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与国民经济其他变量的联系十分紧密,多年来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部门重点关注的经济变量之一。本章主要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及其周期波动特征;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考察投资率、储蓄率和国外储蓄率的变化;分析和考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考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就业的关系;最后,根据我国历史统计数据和国外经验,预测2009~203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30年来的经济增长因而呈现出典型的“高投资、高增长”的特征。这种特征实际上也是我国工业化初中期发展阶段所决定的。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8~2007年,GDP年均增长9.8%,人均GDP年均增长8.6%。1978年,GDP总量仅为3645亿元,人均GDP为381元,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07年,GDP总量上升到249530亿元,达到1978年的68倍多,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为15倍;2007年,人均GDP为18934元,实际是1978年的11.9倍。1978年以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以比经济总体增速更快的速度增长,1981~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14.1%,比同期GDP增速高4.2个百分点。1980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911亿元,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上升到了137324亿元,是1980年的150.8倍,按可比价计算实际为1980年的35倍多。
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不是平稳的,即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呈现出周期波动特征。根据统计数据,按GDP增长速度的波谷—波谷划分,1981~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可以划分成两个半较大的周期。第一周期:1981~1990年,周期长9年,上升期3年,GDP年平均增长9.75%,波幅为11.4个百分点,其间1984年经济增长速度最高,达到了15.2%,这也是1978年以来的最高点。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11.96%,波幅为43.9个百分点,1985年增速最高,为29.4%,是1981年以来的最高点。第二周期:1990~1999年,周期长9年,上升期2年,GDP年平均增长10.65%,波幅为10.4个百分点,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14.96%,波幅为32.3个百分点。第三周期:开始于1999年,目前还没有结束,1999~2007年处于上升期,长度8年,GDP年均增速9.97%,波幅4.3个百分点,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速18.71%,波幅19.5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周期波动的变化看,有三个特点:第一,波动周期长度变长,波幅变小。前两个周期长度为9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第三周期中,经济增速连续上升了8年,一个完整的周期还远未结束,周期长度肯定会超过9年。周期波动幅度越来越小,无论是经济增速还是投资增速,波幅逐渐缩小,尤其是1999年以来的第三周期,其波幅与以往相比大大降低,这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变得越来越平稳。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动幅度要比经济增长波幅大得多,但两者间的差距逐渐缩小。1981~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波幅比经济增长波幅高出了32.5个百分点,1990~1999年间,两者之差为21.9个百分点,1999~2007年,下降到了15.2个百分点。第三,每个周期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变化不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了。1990~1999年,GDP年均增速仅比上一周期上升了不到1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上升了3个百分点;1999~2007年,GDP平均增速与上一周期相比略有下降,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明显上升。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2.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三大需求的增长共同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增长。3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使其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1981~2007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40.1%,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3.9个百分点。从变化趋势看,1981~2007年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则呈下降趋势。
分时期看,1981~1990年,资本形成实际年均增长10.2%,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2.6%,平均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本形成增加拉动2个百分点;1990~1999年,资本形成实际年均增长11.6%,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39.9%,比上一周期上升7.3个百分点,平均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拉动4.5个百分点;1999~2007年,资本形成实际年均增长11.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45.1%,比上一周期上升5.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拉动4.4个百分点,超过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经济增长的加速期看,与以往经济加速期相比,2001~2007年经济加速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有着显著的不同。1981~1984年,GDP增速上升了10个百分点,主要贡献来自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59.2%,其次是消费,净出口贡献率为-20%;1990~1992年,GDP增速加快10.4个百分点,这一加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消费,贡献率高达81.7%,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加速增长的贡献也很高,为58.8%,净出口的贡献依然为负且有所上升,为-27.9%。可以看出,1981~1999年间的两次经济加速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消费和投资,净出口的贡献皆为负,也就是说,国内需求(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加,超过了总收入,我们还需要借用国外储蓄来弥补国内需求缺口。然而,2001~2007年间的经济加速增长,其特征与以往截然不同,GDP增速上升了3.6个百分点,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不是内需,而是国外需求的快速上升,净出口贡献率为正且高达63.9%,资本形成和消费的贡献率分别为19.4%和16.7%,都远低于净出口。总之,从推动经济加速增长主要动力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01~2007年间,经济加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国外需求或净出口的快速上升。
3.要素投入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中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份额区分开来,这种核算方法可以区分不同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因而又称为增长核算方法。
国内一些学者利用我国的数据和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进行了测算和研究,主要目的是考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李京文等(1996)首次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定量研究了1953~1995年间资本、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孙敬水(1996)估计了1978~1995年的TFP增长率;沈坤荣(1997)使用和孙敬水相似的方法,估计了我国1953~1994年的TFP;张军和施少华(2003)估计了我国1952~199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些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生产函数假设,不同的要素产出弹性的确定,不同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测量。
常见的估计TFP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长核算方法,其理论模型简洁,来自于新古典增长理论,是一种非参数的经验估计方法;另一种是经济计量学方法,一般将总产出或增加值作为因变量,将不同的投入变量作为自变量,通过参数估计的方法来研究。
目前:TFP研究中最常用的生产函数形式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相比来说,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更具一般性,它不受替代弹性不变假设的约束,并为计算离散时间生产率增长时使用的要素份额以及通常使用的增长核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孙敬水(1996)、沈坤荣(1997)、张军和施少华(2003)使用了Cobb-Douglas生产函数;李京文等人(1996)的研究使用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孙琳琳和任若恩(2005)选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进行测算,研究结论是从1981~2002年整个区间来看,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而劳动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总体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由投入增长特别是资本投入增长推动的。
徐家杰(2007)根据1978~2006年的有关数据,采用计量方法则算了TFP、资本和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结论是这段时期内我国资本产出弹性是0.49,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则是0.51.1978~2006年间,我国TFP平均增长率是3.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34%,资本投入的贡献率高达52%,劳动增加的贡献率则为14%。
以上两个关于TFP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采用的测算方法不尽相同,但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结果比较接近,而劳动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的测算结果差别较大。由此可以推断,1978年以来,资本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其贡献率高达50%左右。
总之,从要素投入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看,30年来,资本投入(尤其是固定资本)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经济增长从而呈现出显著的“高投资、高增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