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成功的关键是由资金、产品、市场、品牌等因素组合起来形成的商业模式。但如果有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复制,再次创造同样的模式,它就能像病毒一样获得快速繁殖。而连锁经营却正是实现商业模式复制的唯一途径,它是复制思想在企业经营层面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实现规模扩展、抢占市场份额,最后做大企业品牌。
连锁经营从一诞生,由于其独特的气质就注定永远与两个行业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一个是零售业,另一个就是资本业。国际知名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家得宝、宜家、特易购等全部都是采用连锁经营模式;世界500强企业中,连锁零售企业占到10%,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行业。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就足以说明连锁经营与零售业的亲密关系。
黄光裕显然对此深信不疑,而他的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黄光裕对连锁经营的深刻理解,相信在国内尚无人能企及其左右。在国美扩张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连锁业态扩张失败的案例。红极一时的亚细亚在北京开办仟村百货,就以失败而告终。相比之下,国美目前在全国拉开了很大的战场,扩张的势头更加迅猛,那么国美的这种扩张会不会有更多的风险呢?
对比国美电器的连锁经营模式与亚细亚的管理模式,会发现两者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亚细亚有一个用人上的弊端,就是分店肯定有郑州总部派来的人,这种人往往以钦差大臣自居,非常影响分店的管理和业务。对于国美高管,黄光裕反复提醒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坚持员工本土化。他说,外派的员工没有了家庭的约束,容易沾染恶习,影响工作;而且外派的员工聚集在一起,与当地员工不融合,较易发展小团体,不利于团结。国美在各个城市开设的连锁店面,全部员工都坚持在当地招聘,而所有的分部高管都是黄光裕直接委任的干将,这样可以保障黄指挥号令的快速传达与贯彻执行的效果和力度。因此,国美没有亚细亚那种日益激化的人际关系矛盾。当地的经理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没有人在后面指指点点,妨碍他们工作。
亚细亚的失败还有盲目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这也是很多人对国美的担心。国美的财务政策非常严谨,只要钱没到账,会计不许打票,没有打票,库房绝不发货,因此多年来国美从没有死账。而且国美电器自身的经营产生了很大的现金流,后来又经过上市融资,根本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
亚细亚是综合性商场,竞争同质化严重,而国美是家电专营,具有专业化等先天优势。
说到底,企业发展还要靠制度,国美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制度非常严格,每个员工必看的《国美经营管理手册》厚达数百页,而且一直在进行修订和完善,这是治企之本。
商业一词的英文叫COMMERCE,其谐音就是靠模式——依靠经营模式。这个表面上看起来纯属巧合的谐音,却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商业要想发展得好,就必须有好的经营模式。离开了好的经营模式,仅仅一味地追求利润,任何一个商业企业都是不可能长期繁荣兴盛的。
用黄光裕的话讲,就是:经商要有好的经营模板。在这里,他所指的经营模板,其实就是商业模式的一种更通俗的表述。
那么,黄光裕所追求的事业模板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其实,从全面接手国美电器的那一天起,黄光裕就坚定了只做零售的决心。早在十几年前,他就听一些从国外回来的人讲:外国的电器坏了,都不值得去修。因为价格太便宜了。黄光裕从中颇受启发,他想:外国人之所以能够买到这样低价位的电器,一方面是他们科技水平比较发达,家用电器的产量比较大,因此,商品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的零售业很发达,流通渠道做得很完善,所以,消费者就能够享受到低价格的商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和老百姓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家用电器肯定也会越来越便宜。于是,黄光裕给自己的事业做了这样一个定位:我所要做的,就是让中国的老百姓人人都能买到质量好价格又很低的电器。
在黄光裕的带领下,具有鲜明特色的国美电器连锁店就这样一步一步地发展了起来,连锁模式的导入,明显提升了企业发展的速度和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发展速度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又促进了企业连锁模式的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说:国美电器之所以能有后来的成功,与黄光裕当初选择了这样的事业模板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甚至是决定性的。
谈到国美品牌的连锁经营,黄光裕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我们着手得早、准备得多,所以一直到现在,国美发展得比较快,一直走在行业之前,而且在全国来看也是比较健康的。正因为有这种准备、这种基础,所以才会有今天这种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国内很多的连锁业都是参照我们的模式,哪怕是老外进来,他也要研究我们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天书,否则会水土不服的。
可以想象,已经掌握国美模式和连锁经营复制精髓的黄光裕,再加上雄厚资本实力的鹏润投资,接下来还将会有些什么样子的宏伟举动。