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特琳娜从未尝到过做母亲的乐趣,伊丽莎白女皇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力,她的母爱一开始就被抑制了。登基前,她每周只能探望一次孩子。每次见面,保罗只是抬头看看陌生的母亲,没有什么亲热的言语和表情,就像见了一个普通的宫廷贵妇一样;女儿安娜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她的模样在叶卡特琳哪的脑海中已经模糊不清;最后一个私生子寄养在别人家里,她甚至不敢去和儿子相认。也许正是这种畸形的母子生活,再加上一个乖僻的丈夫,使得她对“家庭”这个概念十分模糊。保罗大公仿佛就是彼得三世的再版,女皇看他横竖都不顺眼,觉得也许只有爱情才能够挽救他。于是,叶卡特琳娜请普鲁士国王帮忙选了三位公主送到莫斯科,由保罗大公亲自挑选。保罗选中了威廉明妮。叶卡特琳娜要求威廉明妮改信仰东正教并改名为纳塔利娅。并为他们举行了婚礼。1776年4月12日,纳塔利娅感到腹部疼痛,女皇亲自系上围裙,帮助接生。但是,大公夫人在痛苦地喊叫三天三夜之后,终于连同腹中的胎儿一起离开了人世。纳塔利娅下葬还不到一年,庆贺玛利亚和保罗大公结婚的钟声便敲响了。1777年12月23日,玛利亚终于顺利地生下一个胖胖的小男孩。皇孙的诞生似乎同时也唤醒了叶卡特琳娜的母爱。她双眼盈满了激动的泪花,把襁褓中的婴儿紧紧贴在自己的怀里,给他取了一个伟大的名字:亚历山大,她完全忘记了当年伊丽莎白把保罗抢走时自己的那种痛苦心情,把亚历山大抱到了自己的房间。儿子既然昏庸无能,孙子继位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要对这个国家负责。
为了教育皇孙,她专门阅读和研究过许多相关著作,甚至还亲自为孙子设计了一套容易穿上、在背后系扣的童衫。1779年4月27日,玛利亚又为女皇生下了第二个皇孙:君士坦丁。亚历山大和君士坦丁在祖母的关怀下迅速成长。他们的父亲却仍然像彼得三世那样沉迷于军事。1796年,67岁的叶卡特琳娜常常感到精力不济,自知大限将临,所以对传位之事特别着急。她深信,若让保罗执政,俄罗斯人民将陷入灭顶之灾,只有亚历山大才能造福于国家社稷。为了说服反对她的人,证明她的决策无可非议,她查阅了档案,援引彼得大帝亲自开创的先例为证据,然后起草了一道宣告摒弃保罗、立亚历山大为继承人的诏令,并把它锁在首饰盒中,决定在11月24日予以公布。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1月4日上午,叶卡特琳娜突患中风,瘫倒在更衣室内,当侍从们发现时,她已毫无知觉,不能言语,只能发出粗重的喘息声。当晚,保罗赶来,进入女皇的办公室,找出那份遗嘱,把它付之一炬。11月6日下午,与死神搏斗了两天两夜的叶卡特琳娜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保罗沙皇继位,俄罗斯帝国又开始了新的轮回。四年以后,保罗由于倒行逆施,实行恐怖统治,也像他崇拜的彼得三世一样,被政变者杀害。亚历山大终于如祖母所愿,登上了俄国皇位,而且也确实是位比保罗更优秀的沙皇。叶卡特琳娜的一生,充满了幸运与不幸、喜悦与悲哀。为了梦想,她嫁给了一个既不爱她、也不被她所爱的,性格古怪、品味低级的丑八怪丈夫。她在伊丽莎白女皇的严密监视下度过了18年孤寂而痛苦的漫长岁月。为了梦想,她失去得太多、太多了。值得她庆幸的是,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俄罗斯的命运,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改变了许多邻国的命运。虽然她是放荡的,是狡诈的,可能还有人将“无耻”两个字送给她,但是这些都不能掩盖住她身上的耀眼光芒。她尊重知识,她敢想敢干,她忠诚于内心,她是一个称职的、伟大的女皇。墓志铭上对她的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她没有放过任何机会,她为国家谋求福利……她生性宽厚,不苛求于人……她有许多朋友,她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第六章 日不落帝国的建造者——维多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