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与理想永远是一对矛盾的对立体,心中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遥不可及的幻影。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带来的痛苦也就越大。19-20世纪初期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抒情诗的辉煌时期,它的出现是具有一定历史根源的。
首先,从社会政治背景来看,当时正处于封建沙皇制从繁荣走向没落的历史时期,沙皇制的腐朽严重地阻碍了历史前进的车轮,为了维护专制体制,沙皇政府疯狂地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禁锢人们的思想,对知识分子自由民主的渴求采取高压政策,限制人民的言论自由。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失败使得社会政治形势更加严峻。沙皇政府虽然从表面上镇压了这次起义,但是埋藏在社会的进步力量,尤其是当时一些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心中的火种是无法熄灭的,社会的重压越大,他们对自由的追求就越强烈。在这种自由思想无法通过报刊媒体向社会广泛传播的情况下,人们就将这种思想通过其他的一些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如小说、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而诗歌就是一种最好的抒怀形式,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思想通过抒发情怀表达出来。因此,可以说,19-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抒情诗人,大多数都是胸怀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进步思想同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严重的碰撞,诗歌成了诗人寄托情感的最佳载体,这是俄罗斯该历史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兴盛的主要原因。俄罗斯的这段历史与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深受民主进步思想影响的结果,民主进步思想之所以一踏进国门就形成燎原之势的原因,就是因为它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次,从诗人个人的生活背景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有着先进思想的诗人,从少年时代起就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一些先进民主思想的影响,他们的家庭教师,很多都是英法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思想从少年时代就已根植于诗人的心中,是诗人成长和观察世界的一种原动力。中国的五四运动时期,一些进步人士的先进民主思想虽然不是外国家庭教师思想影响的结果,但却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直接在英法等先进国家受到的教育使然。总之,都是先进与落后的反差带给知识分子思想的冲击与反思,这些是引发社会变化的基石。
由此可见,出现诗歌繁荣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与先进思想的传播,综观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巨变时期也是人们思潮涌动、思想出现波澜的时期,由此不难推论,抒情诗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一种需求与必然,它的繁荣兴盛深受历史发展的影响,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
抒情诗歌的这种历史社会特征也决定了它的抒情内容与所抒发情感的特征。苦闷、彷徨、痛苦、失落、空虚等都是这种抒情诗中的情感内容,而憧憬、希望、向往、乐观也与之构成了另一个矛盾的对立方。因此,在抒情诗歌的情感内容上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矛盾性,一方面,对现实的不满生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忧郁悲观的情感,而对未来的希望又生成了诗人愉悦的乐观情怀,这两种情感构成了诗人情感世界里暗色与亮色的底调,这两种色调在不停地斗争中处于不断调和的状态,形成了诗人情感世界鲜明的矛盾性。
这种矛盾性特征在普希金的抒情诗歌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诗人一方面抨击着现实社会的黑暗,一方面抒发着对理想与未来的乐观情怀,两种情感色调往往同时出现在同一首诗中,使得整首诗歌具有了强烈的情感反差。
俄罗斯19-20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诗歌中这种情感的强烈反差性是诗人内心深处思想矛盾性的表现,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贵族知识分子及其他一些社会进步人士不断追求理想与信念的思想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