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拿出积蓄,一点也不小气,都花在和珅身上,让和珅的木料、运费便宜一半。木料运来后,和珅大喜道:“你办事如此利落,怎只是做个文员?”
安明道:“我原来做过司务的。”
和珅:“怎么降了?”
安明道:“因为侍郎与尚书不和,侍郎被调走,属下也连带着降了职。”
和珅道:“既无过错,只要勤勉,提升也是有望的。”
安明道:“属下于司务一职最是熟悉,做了五六年,各省分司局没有不知道我的。属下许多年来广交朋友,与人为善,我若开口求办什么事都是一路顺风,故大人的木料及运费便宜许多。”
和珅道:“你必须与尚书合得来才是。”
安明道:“说实在话,我心里只有大人呢,我与和大人才能合得来。”
和珅道:“我是说你与尚书也要融洽。不久将要京察(考察官吏),我保举你一下,来年便可提拔你。”
安明大喜,于是和珅家的许多事情,他都主动地争着为他办了,比如太湖石、大方砖,乃至门前的石狮子等,都是安明找人买的。和珅心里高兴,认为此人确是个人才,便一定要提拔他。
安明也领会了和珅的意思,同时在尚书身上也下了点工夫。果然找到了好机会,尚书的爱子得了病,多日并不见好。安明多方求医,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购来上等的灵芝,果然尚书儿子服了灵芝以后,精神复原。尚书见了安明,脸色略微好了些。
一日,和珅对尚书说:“京察业已结束,我看安明这小子还行。”
尚书知和珅是皇上面前的红人,本不敢违拗他,听他这么说,也就顺水推舟落个人情说:“和大人所言甚是,我正要提拔他,继续让他做司务,可现在的司务怎么办呢?”
和珅道:“把现在的司务调走怎么样?”
尚书道:“就依大人安排。”
果然,京察结束后,安明被评为一等,不久司务被提拔为主事,留出空缺,安明顺理成章地官复原职。
安明正准备大展手脚,狠捞一把,可惜时运不济,在这节骨眼上,安明的父亲一命呜呼。按清朝惯例,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孝三年。待丧期届满,再重新候选,分派职务。
这让贪官们很不爽,死了爹,我本来就很悲痛了,正想化悲痛为贪欲,搞点钱来安慰我无助的心灵,你竟然还要罢我的官,剥夺我的经济利益,太不人道!
所以,安明一边骂老父死也不挑时候,一边找到了和珅,希望能够给他指条出路。
“大人,前几日我接到家中的急信,说老父仙逝,要我回去办理丧事。”安明对和珅十分信任,方寸大乱的他立刻把自己的苦恼事一股脑地向他倾诉。
“这事耽搁不得,你怎么还不起身回家?”和珅不解道。
“大人,小的虽然挂念父亲的丧事,回去奔丧也是理所当然,可是小的另有苦衷啊!”安明哭丧着脸说道。
“什么苦衷?说来看看。”和珅说道。
“大人,您知道,按我大清官制,为官者若有双亲故去,需回家守孝三年,而后才能重新启用。如今官场风云变幻,三年后不知又会如何,只怕我再也无法返回原职了。倘若如此,让我如何面对老父生前对我的期望啊!”安明本是为舍不得官位才烦恼,但也不敢说得太露骨,反倒将过世的老父搬了出来。
“这事不太好办啊!”和珅为难地说道。
“大人,我知道事情难办,所以才来找您啊!这件事我打算先不上报给吏部,您只要帮我压着点,应该不会有什么大差错的。”安明早就想好了办法。
和珅想了想觉得不妥,犹豫不决。安明见状,连忙将揣在怀中的一块美玉拿了出来。和珅所见的美玉虽然不少,可却没有一块能与这块媲美。这块玉浑然天成,没有半点瑕疵,温润缜密、光如羊脂。不仅如此,它的做工也十分精美。玉石上的雕饰刀法纯熟,线条流畅,纹饰的风格十分古朴典雅,实在是一件稀世珍宝啊!这块玉该是安明最值钱的家当了。
和珅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抵挡不住美玉的诱惑,开口道:“好吧,就按照你所说的那样做吧,我想你父亲在地下也会谅解你的。只是,事情的轻重深浅你该知道,一定要保密,万不可传开啊!”
“谢大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安明一头跪下来,又是一番道谢。
安明的话本是十分中听的,可这会和珅听着却很不舒服,连忙将他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