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七节 灌输实践检验精神

  创造力是突破僵局的第一要素,而保护创造力则是文化生命力所需文化内在特质之一。但是,创造力并不是天马行空,也不是类似于乌托邦式的幻想就能够产生有利的文化活力。一个有生命力的、具备活力的企业文化,同样还需要一种实践检验精神。组织中的任何人都必须存在这样一种意识:无论理论是否是清晰明确的,或者我们的价值主张究竟是怎样的,只要某种行为能够在当下的环境中创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现实条件,这种行为就值得鼓励。

  这种基于实践的务实精神和价值意识同样是企业文化具备生命力的一种特定要求,是企业文化不断依据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作出自我调整的重要特质之一。谈到“实验检验”,我们印象中最深刻的事件也许就是改变开放之初的真理大讨论。

  1978年的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指导性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中指出:“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此后的三十几年,一切新的理论、新的政策,都随着实践的检验,及时调整和改善。2009年对房地产的“救市”,实现了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环境,仍实现GDP“保八”的目标,但随后国家出台一系列严格的措施,抑制楼市的过热,着力缓解老百姓的住房压力。正是这种实践检验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对管理措施进行反思和调整的做法,确保了国内经济高速且较平稳的发展。

  企业的管理,也必须立足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调整。企业组织的变革也首先是从改造人的思想开始,人只有在意识到变革的重要性之后,才会付诸实施这一切。每一次改变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机遇和风险之间,有着很微妙的平衡。我们不能因为惧怕革新带来的风险而裹足不前,也不能盲目崇尚新事物的优越性,认准一个方向,即使出现了严重问题,也不及时调整方向。科学的做法是,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对创新后的结果,通过实践进行反复检验,对实践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甚至要对改革的措施和方向,进行适当的调整。一个既勇于创新,又要保持稳定的企业,必须向所有员工反复灌输“实践检验”的精神,让这种思想融入组织文化,成为每一个员工的基本共识。

  某个人固守某种意识形态或价值守则,不因时因地而变,是一种教条主义思维,是僵化的主要意识根源。企业内绝大部分群体如果表现出这样的固守特征,也就是企业文化丧失活动走向不利局面的开始。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认知到实践检验的重要性,那即意味着组织形成了一种开放型的、对各种积极的创造性行为持宽容态度的群体文化氛围。在这种视野中,组织成员并不对个体的创造性做法或群体的突破性主张产生多大的阻碍,它将宽容组织中的革命性行为,从而赋予组织以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空间和动力。更进一步,这种群体性的思维一方面削弱了文化僵死的可能性,一方面也可以对某些僵死的文化起到矫正作用。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