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莲说:“万事皆有缘。这俩孩子能走到一起,也是咱两家修来的缘分。”
张大嘴这句话倒激活了梅广济的幽默:“什么新婚不新婚的?还不是一对新夫妻,两套旧家伙。”
一大早,郭子顺就从炕上爬起来,蹬上裤子,穿上褂子,趿拉着鞋,打开门,来到院子里。他用水瓢舀了点水,喝了一大口,仰着脖子咕噜了半天,然后走到猪槽前,把嘴里的水吐进猪槽。圈里的猪听到动静,就哼哼着爬起来,用长长的嘴巴拱圈门。
于莲一边扣着扣子,一边走到屋外。郭子顺赶紧舀些水倒进洗脸盆子里:“娘子,请用。”郭子顺并不标准的京腔把于莲惹笑了。郭子顺又从兜里掏出五元钱来递给于莲:“她娘,兰儿要回来了,你到供销社扯块花布,给兰儿做身衣服吧!”
于莲对郭子顺的变化感到诧异,就问郭子顺:“你跟以前怎么像换了个人似的?”
郭子顺说:“你走了,郭兰走了,我一个人很是清冷。白天没有说话的,晚上没有暖脚的,这滋味不好受。”
于莲说:“我说她爹,咱就到张二秃子家把话说开,承认了这门亲戚,叫他家办桌酒席,把事过去算了。”
郭子顺说:“有点太便宜这老东西了。”
于莲说:“事已至此,也只好如此了。”她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有说不出的高兴。前天,于莲从薛蓉那儿知道了女儿郭兰的事。虽说私奔让于莲脸上有些挂不住,如果让她两门婚姻任选一家的话,她还是要选张家。昨夜,郭子顺也说起女儿的事,先把张二秃子的祖宗八辈说了一遍,又把张卫东那小子骂了个种子不发芽、牲畜不下崽,然后又骂郭兰给郭家丢人现眼、没皮没脸。郭子顺自骂他的,于莲也不发话。本来郭子顺给女儿找的这门亲事自己是一万个不如意,如今女儿这样做,也是女儿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把握。张卫东那孩子人长得好,心眼也活,只是心气有些过高,只要心气能平和下来,这倒是一门不错的亲事。当郭子顺骂累了,于莲就对郭子顺好言相劝,郭子顺肚子里的那股怨气也就慢慢消了。
高英找了一身新衣服,又梳过了头,戴上网子和那顶前面嵌着一个绿玉石的黑色平绒帽,拿过镜子照一照,见脸有点黑,就拿出存放多年的一点粉在脸上扑了扑:“老头子,你看好看不好看?”
张二秃子斜着眼瞅了一下:“好看,好看极了,就跟驴粪球上下了霜一样!”
高英受到讥笑并没有恼,提上礼品,拉一拉张二秃子:“走吧!”
张二秃子说:“你去吧,我不去!”
高英说:“咱烧的就是人家这炉香,拜的就是人家这尊神。为了孩子,你就受受委屈吧!别说大油袖中间都给咱撺掇好了,咱就是跪下给人家磕头也是应该的。”
张二秃子一听,也是这个理,就跟在高英的后面往郭子顺家走去。
郭子顺两口子正想出门,去张二秃子家,没想到张二秃子和高英提着两瓶酒、两包点心就来了。郭子顺夫妇二人有些喜出望外,赶紧迎上去,于莲说:“什么风把您二位给吹来了?”
高英说:“听说大妹子回来了,过来看看。”
张二秃子说:“几个月不见,大妹子更好看了。”
高英一听,就狠狠地拧了张二秃子一把:“老大不小的了,一点正经都没有。”
于莲说:“不说不笑不热闹。我说,您二位还拿东西干啥?”
高英似乎把多年积攒的笑容全都奉献了出来,笑得每个小小的细纹都在跳,但说起话来还是尽量赔着小心:“一点小意思。我是……我们是想和您二位商量商量孩子们的事。你看,他们走我们大人也不知道。”
于莲说:“这事,还不怨兰她爹?他这个人啊,钱比嘛都重要。”
郭子顺见张家提着礼品先到了自家门上,心理上占了很大优势,也暗暗高兴。但因为受过高英的羞辱,心里有点不痛快,尽量不说话,不给张家夫妇好脸,就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地吸烟。他听于莲这么说自己,闷声闷气地说:“没有钱能活吗?”
于莲说:“你干吗不和你的钱过,干吗死皮赖脸地把人家叫回来?”
郭子顺被老婆一抢白,没有答上话来,接着发出一阵被烟呛了似的干咳。
于莲说:“万事皆有缘。这俩孩子能走到一起,也是咱俩家修来的缘分。我看,他们老在外面也不是长法,还是把孩子叫回来,办桌酒席走走过场,以后叫他们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高英说:“大妹子真是通情达理的人,我叫他爹来,他还不敢来。”
于莲说:“叫尚德叔给看个好日子,热闹一下事就过去了。”
薛蓉从张大嘴家出来,就去了梅广济家。大黑狗拴在树上,见有来人就汪汪叫了两声。梅广济走出门来,见是薛蓉,就说:“贵客。请进。”
薛蓉进得屋来,见李玉芬在做一个小孩的虎头帽。就过去拿起来,正看看,反看看,说:“玉芬嫂子手真巧。”
李玉芬说:“你可别损我了,谁不知道你薛蓉妹子是咱梅庄第一巧手?”
薛蓉说:“你看我,拉扯着四个孩子,哪里还容得做巧活?”
那碗热辣辣的鸡汤,不仅改了李玉芬嘴里的味,热了李玉芬的胃,更暖了李玉芬的心。李玉芬对薛蓉有说不出的感激。李玉芬是个要强的人,不会把感谢的话说到嘴上,她觉得一说出来,自己就低人一等。但她还是用最切合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你真忙不过来,我帮你做一些。”
薛蓉说:“你也是快当娘的人了,我怎么好再劳驾嫂子?我……我倒是真有一件事想给嫂子说一说,就是……”
李玉芬说:“干吗说话支支吾吾的?咱姊妹还有什么不好说的话?”
一个“咱”字进一步拉近了两人的距离,同时也鼓舞了薛蓉说出来的勇气:“是这样。按说也用不着我多嘴,可谁叫咱是姊妹来?说起话来多事不是?”
李玉芬急切地说:“啥事,就直说罢!咱俩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薛蓉说:“虽说你和大嘴已没有了关系,但毕竟夫妻一场。一日夫妻百日恩,他现在有些难处,你俩要照顾着他点。”
李玉芬说:“他一个吃了全家不饿,会有什么难处?还用得着我们照顾?”
薛蓉说:“不知怎么搞的,他腿摔断了,正躺在炕上呢!”
“腿摔断了?腿怎么给摔断了呢?”李玉芬听薛蓉这么一说,很是吃了一惊。自从搬到梅广济家,她就时不时地想起张大嘴来。张大嘴发生了这样的变故,更让她担心起张大嘴的生活。可是自己现在已是梅广济的老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天天侍候张大嘴吃喝。她就对梅广济说:“广济,你给大嘴带些吃的过去,看看他伤得怎么样。”
梅广济正用手拔一根很长的鼻毛,猛一用力,随着就是一个很响的喷嚏:“好吧!”
薛蓉转过身对梅广济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最好有个长期的打算。”
张大嘴躺在炕上直念叨薛蓉。梅广济推门进来,张大嘴不理他。梅广济走到近前,把一包袱煎饼放在他的炕头桌上,说:“大嘴,你怎么摔成这样?”
一看是梅广济,张大嘴就火气攻心,恨不得一口吃了他。现在,别说自己躺在炕上,就是好胳膊好腿的,也不是梅广济的对手。“我要是摔死就好了。”他的话里,怨气中透着几分自轻自贱。
梅广济说:“你怎么这么说话?多不吉利!”
张大嘴心里骂道,你他娘的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站着说话不腰痛,你抢走了别人的老婆,还要摆出几分猫哭老鼠的样子,干吗假惺惺的?他不无讥讽地说:“你不在家和老娘们亲热,跑到我这儿干吗?”
张大嘴这句话倒激活了梅广济的幽默:“什么新婚不新婚的?还不是一对新夫妻,两套旧家伙。”
“旧家伙你还要。”张大嘴把嘴咧了咧,他还想从梅广济身上找一点平衡,就带着几分嘲讽的口气说,“哎,菜再好吃也是咱吃剩下的。”
娘的,老子能输给你?要斗嘴,你张大嘴差远了。但梅广济不想和他你来我往地斗下去,他直接拿出了杀手锏,直抵张大嘴的心窝。他伏在张大嘴的耳根上,小声地说:“我说大嘴,我感觉玉芬那套家伙怎么跟新的一样?这些年你就光放着吗?”
本以为张大嘴会把一口唾沫啐在自己的脸上,或换来张大嘴恼羞成怒。出乎梅广济意料的是,张大嘴竟平心静气地说出这番话来:“原来,玉芬的家伙在我这儿,我的家伙不好使;现在,我的家伙好使了,玉芬的家伙却不属于我了。”然后,平静的语气几乎变成了哀求,“我说,梅队长,你弄个老婆比我容易,你把玉芬还给我吧!酒,我就不喝你的了。”
梅广济说:“你以为老婆是铁锨啊,借走用用再还你?”
张大嘴泪都快下来了:“你用着我的老婆,我想用的时候怎么办?”
听了他这话,梅广济又是好笑又是好气:你那东西要是能用,玉芬还会跟我吗?但他不想说透一点,就顺着张大嘴的话说:“想用的时候,就自行解决吧!”说完,背着手起身走了。
狗剩吃完忆苦思甜饭回到家,小猪又对着狗剩哼叫。狗剩听到猪叫,心里就烦,给了小猪一脚。吕凤英听到动静,就问:“狗剩,我和爹的饭带回来没有?”
狗剩说:“忘了。”语气里连点遗憾和愧疚都不带。
这一下,把吕凤英惹恼了。吕凤英立时哭了起来,边哭边骂:“狗剩,你这没良心的东西,你需要我的时候,你半晌午从地里干着活就往家跑。不需要的时候,就是饿死你都不管。你把我和爹饿死算了,死了你也清静些。”
吕凤英呼天抢地地哭,把狗剩哭得心烦意乱。“你哭你娘的去!”狗剩转身就往外走。
饿急的小猪见狗剩过来,也没命地叫。狗剩对着小猪就是一脚,这一脚正好踢在猪的肚子上。小猪猛地往前一蹿,碰倒了立在树上的铁锨,铁锨歪过来,正砸在狗剩的头上。狗剩恼羞成怒,拿起铁锨就朝小猪拍去。本来就瘦弱的小猪,哪经得住这猛然落下的铁锨击打,伴随着一声尖叫,小猪就呜呼哀哉了。
吕凤英从屋里跌跌撞撞地跑出来,要和狗剩拼命,但因看不见路,结果一头碰到树上,把头碰了个疙瘩,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吕瑞清气得颤颤巍巍地走出来,摸索着去扶吕凤英,说:“凤英,咱走!”
“走,走了我更肃静。”狗剩撂下一句就离家而去。
吕瑞清父女正要离家,梅婷来了。这些日子,梅婷说是要跟吕凤英学唱戏,所以便成了狗剩家的常客。梅婷见父女俩要走,心里十分高兴。但是,她还是要做做“好人”,她要等吕氏父女彻底对狗剩失望,说:“一家人过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再说,狗剩虽说毛病不少,总的说来还不错。”
“我看狗剩是个没有背的椅子,靠不住。”吕瑞清用拄棍点着地说,“我爷俩不叫他给饿死,也得让他给气死。”
吃过忆苦思甜饭,卢特派员对梅广慧说:“通过吃忆苦思甜饭,广大贫下中农同志们必将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必将对资本主义恨之入骨。下一步,我看尾巴还得割,不割,不好交差;但也不能棍扫一大片。梅主任,我看是不是这样:先把几个长得长、翘得高的尾巴,比如郭子顿这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割一割。”梅广慧怕卢特派员把自己当做阻碍革命的绊脚石,也就没提什么意见,说:“好吧,下午叫赵诗文带领团员青年,把他自留地里的菜铲了。”
梅广慧把赵诗文叫过来,说起“割尾巴”的事,赵诗文心里一惊,对梅广慧说:“梅主任,割了郭子顺的尾巴那还不要了他的命啊!”
梅广慧说:“不要他的命,就有人要我们的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要革命总要付出代价。卢特派员的指示就是公社革委会的指示,革委会的指示就是命令,执行去吧!卢特派员还要去验收,一定要彻底!”
赵诗文见没有通融的余地,就说:“好吧!”他很快就把团员青年集合起来,扛着铁锨去郭子顺地里割尾巴。
郭子顺的自留地和集体的大田形成了显明的对比。集体的田里是一片萧瑟,而郭子顺的自留地在瑟瑟秋风里仍然生机一片。茄子、豆角、洋柿子、冬瓜、萝卜、白菜,色彩斑斓,恰似一幅西洋油画。
看着这美丽的画面,大家谁也不忍心下手。赵诗文一挥手,说:“走!”大伙跟着赵诗文来到狗剩那光秃秃的地里,说:“把地翻一遍!”
于完了,赵诗文让大伙散去,自己就到革委会请卢特派员和梅广慧去验收成果。
卢特派员来到地里一看,地光溜溜、平展展,泛着白亮的光。“干得好。”卢特派员对着赵诗文伸出大拇指。转念一想,不对啊,怎么不见被铲掉的青菜?他问赵诗文:“赵书记,割下来的尾巴呢?”
赵诗文像打了胜仗的将军:“那些资本主义的菜全喂了社会主义的牛。”
卢特派员说:“这就对了。喂肥了社会主义的牛,好给社会主义建设出力。”
梅广慧听了卢特派员的话,就派生出下面的逻辑推理:“喂肥了社会主义的牛,好给社会主义建设出力,人吃了资本主义的菜,有力气了,不是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吗?”他本不想说,但这段极严密的推理让他有些得意,还是说了出来。
话灌进卢特派员的耳朵里,像一团棉絮塞进了嗓子眼,把卢特派员的脸憋得像一个紫茄子,就是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他气哼哼地看了梅广慧一眼,背着手、弓着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