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资总量迅猛增长,拉动整个国民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并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79年4月,中央提出了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实现了经济建设中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30年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投资增长是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37323.9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10250.8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80倍。除个别年份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较低外,多数年份贡献率超过20%。尤其是1978年、1985年、1993年、2003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6.0%、80.9%、78.6%、63.7%。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但1986年、1994年、2001年、2004年、2006年相继突破1万亿元、5万亿元、10万亿元、15万亿元、20万亿元大关;2007年则突破25万亿元,达到249530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8.5倍,相当于1978~1994年17年的总和。1979~2007年,GDP年均增长9.8%,高出改革开放前(1953~1978年)年均增速3.7个百分点。
到1995年,我国提前实现了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到1997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了“九五”计划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到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基本上消除了贫困现象。
从世界范围看,经过3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行列,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
2.不断加强农林牧渔业及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1978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了一批大宗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相继实施了“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了七大流域八片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修建、扩建、改建了一批大中小型水库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从而带动了整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此外,国家在加大农业、水利投资建设的同时,还加大了林业、牧业、渔业投资力度,如天然橡胶基地建设、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以及养殖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牧区示范工程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为林牧渔业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0年来,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有收无收看水,多收少收看肥”,始终是作为国家农林牧渔业投资建设中的重点,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大江大河治理工程、水库枢纽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农村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工程。2007年,全社会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6.5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水资源工程、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水电及专项工程投资分别为415.1亿元、415.0亿元、72.1亿元、124.3亿元。
30年来,除了个别年份产量略有波动以外,总体上看,全国主要农林牧渔产品产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007年,全国粮食产量达50148.0万吨,比1978年增长64.5%,其中2007年全国稻谷、小麦、玉米产量分别为18549.0万吨、10986.0万吨、15183.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35.5%、104.0%、171.4%;2007年,全国棉花、猪牛羊肉、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62.4万吨、5283.8万吨、4747.5万吨,其中棉花、水产品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2.52倍、9.20倍,猪牛羊肉产量比1995年增长43.0%。
3.制造业发展迅猛,初步确立了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制造业中以轻纺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迅猛发展,服装、玩具、鞋帽等轻纺产品和家用电器产量大幅度增加,使我国逐步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90年代后,尤其是“十五”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化工业也迅速崛起。2007年,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5497.3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158.9倍。
30年的投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据联合国工发组织统计,在全球工业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中大多数类别占世界的比重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有7个大类占世界比重名列第一,分别是烟草类、纺织品类、衣服和皮毛类、皮革及制品和鞋类、碱性金属、电力设备、其他交通工具,占比分别达49.8%、29.2%、24.7%、33.4%、23.8%、28.2%、34.1%。
轻纺工业发展迅速。30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大量服装、化纤、面纱、丝绸、印染、纺织机械等各种企业,购进或研制了大量先进设备,主要轻纺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超过7.6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约67倍;全国化学纤维、纱、布、彩电、家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产量分别达2390.0万吨、2000.0万吨、660.0亿米、8433.0万部、4397.1万台、8014.3万台,分别比1978年增长82.9倍、7.40倍、4.98倍、21081.5倍、1569.4倍、400714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彩电、冰箱、空调、自行车、洗衣机、缝纫机、钟表等100多种产品产量均居世界前列,许多产品产量还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轻工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世界人民提供了许多物美价廉的日用工业消费品,如全球80%的小家电、70%的鞋都来源于国内市场。
汽车工业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着力实施了一些重大建设、改造项目,如国家级汽车、零部件、摩托车产品技术开发中心建设项目,经济型汽车改造项目,汽车用新型发动机改造项目,安全气囊、排气净化系统、自动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改造项目等,促进了汽车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另据统计,截至“十五”期末,我国共向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各类汽车和零部件产品。2007年,我国汽车、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分别达888.9万辆、20.3万台,分别比1978年增长58.6倍、78.9%。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生产大国。
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十五”及后,我国突破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如磷酸二铵与粉状磷酸一铵联产、5万吨级氯化聚乙烯成套生产技术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如国产乙烯裂解炉、磷石膏制硫酸技术、20万吨低压法制甲醇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化工国产化成套装置和关键设备先后建成投产,如以煤为原料的大化肥核心技术与成套设备、3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磷酸二铵、80万吨硫磺制酸等,这些先进技术或设备大大提高了我国化学工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2007年,我国农用化肥、乙烯、纯碱、烧碱、硫酸产量分别达5786.9万吨、1047.7万吨、1771.8万吨、1759.3万吨、5500.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5.66倍、26.6倍、12.3倍、9.73倍、7.32倍。
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十五”期间,我国进一步加大钢铁工业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力度,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相继建成投产,如大型高炉、大型转炉及其配套设备、宽厚板轧机和万能轧机等,并淘汰了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如大型平炉等,使得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达46945万吨、48966万吨、56894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2.5倍、14.4倍、24.8倍。
船舶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十五”期间,我国建成并投产5座30万吨级船坞和4座10万~20万吨级船坞(台),造船能力大幅度提升,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市场占有率均位居世界前列;在船型开发上,我国突破了30万吨FPSO核心技术,攻克了14.7万立方米LNG船建造技术,进入世界造船尖端产品领域;船用设备发展较快,实现了VLCC主机、低速机曲轴、大型锚绞机及螺旋桨等关键设备的完全自主生产。
在信息技术产品制造方面,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2007年,我国手机、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产量分别达到54858万台、12073.4万台、411.6亿块。以联想、华为、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我国信息产业排头兵,迅速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尤其是,我国制造业投资规模、产品产量迅速扩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不断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建筑、煤炭、交通运输等一些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突破和推广应用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优化技术、网络协同和集成技术、与绿色制造相关的信息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十项基础性强、通用性强、关联度高的共性技术,以切实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另外,装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重点研制和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等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实现关键领域的重大突破,并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总之,改革30年来,随着投资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不仅在传统的轻工纺织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而且“十五”及后,在重钢铁、化工、汽车和装备制造业等重化工业和信息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作为世界重要的“制造工厂”的地位得到初步确立。
4.能源、交通和通信体系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能源、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能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来了能源产量迅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能源和交通运输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2007年,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5270.9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51.9倍;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9069.7亿元,比1985年增长了74.6倍;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843.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88.8倍。
“十五”期末,我国煤炭工业已具备装备千万吨级露天煤矿和日产万吨矿井工作面的能力,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煤矿。其中,已建立3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10家,其中亿吨级特大型企业集团2个,5000万吨级的大型企业3个。2007年1月,《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小型煤矿整合改造为大中型煤矿,增加产能2亿吨;新开工(新建和改扩建)煤矿规模4.5亿吨,形成产能2亿吨;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2007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炭产业政策》,明确要求稳定东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中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和适度开发;建设神东、晋北、晋中、晋东、陕北、黄陇(含华亭)、鲁西、两淮、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其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煤炭产量要达到17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21.7亿吨的78%,形成5~6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5~6个5000万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
为了解决农村电力设备普遍老化、线损耗电巨大、用电可靠性差和电价高的问题,国家从1998年起安排建设国债资金投资和改造农村电网。截至2006年末,全国81.9%的乡镇已经完成农村电网改造,98.7%的村通电,98.3%的自然村通电。“十五”以来,西电东送等重点输电工程进展顺利,三峡工程水电机组陆续投产,一批大型火电机组投入运行,六大区域电网联网加强,形成了比较完备的500 千伏和330千伏主网架,750 千伏示范工程建成投运,±800 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始启动。
到“十五”期末,我国石油天然气复杂区块勘探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技术跨入国际领先行列,西气东输工程顺利建成,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等西部油气田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部建成。此外,我国从2004年开始,将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预计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其中,首批基地位于浙江镇海、浙江舟山、山东黄岛和辽宁大连四地,预计到2010年全面建成,储量大约1000万~1200万吨,第二、三期石油储备基地储量各为2800万吨。“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投资建设五大能源工程: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包括有序开发煤炭基地,加快开发神东、陕北、黄陇(含华亭)、晋北、晋东、宁东六个大型优质动力煤炭基地,促进蒙东(东北)煤炭基地开发,适度加快云贵煤炭基地开发;加快建设油气基地,到2010年全国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93 亿吨和920 亿立方米;积极开发水电基地,重点开发黄河上游、长江中上游及其干支流、澜沧江、红水河和乌江等流域;优化建设煤电基地,优化建设山西、陕西、内蒙古、贵州、云南东部等煤炭富集地区煤电基地,实施“西电东送”;加快建设核电基地,建成田湾一期、广东岭澳二期工程,开工浙江三门、广东阳江等核电项目,积极支持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能源储运工程,包括重点抓好“三西”煤炭外运通道、北方沿海煤炭装船码头扩能改造,进一步强化华东、东南、华南地区煤炭接卸码头和中转基地建设,加强骨干油气管线建设,继续推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建设,推进大区电网互联等。石油替代工程,加快发展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工技术。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工程,重点发展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太阳能利用等可再生能源。新农村能源工程,在继续加快小型水电和农网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宜村镇、农户使用的风电、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经过30年的投资建设,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由1978年的62770万吨标准煤迅猛增加到2007年的23.7亿吨标准煤,增长了2.78倍。其中,原煤、原油、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生产总量分别由1978年的44127.3万吨、14876.5万吨、1820.3万吨、1945.9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07年的181542万吨、26781万吨、9243万吨、19434万吨标准煤,增幅分别达3.11倍、80.0%、4.08倍、8.99倍。从能源生产构成来看,原煤、原油生产是我国能源生产的主要部分,占比由1978年的94.0%下降到87.9%,但仍保持在85%以上;天然气以及水电、核电、风电等生产逐渐发展起来,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分别由1978年的2.9%、3.1%上升到2007年的3.9%、8.2%。
从各种交通运输线路长度来看,除了内河航道里程基本保持不变外,我国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管道输油(气)里程分别由1978年底的5.17万公里、89.0万公里、14.9万公里、0.83万公里迅速增加到2007年底的7.80万公里、358.4万公里、234.3万公里、5.45万公里,分别增长了50%、3.03倍、14.7倍、5.57倍。
从交通运输线路客运量、货运量来看,分别由1978年的253993万人、24894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227761万人、2274449万吨,分别增长了7.77倍、8.14倍。
另据统计,截至2008年初,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等6家基础电信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村村通电话工程”,累计投资300多亿元,为7.5万个行政村和2万个自然村新开通了电话,29个省份实现了全部行政村通电话,行政村通电话率达99.5%,乡镇通宽带率达92%;建成服务“三农”的信息服务平台2000多个,涉农互联网站6000多个,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繁荣和农民生活改善。
5.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1978年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城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2007年,全国城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达117413.9亿元、19825.1亿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164.1倍、78.3倍。总体上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稳步提高,从1981年的74.0%上升到2007年的85.6%,上升了11.6个百分点。
经过30年的建设,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城市(区)得到了改造和扩建,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供水、燃气及集中供热、市政设施、公共交通、绿化和园林、环境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以液化石油气供气量、城市排水管道长度、年末公共交通运营数、城市绿地面积、生活垃圾清运量为例,2007年分别达到1466.8万吨、29.2万公里、34.8万辆、170.9万公顷、15215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长5.70倍、4.03倍、4.61倍、2.60倍、1.25倍。
而且,随着一批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兴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许多新兴城市(镇)相继诞生。截至2007年底,全国地级市、县级市、市辖区总数分别达到283个、368个、856个,分别比1978年增长1.89倍、3倍、1.10倍。
30年来,城镇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末,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44.9%,比1978年提高了27.0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平均每年增长接近1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十来年,平均每年增长1.5个百分点。
6.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资,尽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地理条件、劳动力素质、技术进步、政策体制等,但无论哪一方面的因素,最终都要通过投资发挥作用。投资布局,即投资资金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影响生产力布局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讲,区域投资布局是实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发展,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加快发展的同时,国家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及加快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等重大战略决策(见专栏1-1),不断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此外,“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促进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政府投资重点支持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重点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1-1 改革开放30年来统筹区域均衡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概述
1.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加快发展
1980年8月,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地建立经济特区,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体制。1984年5月,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宁波、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前来投资和提供先进技术的外商提供有关优惠政策。1985年2月,中央决定开放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甫三角洲地区,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递进式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4月,中央决定设立海南省,把海南办成全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带动长江三角洲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起飞。此后,国家又陆续开放了一些港口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建立保税区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范围,吸引外商投资。
2006年5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截至2007年底,天津滨海新区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天碱搬迁改造等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维斯塔斯风力发电、SEW精密机械、中集集装箱等60多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兴通讯天津产业基地、蓝星化工新材料、造修船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等。“十一五”时期,国家将继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将滨海新区建设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具体来说,建设国家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和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及发展新型能源和航空航天业,加快新型材料基地建设等。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999年9月,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根据《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数据显示,“十五”时期西部大开发取得显著成效,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53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近5000公里,新增电力装机4552万千瓦,新增民航运输机场10个,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建成;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塔里木河、黑河等专项治理工程进展顺利;西部地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600万公顷,实施生态自然修复面积2800万公顷,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2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765万公顷,退牧还草1933万公顷,易地扶贫搬迁120万人;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村村通电话、农村能源、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此外,2008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3.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根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要求,经过10~15年的努力,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型机械和大型成套装备制造业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及工具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发电和输变电设备研发与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出口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制造基地,国家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其中,装备制造业振兴重点项目主要包括高速数控车床、1000万吨炼油装置以及配套设备、新一代短流程大型薄板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大型高效低污染煤电机组、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30万吨级原油运输船、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列车等。同时,实施一批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建设环科尔沁沙地阻沙生态带、京津风沙源治理、黑土区生态综合治理、在内蒙古东部等重点草原退化区继续推进退牧还草工程、加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等湿地保护与恢复等。
4.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要求把中部地区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中部地区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通知要求中部6省的26个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243个县(市、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
7.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30年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投入不断加大,取得重大成就。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建设正式启动。“九五”期间,“211工程”在99所高校中实施建设,完成投资196.0亿元,其中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67.54亿元、36.35亿元、92.19亿元,主要包括重点安排了602个重点学科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两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十五”期间,“211工程”在107所大学中实施建设,完成投资172.18亿元,其中学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投资分别为97.87亿元、34.70亿元、24.09亿元、15.52亿元,主要包括重点安排了821个重点学科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高速地区主干网升级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二期工程、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体系3个全国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努力,“211工程”使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师资队伍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些学科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产生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近年来,国家还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扶贫教育工程”,改善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重点县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支持、带动和引导中西部贫困地区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结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职业教育开发工程,帮助部分国家扶贫重点县各建设一所示范性职业教育中心,培养大批密切结合西部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显著提高劳动力文化和职业技术素质;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集中力量对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较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重点建设和改造,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主要包括建设完善高校校园网工程、建设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实施信息化捐助工程等,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实施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实施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2004~2007年,国家安排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尚未实现“两基”的西部农村地区,新建和改扩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2003~2007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安排资金100亿元,为中西部地区3.75万所农村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为38.4万所农村小学配备卫星教学接收设备、为11万个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组织实施“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西部地区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使少数民族和西部贫困地区在资金、设备、师资、教学经验等方面得到帮助,等等。
30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到2007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博物馆、广播电台、电视台、艺术表演场所分别达2799个、3217个、1722个、263个、287个、2070个,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1.30倍、13.3%、3.93倍、1.83倍、7.97倍、89.0%。“十一五”时期,国家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充分利用无线、卫星、有线、微波等多种手段,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做好农村电影拷贝配送工作,丰富电影片源,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加强农村电影院更新改造,增加固定或流动放映点,基本实现全国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在欠发达地区新建、改扩建2.5万个左右综合文化站,配备必需的设备,完成对农村危旧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基本实现全国乡镇均建有综合文化站;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对西部及其他老少边穷等地广人稀适宜开展流动服务的地区,为县乡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流动电影放映车,开展集影视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科技宣传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
30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成就巨大。截至2007年底,我国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数、卫生机构床位数分别达到298868个、590.4万人、370.1万张,分别比1978年增长76.1%、90.1%、81.2%。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卫生和生活条件,2007年12月,国家决定在2006年部分省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从200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工程”试点。
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国家将继续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200多亿元,对部分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到2010年将建设和改造约2.2万所乡镇卫生院、1300所县医院、400所县中医(民族医)医院以及950所左右的县妇幼保健机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对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国家还加大对防治重大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投入,购进或研制了一大批先进医疗器械设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等。
此外,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十五”期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1.75亿人、1.38亿人、1.06亿人、8478万人和5408万人。
8.有效推动了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
30年来,通过投资建设一大批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和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我国在航空航天技术、核能发电技术、重型机械成套设备制造技术、数控机床制造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第三代通信技术、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等许多关系国家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特别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空间技术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在核电建设领域,秦山二期、秦山三期、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等重大核电工程的建设,核电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进展,研制出了供考验的模拟MOX燃料芯块,设计出了高性能燃料先导组件,完成了中国环流器二号(HL-2A)装置和串列加速器重点实验室研究计划,建成了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等。作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是世界上建成和在建核电站中单位功率造价最低的工程之一,首次实现了安全壳穹顶整体吊装,标志着我国核电站自主建造技术达到新的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投资建设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核电工程,新开工建设辽宁红沿河、山东海阳等一批新的核电项目,通过引进三代核电技术建设浙江三门、广东阳江核电站示范工程,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科技示范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电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工程总投资规模大约1800亿元,建设期达到17年,许多指标都突破了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通过“市场换技术”和国际竞争性招标,使得我国水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水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电施工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利用预应力锚索、高强锚杆、喷砼支护、光面预裂爆破等新工艺、新技术,攻克了直立高边坡开挖边坡稳定的技术难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混凝土制冷技术、塔带机连续浇筑工艺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攻克了大坝高强度混凝土浇筑的技术难题;在深水截流、围堰防渗墙施工技术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等等。总之,通过三峡工程建设,使得诸多重大水电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水电设计、施工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在火电建设领域,通过一系列重大火电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我国相继突破了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火电的关键技术,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能力。同时,在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钢铁领域,通过宝钢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和天津大无缝等重大工程建设,使得我国钢铁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突飞猛进,产业竞争力大大加强。
在石油化工领域,通过一批重大乙烯工程项目的建设,使得我国很快掌握了重大化工装备的设计、制造能力。
在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带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的同时,技术进步尤其是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又反过来推动国内投资建设项目技术成本和装备投资的大幅度下降。如三峡工程70万千瓦水电机组,在实施自主设计、自主制造后,投资成本比国外厂商下降了1/3以上。
此外,在通过重大工程建设带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十五”以来,在建设国债资金的支持下,我国还实施了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突破了一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见专栏1-2)。
专栏1-2 “十五”以来国家组织实施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根据《十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实施了“十二大高技术工程”和“二十个重点专项”,具体项目如下:
1.十二大高技术工程
新一代高速宽带信息网络;深亚微米(0.25微米技术以上)集成电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系统;第三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高速铁路工程;新型涡扇喷气支线飞机;生物技术产业工程;现代农业高技术示范工程;煤液化制油工程;[11]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制造工程;[12]洁净煤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2.二十个重点专项
软件产业;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系统及产品;数字化电子产品;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元器件;创制药物;现代中药;微电子、光电子材料;新型功能材料;[11]网络化制造工程;[12]工业自动化;[13]数控系统及其装备;[14]智能交通系统;[15]先进环保产业;[16]先进电池;[17]清洁燃料汽车;[18]小卫星;[19]卫星应用;[20]膜技术应用产业。
“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继续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投入,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高技术产业项目的重点领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作用强、技术集成度高、体现国家竞争力的高技术基础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