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意人的眼光不仅要看得准,看得远,而且还要视野开阔。
所谓视野开阔,就是生意人的眼光不能只盯在自己做的那一门或那一行上,而应该能够从三百六十行中准确地发现既适合自己做,又能给自己带来利润的财路。仅仅盯着自己做的那一门或那一行,即使你看得再远,也只能在局限中发展,终归要走进死巷子。
在视野开阔方面,胡雪岩也是一个典范。他在开办钱庄,涉足生丝生意后不久,又把目光投向了典当业。胡雪岩投资典当业,首先是他对那个时代五花八门的生意状况十分了解。在这样一个战火频繁、饥荒不断的年代,生活于城市之中的人,不要说那些挣一点吃一点的穷家小户,就是稍微有些积蓄的人家,也会不时陷于困窘之中,急难之时,常常要借典当来渡过难关,这使得典当行遍布于市镇商埠。据《旧京琐记》记载,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仅京城就有“货铺(即当铺)几百余家”。以胡雪岩的眼力,不会看不到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行当。不过,真正促使胡雪岩投资典当业的直接原因,是他与朱福年的几番交谈。
朱福年是庞二开在上海丝行的“档手”,相当于现在的经理。胡雪岩在联合庞二销洋庄的过程中收服了他。这朱福年来自徽州,在中国历史上,典当业的管家,即旧时被称为“朝奉”的,几乎都是徽州人,朱福年的一个叔叔就是朝奉,他因此而熟悉典当行业。胡雪岩从朱福年那里知道了许多有关典当业的运作方式以及行规,还知道典当业是一个很让人羡慕的行当,比如朱福年就叹息自己当年没有加入典当业,是一个失策,因为“吃典当饭”是三百六十行中最舒服的一行。
与朱福年的交谈坚定了胡雪岩投资典当业的想法。他让朱福年替自己留心典当方面的人才,一回杭州,就在杭州城里开设了第一家当铺——“公济典”。其后没几年,胡雪岩的当铺发展到23家,开设地域涉及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华中、华东大部分地区。
胡雪岩开办典当业,当然不是因为“吃典当饭”舒服。他自己并不亲自经营,而是雇请管家和伙计。胡雪岩开当铺,一方面是为了方便穷人的急难,正如他自己所说:“钱庄是有钱人的当铺,当铺是穷人的钱庄。”另一方面,当铺也是一个利润可观的行业,算算账就可以知道,胡雪岩的当铺进项不小。当铺的资本称为“架本”,按惯例不用银数而用钱数计算。一千文相当于银一两,一万千文即一万两银子。一般的典当业,架本少则5万千文,多则20万千文。胡雪岩开在各地的当铺规模有大、有小,平均按10万千文计算,23家当铺仅架本就达230万两银子。再以“架货”折价,架本至少要加倍。这样,胡雪岩的23家当铺,架本至少有450万两银子。450万架本一月周转一次,生息以一分计算,一个月就是54万两。而当铺架本周转一次,绝对不止一分息的利润。
因此,当古应春替胡雪岩算了这笔账之后,对胡雪岩说:“小爷叔叫我别样生意都不做,光是经营这23家当铺好了!”
如此算来,典当业也是胡雪岩为自己找到的一条能够赚钱的投资渠道。如果将典当业经营好,胡雪岩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难怪被称为女中豪杰的七姑奶奶也会由衷地赞叹胡雪岩的眼光,“才真叫眼光!”
除了钱庄、丝业、当铺之外,胡雪岩还经营有粮食、军火、房地产等,几乎遍及当时的一切热门行业,其视野之开阔可想而知!
当今希望集团刘氏兄弟也是生意场上眼光非常开阔的人。
1992年,他们准备向全国发展。刘永行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不可以把积累的资金、技术、人才运用我们这些年积累的经验,像外国的跨国公司一样,办一系列的公司,把公司发展到全国去。”
董事会通过了他的提议,开始了公司改革,办了一系列的合资公司。1995年以后,他们已经拥有了26个工厂。
刘氏公司具有发展的空间,却没有足够的时间,为了加速发展,刘永行提出了二次分家,他们要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复制他们的希望公司。刘永行获得了华北、华东和东北建厂的地域,效益经济已经形成。刘永行决定,在饲料上,他们要逐步走上独资办厂的方向,建立新工厂,购买工厂,租赁工厂等,都不与别人合资,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营销与生产的规模化网络,希望的系统已经具有了牢固的基础,独资对他们有利,而且他们已经有能力独资。1998年以前,他们的主业都是饲料生产。1998年以后,主业发展完成,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社会,寻找第二主业。他们选择了一些品牌、一些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投资做股东,他们参与到别人的企业中谋求另一个方向的发展,利用别人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来支撑主业发展。比如2001年他们在光明乳业投资3000万,当月就分红35万,其预计的前景更为可观。
通过20年历程的发展,希望集团刘氏兄弟走的是一条平稳的发展道路,从最初的1000万资金发展到现在,他们在全国已有100多个企业,涉及饲料、房地产、乳业、金融、粮食加工等许多行业,眼界开阔而有条不紊,稳扎稳打,财路越走越宽广,其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精明的商业眼光,必须还要视野开阔。视野开阔才能商机无限。
总之,做生意既要有准确的眼光,又要有远大的眼光。有准确的眼光,才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市场商机,将天时地利人和汇于一身,生意无有不成;有远大的眼光,才能从长远和大局考虑问题,把握全局和发展方向,而不是鼠目寸光,步人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