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三节 官僚化发展转迹

  最危险的情况在于,无论是文化固化的倾向性,还是文化的扭曲,最终会跟企业的膨胀发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那就是严重的官僚主义。我们知道,膨胀几乎是企业自然而然的过程,这种膨胀既包括物理结构上的,如组织结构、人员规模等等,也包括心理上的如个人利益、权欲的膨胀等等,这个过程既可能是文化的结果,也可能是经营方式造成的——某些时候它甚至也是强劲发展的代名词。

  膨胀最终会导致企业内部朝向“大而全”的方式演进,并发展出自身的庞杂结构和复杂的管理规则,极其类似于我们今天见到的丰田、通用以及各式各样五脏齐全规则众多的集团式企业。在这里,我们惟一要理清的是对“官僚主义”这个特定的词汇有清晰的理解。所谓官僚主义,并非单纯地意指官本位或某种组织结构上的物理性质的官僚特征,也包括内部群体更深层次的意识僵化状态,而且通常会出现以现几个方面的不利表现:

  (1)按照常规行事,循规蹈矩,从来只会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而无创造性的突破;

  (2)对特立独行者或“不合群”的抵制,群体内不能容忍或接纳异见;

  (3)企业群体呈现出集体麻木和保守状态,对外界的变化毫无知觉力。

  最有可能出现的是第一种情况,即组织由于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特性,而发展出一套完全的、僵化的行事规则。比如,我们为了强调组织的规范性管理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规范性管理方法,由于长期而且大力地贯彻这样的管理风格,最终让所有人都养成了一种意识上的习惯:某件事必须通过请示或申报才能运作,即使这件事迫在眉捷,也不会自发地权宜处理。但是,市场的变化是快速的,过于缓慢的程式化反应对企业务开展是一个严重的阻碍。我们听到过很多企业因为行动缓慢错失良机的情况,在我们自身的企业中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屡见不鲜。企业中缺乏快速反应能力是组织朝向官僚化发展的重要反应。在这样的组织文化氛围中,企业的决策成本会上升,企业任何问题的决定都会面临着数不清的会议、无休止的审议程序以及各种各样的权责平衡问题。它实际上是企业发展力的禁锢。

  同样,官僚化的组织机构也会对不合群的人和异见产生自然而然的抵制,比如,当成果文化管理成为一种普遍的短期利益之时,企业中的所有人都会产生牢固的僵化意识:只有眼下能产生成果的事情,才是正当的、符合企业发展的。这种危险不亚于我们把企业的发展建设在一个以投机为基础的群体思维之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提出我们要发展长期的经营项目,要推进长期的品牌价值建设,将遭受组织群体无形的、巨大的压力,从而使这样的“异见式”的声音自动消失于企业的群体之中。

  同样的情况,当我们讨论人本主义,当企业形成一个扭曲为“个人自由主义”的所谓“人本”文化氛围时,组织既可能迈向无序的个人至上风气中,另一方面可能是面临一种从“个人”到“个人”的独立、分裂的僵化状态,而不是从个体到集体的灵活协同状态。在后面这种情况下,组织的任何行动都会面临来自个人精神的巨大抵制,从而形成这样一个僵化局面:任何重要的事情的推进都必须获得群体内的高度赞同,从而使“多数人暴政”成为一种僵化而无法突破的群体意识,即使是无意识地打破这个状态的努力也势必遭受群体的抵制或者攻击。

  当下,我们尤其需要关注的官僚化演进的另一种趋势:集体的麻木、保守状态和对环境的知觉力丧失。为什么这个问题尤其重要?看看我们身边企业的经营状态就可以知晓。中国企业的经营有一个问题广受诟病,而且确实成了当下中国企业的一个病症:鲜有企业进行突破性的产业发展,多数企业始终处于低端仿制的状态中运营,所以中国企业鲜有真正的国际大品牌,也鲜有值得称赞的企业精神或企业文化价值特性。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战略意识决定的,与其这样认为,倒不如痛痛快快地承认中国企业确实表现出群体性的无意识状态,一种重商主义和严重的利益主义的群体氛围之中。在这种氛围之中,即使某个企业想创造性的完成突破性的创举,也会遭受巨大的压力,包括企业资本形成压力和社会支持性压力。这种状态很难让人联想到“官僚化”这个词汇,但它与官僚化所指的那种僵化的或保守的群体意识状态确实毫无二致。这是大的社会环境,小的企业内部群体环更是比比皆是。只需管理者加以留意,就会发现无数企业内部的群体成员并不关心企业外部的环境,他们只关心自身是否满足了组织下达的任务,他们同样不关心自身的某些工作在整个社会环境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只要眼下并不面临丧失工作的可能性。这样的群体集中在一起,无疑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经营陷阱:与外界隔绝,并在自我的低层次满足中自娱自乐。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不利的文化氛围中,它同样会表现出不利的巨大发展阻碍。

  有的人会说,未必每一种管理文化都会朝向官僚化演变,这要看你如何理解——重要的是应该确保文化朝向积极的方向演变,而不是消极的方向演变。只要文化朝向消极的方向开始演变而又没有得到扭转,它最终总是会产生两种不利结局,一种就是无序的、松散的个人主义,这一点过度发展就是没有文化的所谓文化;还有一种就是官僚化的反应,一种持续而且不断的僵化、保守状态,造成企业内部严重的内耗和始终得不到突破的低水平经营症状,即使是类似于“人本主义”这样的文化精神也可能演变为一种官僚式的个人自由至上主义的僵局。

  
更多

编辑推荐

1中国股民、基民常备手册
2拿起来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泽
5周秦汉唐文明简本
6从日记到作文
7西安古镇
8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
9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伦...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共收入论文41篇,分7个栏目,即考古学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遗址调查报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战损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结】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国古代皇家礼仪

    作者:孙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结】

    本书内容包括尊君肃臣话朝仪;演军用兵礼仪;尊长敬老礼仪;尊崇备至的皇亲国戚礼仪;任官礼仪;交聘礼仪等十个部分。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作者:周苏平  

    科普教育 【已完结】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