经管励志 【已完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教你如何成为股票市场叱咤风云的成功者,如何成为一个输少赢多的投资人,如何成为能立足股市的成功者。

  • 新手上路炒基金

    作者:林和文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重点介绍基金的基础知识及品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方法及投资技巧,分析了基金投资案例等。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作者:冯萌献  

    经管励志 【已完结】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