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节 一首思乡曲几多故乡情

  阿列克谢康斯坦丁诺维奇托尔斯泰是俄国的著名诗人、剧作家、散文作家。1817年8月24日出生在彼得堡一个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父亲康斯坦丁彼得罗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是俄国国家货币银行官员,母亲安娜阿列克谢耶夫娜比洛夫斯卡娅是亚历山大一世时期教育大臣的女儿,曾外祖父是乌克兰最后一任盖特曼,曾任彼得堡科学院院长。诗人的叔父彼得罗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是著名的雕塑家、艺术科学院副院长,自幼就担负起培养A。K。托尔斯泰任务的舅父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比洛夫斯基是著名作家,舅父瓦西里阿列克谢耶维奇比洛夫斯基后来成为了奥伦堡州总督,舅父列夫阿列克谢耶维奇比洛夫斯基是内务部大臣。

  A。K。托尔斯泰的代表性剧作有《伊凡雷帝之死》、《沙皇鲍里斯》和《沙皇费尔多伊凡诺维奇》等。他的诗作中有很多是讽刺诗,歌谣也是A。K。托尔斯泰钟爱的创作体裁之一。他的抒情诗以清新明丽而著称,深受俄罗斯人民喜爱,很多抒情诗都被谱写成了歌曲,其中著名的有《如果我知道,如果我明白》、《喧闹的舞会》等。A。K。托尔斯泰的思想充满了矛盾性,这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读书籍和宗教信仰有关。他否定进步运动,也反对沙皇专制制度,他相信宗教的力量,崇尚自然的本性。

  A。K。托尔斯泰出生一个月后,父母因选择了各自不同的生活道路而分手,诗人的教育培养是由母亲与舅父来完成的,诗人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童年时A。K。托尔斯泰与母亲一同生活在舅父的庄园里,此时A。K。托尔斯泰同母亲及舅父一家居住在乌克兰,八年之后回到彼得堡。在彼得堡A。K。托尔斯泰与沙俄皇太子亚历山大相识,他们是同龄人,形成于幼年时期的友谊日益加深,最终保持了一生。舅父阿列克谢阿列克谢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曾用笔名安东尼波戈列利斯基出版了著名的故事《黑鸡》。舅父非常重视对A。K。托尔斯泰的教育培养,精心为他设计了系统的教育计划来发展未来诗人的非凡天赋。A。K。托尔斯泰从正直善良的舅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对世界奥秘的兴趣。在舅父家那间大书房里有很多描述神秘现象的书籍,A。K。托尔斯泰自己也尝试用这种手法来写作。他的初期短篇小说中充满了恐怖的东西,幽灵和吸血鬼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还有恐怖的细节描述、可怕的冒险……

  回到彼得堡一年之后,小A。K。托尔斯泰同母亲一同去德国和意大利旅行,这次旅行给9岁的A。K。托尔斯泰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德国他遇到了伟大的德国诗人歌德,那时歌德已是暮年,小A。K。托尔斯泰坐在歌德老人膝上的情景久久地留在了未来诗人的记忆中。同母亲与舅父一同游历意大利的情景最令诗人难忘,他们游览了很多城市,如米兰、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罗马等。A。K。托尔斯泰在回忆这段时光时说:“这其中的每个城市都增加了我对艺术的激情与热爱。”

  A。K。托尔斯泰17岁时被记入外交部莫斯科部编制,然后在德国从事外交工作,1840年回到俄罗斯,出任法律厅官员。1841年A。K。托尔斯泰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中篇幻想小说《吸血鬼》。别林斯基后来对这部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A。K。托尔斯泰本人却并不热衷这部作品,甚至不想将其收到自己的作品集中。

  当克里木战争开始的时候,A。K。托尔斯泰作为一名真诚的爱国主义者,想要投身到反侵略的战争中,加入俄罗斯军队的后备军,但疾病的困扰阻止了诗人愿望的实现,严重的伤寒险些夺去诗人的生命。亚历山大二世执政后,诗人获得了俄国宫廷狩猎官的封号,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官级。由于身体原因,从1860年起他就无法常住在祖国,A。K。托尔斯泰的很多时间都是在意大利和法国度过的,他只是偶尔才回到彼得堡。

  年轻的A。K。托尔斯泰毫不怀疑这个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的东西--发达的、神奇的、超出人类智力之上的生命。多年以后,对他来说答案是清楚的,这就是上帝通过自己的儿子耶稣来挽救世人。可见,A。K。托尔斯泰是一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他曾多次徒步去修道院,穿过森林、草地,每当看到白色教堂屋顶在远方晴空下闪烁着光辉的时刻,他的心中就充满了奇妙而又虔诚的感觉,体验那种超自然的神秘感受成了诗人的一种追求。因此,当我们读着A。K。托尔斯泰作品中那充满宗教思想的语言时,总能很鲜明地感受到作者那虔诚的信念。A。K。托尔斯泰认为,只要每个人都坚信善良,最终善良一定会战胜邪恶,那么我们这个世界的生活才会变得光明和美好。

  儿时在舅父庄园里度过的那些岁月永远留在了作家的记忆里,他永远记得那莽莽的大森林,森林包围着他们的庄园,当马车驶出那茂密的、古木参天的、几乎无法通行的密林时,展现在他眼前的是无比美妙的情景:被公园环绕着的高大房屋、从廊前的台阶上就可以见到的分布在四周的椴树林荫道,还有橡树、落叶松、巨大的槭树、银灰色的白杨、河对面的白桦林……在绿色包裹着的公园凉亭里倾听树的甜蜜低语,诗人的处女作就这样在大自然里诞生了。

  有一次,诗人去乌拉尔河岸边狩猎,过河时他在渡口边停了下来,“广袤无垠的草原风景如画,犹如微风掠过碧波荡漾的海洋,成千上万种色彩在这片海洋上向四面八方绘出了无数条斑斓的彩带……”这是大自然的另一番美景,完全不像中部俄罗斯,它蕴涵着一种奔放豪迈之气,眼前梦幻般呈现出鞑靼人的骏马在这广阔的原野上疾驰的情景。是的,这草原是雄鹰展翅的天堂,是骏马眷恋的热土,它让人油然而生伟岸之情,心生搏击长空的英雄壮志。

  古老的庄园,温柔的草原花朵,这一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乡村教堂的钟声远远地传来,这一切融化了诗人的心灵,吸引召唤着诗人来到那可爱的地方……

  生命最后的那段时间里,为了恢复健康,A。K。托尔斯泰和妻子一直侨居国外,住在海边。A。K。托尔斯泰并不太注重自己身体的感受,令他魂牵梦绕的永远是俄罗斯。临终前,他厌恶地环顾着周围,似乎在说:“这里让我感到无比痛苦。虽然到处回响着小夜曲的曼妙之音,但……”正在这时,响起了愉快的拍手声,一个美妙的男高音在房前用俄语唱到:“秋天,金色的树叶随风飘扬,铺满了我们简陋的整个花园……”A。K。托尔斯泰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的眼中满是泪水,这是一首用他的诗歌谱写成的歌曲。

  A。K。托尔斯泰是一个心灵高尚而纯洁的人,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俄罗斯大地的深情,充满了对俄罗斯大自然和故乡的热爱,他的作品鲜明地反映出俄罗斯文学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痕迹。对大自然准确鲜明的描述,对内心精神世界的深刻揭示都是A。K。托尔斯泰作品的鲜明特征。祖国与家乡是所有诗人情感颂歌的永恒主题,在A。K。托尔斯泰的诗歌中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表达直接而热烈,如下面这首《你是我的家乡,是我出生的地方》。

  A。K。托尔斯泰对大自然、对故土充满了深情,从他歌咏大自然的诗作中我们能够鲜明地体会到这种情感。这些诗歌中都洋溢着明亮欢快的色彩,读者很容易受到感染。明亮、欢快、直抒胸臆是这些诗篇的共同色彩。

  本诗中作者将一个真实、野性、自然的俄罗斯大自然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八行诗句中运用了四个感叹句,可见感情色彩浓烈,对自然充满了赞叹之情。短短的一首小诗中,提到了马儿、雄鹰、狼、松林、夜莺、风儿、草原和浓云。从草原到天空、再从森林到长空中的云朵,笔触富于变换,给人一种恢弘大气之感,在读者的心中营造出一种极目远眺的快意。诗中有动有静、有画面、有声音、明朗欢快、极富动态的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谱曲可唱、具有很强的乐感。诗人的笔下一切都是美好的,包括那原野中的狼,一切都生机盎然,这就是大自然的原色。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强烈的爱恋之情,令人动容,是一首极富情感的唱给家乡的赞歌。

  春回大地的时刻也是感情复苏的季节,此时思乡之情总是将人尽情地折磨,在《田野上的残雪正在消融……》中A。K。托尔斯泰这样抒发着自己的乡情:

  与《你是我的家乡,是我出生的地方》相比,这首诗多了许多的柔情。作者对初春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从大地蒸腾的水汽、初绽的蓝色睡莲到此起彼伏的鹤鸣,从初染绿意的森林、清晨的天空到夜晚的明星,春天如此美妙!但是作者并没有止笔于此,而是笔锋一转,利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从旁观者的角度引出了自己的心绪与情感:“你的心中为何还如此幽暗,心情又为何这般沉重艰难?”是自问更是质问,最后一段给出了答案:只因远离家乡,因此生活才如此令人感伤,“假如你飞回亲爱的家乡,你就不会对尘世的春天黯然神伤……”一切皆因远离故土,一切皆因远离温暖的家乡,再美的春天也抚慰不了思乡的愁肠。这是一首能够唤起内心深处最丰富情感,引起所有天涯游子泪洒衣襟、梦回故土的情感诗篇!

  祖国的广袤无垠,映照在诗人的心中是一种信马由缰、驰骋千里的自由与欢畅,诗人深爱着这片故土,深爱着生养自己的祖国。在诗人的眼中,祖国就是脚下的草原、森林、河流,祖国就是头顶的长空、自由的清风,祖国就是雄鹰、骏马及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无数生灵,祖国就是上帝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在《我的小铃铛》中诗人以浪漫的情怀再次表达了向往自由的情感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与追寻是每位哲学家与文学家共同的思索,每位诗人都通过自己的哲学思想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A。K。托尔斯泰是一位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在他的眼中,是上帝创造了自然中的一切,人生的意义与归宿也是由上帝来决定的。本诗带有诗人浓重的宗教思想,结尾段非常明显:“我们的赛跑止于什么?快乐?还是悲伤?人无法知道--只有唯一的上帝才知晓……”

  诗人从一次普通的草原赛马引申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诗人喜爱飞奔的骏马,喜欢纵马驰骋在广阔的草原,说明诗人有着一颗热爱自由的心灵。诗中有对草原小花的深情絮语,也有驰骋草原的粗犷激情,两种情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柔一刚,刚柔相济令读者感觉到了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犹如两种乐声交织相合,一种为钢琴的淙淙低语,一种为小号的高亢嘹亮。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会在心中留下久久的回响,唤起读者对生命的思索,它似乎在演奏一个人一生的历程。踏入人生的草原,有静静的探索、有激情的追求,最后以对生命的问询又归于原点。在作者的心中,生命是上帝的赐予,最后只有上帝对它拥有归属的权力。红尘一世,只是自然中的一瞬,只是自然怀抱里的一秋。

  本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上帝的虔诚之心,同时也对生命怀有一种深沉的寂寞之感,“彪悍的马儿载着我,奔向何方?不知道!”表达出一种对生命意义的迷茫之情。这首诗带有A。K。托尔斯泰式的鲜明宗教情感,是托诗的典型风格之作。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