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之所以能成为英国女王,自有着她显赫的身世。她的父亲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四子、肯特公爵爱德华,母亲是内宁根王子遗孀多蕾公主维多利亚·玛丽·路易莎。早年之时,肯特公爵虽一年拥有2.4万英镑的收入,但由于他作为王室成员,有着数不尽的开销,所以一直过着贫穷的生活,有人给他起了个绰号:“乞讨王子”。1817年11月6日,摄政王(即后来的乔治四世,肯特公爵的长兄)的独生女、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夏洛特公主死了。摄政王年龄已大,无法再有子女。按王位继承顺序,除去没有生育能力的二哥约克公爵,这个给英国王室留下继承人的重担,就落在了三哥克莱伦斯公爵和肯特公爵的肩上。然而,哥俩虽已经50多岁了,但都没有子女。为此,两人相继抛弃了原配,另成新家。1818年5月29日,肯特公爵与多蕾公主完婚。由于肯特公爵比较穷,婚后,夫妻俩生活在阿蒙巴赫,过着沉闷难捱的日子。不久,公爵夫人有孕,随着临产日期的临近,公爵决定这孩子应当生在英国。旅资虽然缺乏,但他的决心不可动摇。他宣称,不管怎样,他的孩子必须在英国出生。于是,雇了一辆马车,载着全家就出发了。穿过日耳曼,穿过法兰西,尽管道路崎岖,旅舍简陋,但对于严谨的公爵和心宽体胖的公爵夫人来说都算不了什么。到达伦敦后,当局在肯辛顿宫提供了一套房间,就在那里,1819年的5月24日,一个女婴降生了,这就是未来的维多利亚女王。肯特公爵以前没有孩子,对这个独生女非常喜爱,按他的意思,要给女儿取名为伊丽莎白,与前女王同名,图个吉利,但遭到了摄政王的反对。洗礼那天,摄政王根据维多利亚教父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名字取名为亚历山德里娜。肯特公爵不敢违拗,只好恳求再加一个名字,这样,小公主便被取名为亚历山德里娜·维多利亚。1820年1月23日,肯特公爵因肺炎去世,留给不满周岁的维多利亚和她母亲的是山一般沉重的债务。
六天之后,肯特公爵的父亲、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也陪同儿子一起去聆听上帝的教诲了。于是维多利亚的大伯、摄政王乔治登基,成为新的国王——乔治四世。童年时代的维多利亚十分倔强,几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经常大发雷霆。更叫人头痛的是,她拒绝识字,不管别人怎么说,她总是回答一个字——“不”。这种情况一直到她五岁时才得以改变。这年一位名叫莱纯的德国姑娘出现在维多利亚身边,担任她的家庭教师。虽然莱纯最初也被维多利亚的蛮横弄得束手无策,但她很快就发现这个小女孩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诚实,不管等待她的是什么责罚,她从不说谎。莱纯用自身的风度和学识逐渐赢得了维多利亚的好感,并成功地“治愈”了她不愿识字的毛病。
维多利亚11岁时,肯特公爵夫人认为有必要全面了解一下女儿的学习情况,请来伦敦和林肯的主教对她进行了一次考试。两位考官对考试结果十分满意,他们在报告中说“公主正确掌握了《圣经》史中最重要的问题及英国国教所宣传的主要的基督教真理和训诫,她对于年表和英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也相当熟悉,这在年轻人中实属难能可贵。在地理、地球仪的应用、算术和拉丁文法方面,公主的回答也同样令人满意”。由于母亲的刻意培养和宫廷的特殊环境,维多利亚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等级意识。早在六岁那一年,一个名叫珍妮的小女孩与祖母一起前来探视肯特公爵夫人,因为她随意动了维多利亚的玩具,维多利亚便“一本正经”地教训了她一顿:“你不能动那些东西,那是我的,而且我可以叫你珍妮,你可不能叫我维多利亚”。然而在地位显赫者面前,倔强任性的维多利亚却总是十分小心谨慎,常常显示出与其小小年纪不相称的世故和乖巧。1826年的一天,当时的国王乔治四世心情甚好,下令召见肯特公爵夫人和维多利亚。在游湖的时候,乔治四世对维多利亚说:“你最喜欢哪个曲子,可以叫乐队演奏。”维多利亚不假思索地回答:“《神佑国王》,陛下。”《神佑国王》是英国国歌,乔治四世听了当然心花怒放,维多利亚的精明也由此为人称道。当年与肯特公爵一同再婚的克莱伦斯公爵,婚后生过两个孩子,但都夭折了。
这样,当1830年乔治四世去世,克莱伦斯公爵登基(史称威廉四世)后,维多利亚就成为英国王室中惟一的后嗣。为了保证王位的顺利继承,议会确定维多利亚为威廉四世之后的假定王位继承人。维多利亚是在第二年才知道这一决定的。那天上历史课时莱纯事先有意将一张英王世系图夹在教科书中,维多利亚发现之后,先是惊讶,再是发问,最后终于恍然大悟。虽然当时她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表示,只是平静地说了一句:“我一定要好好做人。”但事后她悄悄躲开众人,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哭了一通,以宣泄内心的复杂情感。这时,12岁的维多利亚已经懂得王位继承人应有与众不同的仪态,即使在最心爱的人面前也是如此,所以当她忍不住要流泪时,甚至有意避开母亲和有生以来最好的朋友莱纯。成为王储的维多利亚并没有获得比从前更多的快乐,原因在于她的母亲肯特公爵夫人。由于在当时确定维多利亚王储的身份时,有“假若在维多利亚成年之前国王(威廉四世)去世,由肯特公爵夫人摄政”一句,于是公爵夫人便开始染指朝纲。身为国王的威廉四世当然对此极为不满,而公爵夫人却依然我行我素。威廉四世怀恨在心,在1836年他的生日之际,当着100多位宾客的面公开向肯特公爵夫人发难,指责她故意挑拨国王与侄女的关系,并要求从今以后维多利亚必须按规定参加每一个宫廷仪式。此外,威廉四世还刻薄地称,希望上帝能让他多活六个月,那时维多利亚就将达到18周岁,这样权力就不会落在品行和能力一点也靠不住的肯特公爵夫人之手。这是维多利亚生平第一次经历如此猛烈的政治风暴的洗礼,她对政坛的冷酷和无情因此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威廉四世的愿望实现了,1837年6月20日——也就是维多利亚刚度过18岁生日的26天之后——的清晨,威廉四世听从了上帝的召唤,回归了天国。当宫内一切都已了结,大主教和宫廷大臣赶到肯辛顿。
六点钟时公爵夫人叫醒了女儿,告诉她大主教和宫廷大臣来了并想见她。维多利亚独自一人走进两位报信人侍立的房间。科宁厄姆勋爵跪下,正式禀报了国王的去世;大主教又补充了一些有关个人的细节。看着面前这两个唯唯诺诺的权贵,她明白自己已是英国女王。她在那天的日记中记道:“既然天置我于此位,我将竭尽全力对国家完成我的义务;我还很年轻,虽说不是全部,但在很多事情上也许还很缺乏经验,不过我相信,我比任何人都更有去做好正当合理事情的真情实意。”上午9点,女王单独接见内阁首相墨尔本,她向首相表示:“我早就有意留任你和其他内阁成员总揽政务”。11点半,她第一次出席枢密院会议,并以她雍容典雅的气质,和自有的君王之威,很快就博得了枢密院成员的敬佩。依照英国王室的传统,一年之后,方隆重举行了维多利亚的加冕典礼。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维多利亚坐上了王位,戴上了王冠,度过了“一生中最可骄傲的一天”。英国应该感谢上帝的恩赐,若不是乔治三世的四个儿子只有维多利亚一个后嗣,若不是其余的继承人都过早夭折,那这顶王冠也不会戴在维多利亚的头上。而大英帝国的未来,也变成了一个未知数。但以想像,那位假定的继承人,不可能比维多利亚做得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