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时常令我愤怒的小说,也是一部时常令我欣慰的小说。
一个作者不应刻意地去告诉读者什么,不要总认为自己比读者懂得多,其实,恰恰相反。
一个作者能得到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未知数,但是一个写作者却要牺牲很多,承担得起很多。真正的写作者或者作家的内心是痛苦的。文学不能使我们生活的更好,但是文学能使我们生活的更多。
《淤泥》写于去年的后半年,那是我最落魄的时候。写完小说兜里剩三块钱,我正走在吃饭的路上,想好了吃裤带面,四根面二块,一碗汁一块。吃完饭的时候,一件恐怖的事情发生了,身上所有的衣兜被翻得底朝天,我站起来转了一圈,地上也没有。
我时常忍不住落泪。当一个人有很多话要说的时候,反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反而越显得平静。
小说描绘的这一幅丑陋的画面,一群被扭曲的灵魂,令人发颤,令人吃惊。然而的确,他们实实在在徘徊在我的周围,我能听和他们的呻吟,我能看到他们的影子。
他们回不去了,回不到阳光的大道上,回不到那是单纯的自己,回不到那一片绿茵茵的麦田。
城市的水泥和钢筋捆住多少人的青春!捆住了多少人的梦想!但又捆住了多少人的灵魂?然而,我们却肆无忌惮地用某种名义改造着农村,改造着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态和文明,改造着世世代代遗存下来的传统和道德。
人们拼命地追求着科技和工业带来的快感,追逐着城市的脚步和繁华,追逐着想象中的幸福和快乐。其实,我们一直在泥潭中徘徊,早已遗忘了曾经的信仰。
别看湖泊的表面清澈见底,湖底的淤泥深着呢。我们没有发现,是因为我们深陷其中。贾平凹说:“厚云积岸,大水走泥”。要想冲掉脚底的淤泥,要想真正地幸福和快乐,这需要多么急促有力的大水啊!
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要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我们需要多么良好的秉性和信念呢?!
医生可以治人病,治人的身体,可是谁来医治扭曲的灵魂?
难道我们在等到绝提吗?
文学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和民族命运,真正的文学作品是能够沟通全人类人的感情。这是我写作整整十年最大的感悟。
单靠一部文学作品,单靠一处药方是治不了病根的,我们得是大病。
但丁写完他的《神曲》,诗人无不欣慰地说:“我已经说过,我已经拯救了自己的灵魂。”
我写完了小说《淤泥》却没有但丁的轻松。
2011.9.16.晚于寒舍王延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